中文導報 東瀛歲月
作者:元山裡子
《萬葉集》流傳至今,已經1200年,在曆史的長河中,它也許是一小段河流,但是在文學史上,它的分量相當于中國的《詩經》級别,自然,《萬葉集》在1200年中,遇到很多翻譯 ,就像一盤珠寶,不同的設計師會創作出不同的作品,甚至排列出的色彩搭配也成就不同的瑰麗。
當《萬葉集》遇上金曉明,就像生命中遇到知音,金曉明翻譯的《萬葉集》,即賦予中國《詩經》之韻緻,又再現日本民族與生俱來的四季風情和物哀,同時呈現了一些漢字特有的“字美”和“音悅”,可以說是豪華版的和風漢韻《萬葉集》。
照片來自岡山美術館網
卷一的額田王(ぬかたのおほきみ)是7世紀飛鳥時代日本女性皇族,被尊稱為“萬葉歌人”。金曉明這部巨著的開章,選擇了她的這首歌,可謂獨具慧眼:
あかねさす紫野行き標野行き野守は見ずや君が袖振る
如果翻譯成現代日語,24個字的和歌就變成60個字:
あかね色をおびる、紫草の野を行き、その禁じられた野を行きながら、野の番人は見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あなたが袖をお振りになるのを。
而金曉明選擇用中國傳統的五言絕句近體詩翻譯,隻20個字,就将意思表達清晰,且漢字特有的“字美”,躍然紙上:
臣馳朝紫野,衆獵馬徜徉。
如此君揮袖,何堪人眼忙。
我注意到,這20個字,四句,每一句裡都有動詞,而這幾個動詞,生動地展現了額田王皇族行獵視野的動線,尤喜“如此君揮袖,何堪人眼忙”一聯,“揮”字與結句的“眼忙”形成鮮明的呼應,使全詩更富有張力,并把古遠的“衆獵”壯闊畫面感、清晰而流暢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點睛之筆的一個字“揮”,呼應“眼忙”,把額田王心中的喜感,和幾分掩蓋不住的遇見昔日戀人的心動與惆怅,淋漓盡緻地表達出來。
這看似很平常的動詞,卻飽含着金曉明多年從事翻譯工作,從年輕時的中央及大場面同步翻譯,到中年對日本古典文學研究的專業知識的通透,反映出譯者對額田王的曆史、額田王時代、即飛鳥時代、皇族等方面全面深入的研究。
中國的王侯将相,甚至皇帝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而日本的皇族與中國的皇族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是萬世一族,是以,天生地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卻沒有平民百姓的自由,無法任性地談情說愛,不過,事物總是有虧就有盈,唯一的一個自由,就是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吟詩,不論是男性、或者女性,都可以在和歌中,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愛慕。
讀着金曉明翻譯的五絕,令我眼前浮現出千古美人額田王穿着暗紅色的和服獵裝,馳騁在皇族專用、開着紫色花原野的獵園,一紅一紫、一花一劍的壯麗畫面,并想象着這位與天智天皇有着戀人關系,卻不顧守場人看到,欣然接受大海人皇子頻頻揮袖示愛的千嬌百寵的樣态。
金曉明翻譯的《萬葉集》,大多數采用五言絕句,五絕是近體詩中最難寫的體裁,因為它字數最少,每個字都起到100%的作用,就是說不允許一個廢字,真正達到言簡意赅。
任何翻譯體制,都有它的利弊,縱觀《萬葉集》的時代背景和年代感,不得不說,用五言絕句來翻譯,确實更合适,這裡并不是貶低其他翻譯體制。但是受嚴格的字數限制,特别是翻譯不同民族的、不同時代的《萬葉集》和歌,要裝進自己的五絕翻譯體制,相對其他翻譯體制的詩歌,尤為難,要短而味長,更是難上加難。而金曉明的五絕,既有王勃五絕的優柔不迫,也有孟浩然五絕的風流閑美。從這個意義上,《萬葉集》遇上了金曉明,《萬葉集》也成了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多年來金曉明在日本著名媒體報刊雜志,堅持發表他的《萬葉集》和歌翻譯,具體聽說是從2015年開始翻譯這本《萬葉集》,這要多麼熱愛古典文學才可能堅持下來,而且成功出版一本書啊。
在這人們普遍追求短平快項目時,能夠心甘情願地靜下心來研究、翻譯《萬葉集》,即是金曉明文人的傲骨也是金曉明雅士的追尋,真的難得,難忘,難追。
最後,我很好奇,能夠配上這千古一書的封面,将會是怎麼樣的相貌呢。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格律詩詞翻譯《萬葉集》】封面時,情不自禁拍案叫絕,愛不釋手,封面選用高質的上質紙,顯色沉穩,清雅溫潤,古香古色,帶來極緻的閱讀享受。
金曉明簡介:
旅日華僑,著名翻譯家。1977年畢業于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曾仼原國家副主席王震、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日文翻譯。參加第一次日本政府對華貸款談判任翻譯。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十周年大會日語翻譯。多次代表中國政府部門組織接待和擔任日本政府和民間的大型訪華團的翻譯工作。多次參加中國政府部門組織的訪日團工作。曾擔任日本NHK 記者招待會、現場轉播報道翻譯。在國内外多類書刊、雜志、媒體及會議上發表翻譯作品三百餘篇。翻譯公開發行電影四部。1986年負笈東瀛。現仼中日翻譯家協會會長,日本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