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姐看電影
暢銷書作者,從事明星專訪十餘年。分享光影中關于親子、婚姻和愛的感悟。走心原創,暖心陪伴。
1602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會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杉姐
前幾天,演員張棪琰在賣貨時,講了一則令人震驚的圈内八卦:
我們身邊有位老師,70多歲還在談戀愛,8個男朋友,我們身邊所有人都認識。
劉曉慶早前就加入了張棪琰的公司,兩人多次在直播中搭檔賣貨。
于是,劉曉慶迅速被推上風口浪尖。
其實8個男友,這事一聽就很玄幻,而且網上也有解釋說劉曉慶是1v1,不是同時。
但網友哪管真假和邏輯,第一時間前排吃瓜:
70歲,正是女人戀愛的好年紀。
怎麼沒有9個?不然我就是其中的那一個。
這些年,看劉曉慶“發瘋”,好像成為一種傳統。
記者采訪惠英紅,劉曉慶在旁邊執着追問,惠英紅和倪大紅,是否因戲生情。
哪怕惠英紅一再否認,劉曉慶還繼續腦補“會不會想和倪大紅老師結婚”。
網友評價,“演我精神狀态”“微醺得不顧别人死活”,并送上熱搜#劉曉慶惠英紅 羊胎素2.0#。
(劉曉慶:有沒有親熱舉動、有沒有親臉的、有沒有親嘴的,有什麼進展……惠英紅内心:啊?什麼?)
(劉曉慶:會不會想和倪大紅老師結婚?惠英紅:不會,因為他有家人)
她穿着超短裙,紮兩個麻花辮打球的照片,想被網友拉去蹦迪。
劉曉慶還被譽為“裝嫩屆”的頂流。
62歲在《隋唐英雄》裡演16歲公主,出嫁後和陳沖演婆媳,她是演兒媳婦的那個,小20歲的男演員叫她“丫頭”。
65歲在《我有一個夢》中,劉曉慶穿着花裙子,紮麻花小辮演大學生。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2.5。
去年上映的《冰雪狙擊2》,73歲的劉曉慶飾演新婚少女,演她父親的人小她18歲。
年初,劉曉慶在接受六公主采訪時,表示自己很喜歡《封神》,被問想演哪個角色時,說自己沒有演不了的。
比如,演妲己。“妲己是狐狸,具有魅惑,眼神很妖,這種我沒有問題。”
網友沸騰了,表示“不敢想象她趴在費翔肩膀上說出讓他成為王的樣子”。
翻看劉曉慶在某音的視訊,評論區已經把她從國小生退化到嬰兒區了。
總有人說,女人要優雅地老去。
但劉曉慶,似乎從不這麼認為。
我稍微補充一下。
90後、00後眼中,劉曉慶似乎隻會裝嫩。
但我們父母那一輩人的眼中,她可是真頂流,是萬千50後、60後心目中的白月光。
(50後男演員謝園回憶劉曉慶拍《垂簾聽政》的場景,車被粉絲包圍,人潮洶湧)
之前有網友說,上了一學期的中國電影史結課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中國電影史的一半被劉曉慶承包了。
當年,劉曉慶去《快本》,何炅直接介紹她是“快本開播以來咖位最大的嘉賓”。
沒錯。
劉曉慶是内地第一個拍喜劇的女演員,第一個拍武打戲的女演員,第一個拍情色片的女演員,第一個拍吻戲的女演員......
當時的百花獎,需要人民手動投票選出最佳女主角,她直接連續三年拿下百花。
1986年,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票價兩毛,票房1.2億,按現在市場價35元一張來算的話,票房高達210億。
她參加央視春晚,成為第一屆央視春晚女主持人,很光榮吧。
但相比之下,央視更以劉曉慶為榮。
她能來主持春晚,是央視用“劉曉慶可以在春晚舞台上給家人拜年”的條件換來的。
晚會之後,同色系紅襯衫風靡大街小巷,直接被冠名“曉慶衫”。
她出版自傳,成為第一個明星女作家。
她制作電影《無情的情人》,成為内地第一個女明星出身的獨立制片人。
她是開啟衆多“第一”的女星,80年代一度被稱為“劉曉慶時代”。
這些明晃晃的光環,已經刺得人睜不開眼睛了。
但劉曉慶的野心,從不止演戲。
90年代,大家都不清楚什麼是“創始人”的時代,她已經把重心轉移到商場。
當時的劉曉慶給自己的座右銘:每一分鐘不是用來掙名就是掙利。
3年時間裡,她大量融資,商業版圖涉及房地産、食品、飲料、服裝、保健、美容......
自傳《從電影明星到億萬富姐兒》單是标題便拍賣了108萬,當時她一個字都沒寫。
一年後,才出版了《自白錄》。
本以為賺夠了名利的劉曉慶,會就此收手,安度後半生了。
但她選擇再次投入演藝事業,又陸續出演《一代妖後》《大太監李蓮英》。
40歲時,劉曉慶出演《武則天》,從14歲古靈精怪的小丫頭,直接演到82歲的一代女王。
至今都是國産第一女王,無人超越。
當時的“九頭身美女”不是吳佩慈,而是劉曉慶,她擁有政協委員、影視演員、制片人、作家、公司CEO、歌手、評委、話劇演員、揚琴演奏家等9種不同的身份。
身份跨界之大,在當時的娛樂圈,是獨一份兒。
但人生沒有永遠順遂,2002年,劉曉慶因為稅務問題入獄。
當時的報紙标題是:劉曉慶入獄,一夜白頭。
她與另外3名女子擠在一間5平米的小牢房内。牢房裡沒有窗戶,隻能打地鋪。
從一代影後跌到階下囚,劉曉慶最郁悶的時間,經常用撞牆來發洩情緒。
但很快,她意識到,這樣根本沒用,于是,她開始在監獄裡學英語,看劇本,積極參加文藝演出。
她不想過蛆蟲般的人生,不管夏天還是冬天,每天都洗涼水澡,在狹小的監獄裡每天跑步8000多步,從未間斷。
據說,獄友因為在監獄裡看到無比自律的劉曉慶,情緒都被安撫了。
畢竟,在平常的生活裡, 見劉曉慶一面可太難了。
後來,她在采訪中說:“我知道我不會被槍斃,反正不死,隻要不死,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她說這話的時候,特别平靜,核心穩到堪比原子彈。
422天後,劉曉慶在曾經的戀人姜文的相助下,獲得保釋。
給大家簡單捋一下二人相交的時間線,劉曉慶和姜文因《芙蓉鎮》相識相戀,兩人相戀時,劉曉慶已經有婚姻在身。
劉曉慶當時已經是影壇一姐,但姜文還是新人,她鼓勵姜文拍電影,給他拉來投資,這才有了震驚中國影壇的姜文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劉曉慶入獄後,姜文第一時間去看望了她的家人,并請來律師團隊。
在獄中,姜文托律師給劉曉慶送去繡着蒼鷹的絲巾鼓勵她。
劉曉慶複出後,姜文也多次出手。
出獄後,劉曉慶連買菜錢都沒有,還要面對巨額債務。
她想過開計程車,但實在是開得不好,隻能硬着頭皮去橫店演戲。
媒體當時報道她三個月繳稅800萬,好似行走的繳稅機。
這背後,是劉曉慶“給錢就演,不挑角色”的韌勁兒。
那些年裡,她被人戲稱:“橫店第一漂”,背後的艱辛,難以想象。
2017年,劉曉慶在《王牌對王牌》中感歎:
我走到今天能站在這兒,太艱難了。嘔心瀝血,忍辱負重。
要有怎樣的堅韌不拔,才能走過這數不盡的唾罵,才能活得像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評論區裡,很多都在問劉曉慶一件事:你為什麼不優雅地老去?
劉曉慶回應:我隻好道歉。因為我現在優雅不了,暫時也老去不了。
六公主播放她的“演妲己”事件之後,劉曉慶又回怼:
我可以張牙舞爪地老去嗎?
我覺得“張牙舞爪”這個詞,真的很合适形容劉曉慶一直以來的精神狀态。
她從不掩飾自我欲望,野心昭昭。
拍攝大導演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時,劉曉慶發現香港演員頓頓有肉有菜有米飯,但内地演員隻有饅頭鹹菜。
她沒有忍氣吞聲,而是直接在劇組大鬧,要求所有内地演員都享受香港演員的待遇,否則就罷演。
有記者問她,你覺得中國最好的女演員是誰?劉曉慶停頓了幾秒後小聲說“是我”。
第二天,所有的報紙都寫着,劉曉慶:我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
這句話在她入獄後被當作反面教材,告誡後輩,做人不要太猖狂。
網友扒出她寫給《紅樓夢》電影劇組的信,她直接告訴人家:“說句不謙虛的話,賈寶玉非我莫屬。”
有記者問她,認識林青霞嗎?你也很崇拜她吧。
她當場回答:“我為什麼要崇拜?我沒有看到一部她的電影,我在大陸比她紅。”
其實别說是林青霞,就是站在法國女星于佩爾旁邊,劉曉慶也沒有半分怯懦。
1992年,于佩爾跟随法國電影代表團來中國,她當時已經是戛納和威尼斯影後了,劉曉慶不論是名氣,還是穿搭時髦度,都矮了于佩爾一截,但精神狀态,真的是她更鮮活。
(劉曉慶當年的穿搭,像個運動員)
看到倪萍照片老态後,她托人給倪萍帶話:“你收拾收拾再出來,太吓人了。”
有人說她裝嫩,她說中國女人放棄自己太早了。
我們有責任展示生命的美麗,那是女人應有的生命尊嚴。
關于生育,她說,我絕不認為,生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續,就像我媽媽,我不能延續她的生命,她是她的生命,我是我的,一點都不能延續。
關于養兒防老,劉曉慶更是直戳要害:生孩子防自己老,在當今社會不可能。
有人問她靠不靠男人,她直接在自傳書《人生不怕從頭再來》中回應:
“古今中外的名女人幾乎都是靠男人上位,獲得資源後再發展自己、改變和創造曆史。
可是我……直接蹚過男人河,不靠男人,全是個人奮鬥!”
拍《芙蓉鎮》的時候,她與男主角姜文因戲生情,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但劉曉慶每次回憶起來的态度都大概是:我隻是犯了全天下女人都會犯的錯誤。
她說,我們兩個如果是真的相愛,對這個片子是有根本性的好處的,不過“隻是給我的老公帶來麻煩”。
她承認自己有過四次婚姻,但不覺得結婚是必要選項,她一生都在逃離婚姻。
而且,婚姻經曆再坎坷,她也能再次爬起。
58歲時,劉曉慶嫁給頂級富豪,男方是國外名校高材生,追了她20年。
他說,劉曉慶颠覆了我所有對于女性弱點的認知,我這個男人自歎不如。
小紅書賬号裡,劉曉慶在首頁的留言的是,征服世界的不是隻有男人。
早年的劉曉慶,連亦舒都酸她高調:
擦大紅胭脂,穿大花衣裳,戴金剛鑽手镯腕表,脖子上一條粗金鍊條,用碎鑽拼出英文字樣......
研究半晌,呵,原來是拼音'QING'......
把身邊短直發、淡妝、毛衣牛仔的林青霞襯得似名苦學生。
但現在看來,劉曉慶那些曾經被批判大逆不道,過度自信的言論,閃耀着女性無比真誠且蓬勃的生命力。
年輕人将她奉為“愛女言論”第一人,她是真正超越了時代的精神教母。
翻看劉曉慶的微網誌,她分享日常,參加各種活動,每天都充實無比。
她不止在外部年齡上扮嫩,也盡最大可能超越了生理和心理的極限,六十幾歲在電影《尋龍訣》裡從一萬五千英尺高空縱身跳下,生死狀簽了幾十頁。
她的微網誌裡,朋友一個個離世,悼念故人成為生活的固定環節,提醒着她,你的時代,在落幕。
但劉曉慶,一點都沒變,依然張揚,自我,旺盛到從不顧别人的死活,不留一點餘輝照顧到時代和旁人。
和在世朋友、同學的聚會照片,從狀态上幾乎無法分辨出大家是一代人。
有人感慨:人類這輩子,可能不會有第二個劉曉慶。幸虧她進了演藝圈兒,她要是進了宮,一準兒就是個武則天。
我完全同意。
武則天死後立無字碑,盡顯留給後人評說的氣度和灑脫。
劉曉慶呢?她活着也不在乎别人眼光。
歲月更疊,大起大落,她隻管折騰,隻管綻放。
她說,我是昆侖山上的一棵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劉曉慶現在的戲,我也看不下去。
她的戀愛觀,我也無法評價,她已經離婚了,那在不傷害他人前提下,如何交往男友是私事。
但,我絕對感慨于她野草般的生命力,像是一曲無限循環,激昂慷慨的歌。
要富貴極緻,要光彩奪目,要永不服輸,要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
這種反内耗、反恥感、反“受害人”思想:這種絕對坦誠的自私,對“情感責任”的隔絕,這種赤裸裸“要名要利”的現實,這種“永遠在時代弄潮”的激情。
普通女人,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都能走兩萬五千裡彎路。
還是感謝她,就像中秋檔《出走的決心》一樣,中國有劉曉慶,和蘇敏阿姨一樣,身體力行示範“生命不止一種活法”。
那就永遠不要畫地為牢,把自己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