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決定》明确,改革堅持“自願、彈性”原則,明确了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往前彈”“往後彈”兩種情況。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可“往前彈” “往後彈”
“往前彈”,就是彈性提前退休。職工隻要滿足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就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于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及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說,大多數職工既可以按照新的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也可以選擇在原法定退休年齡退休。比如,1968年9月出生的男職工,改革後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1周歲,那麼該職工既可以61周歲退休,也可以選擇彈性提前到60周歲時退休。
“往後彈”,就是彈性延遲退休。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機關與職工協商一緻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如所在機關希望一些崗位需要的職工繼續工作,一些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也願意繼續工作,那麼雙方協商一緻,職工可以彈性延遲退休。
改革将法定退休年齡
由固定值拓展成年齡區間
總體來看,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後,每位職工的退休年齡由原來的一個固定年齡值,拓展成為一個年齡區間。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說,每個年齡段考慮自己的成本和收益,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這就是這次改革為什麼要留有一個彈性區間的很重要原因,就是給職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做選擇的一個自主選擇權。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養老金會受影響嗎?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與職工工作年限緊密相關,我們也注意到,這次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同步提出,逐漸調整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
随着法定退休年齡的延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也相應作了調整,從2030年起由目前的15年逐漸提高至20年。
目前,根據相關制度,大陸退休人員養老金水準與本人的繳費年限直接挂鈎,也就意味着,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準越高,也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但離法定退休年齡較近、已經或快要繳費滿15年的職工,很多有了退休生活規劃,該如何适應呢?《決定》明确,提高最低繳費年限從2030年起逐漸實施。也就是說,在2025年到2029年期間退休的人員,最低繳費年限不變,仍為15年。對于2030年後退休的職工,最低繳費年限也不是一步提高到20年,而是逐漸過渡到位。即每年提高6個月,通過10年的時間,将最低繳費年限由15年逐漸提高至20年。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林嘉介紹,實際上也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給老年人以後的生活有更多保障,那麼也就是說你繳費越多,你養老金就越高,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是以從這個意義上你按20年繳費,那肯定你的養老金的計算标準,包括你個人賬戶的錢也會越多,退休以後你可以領取養老金就會更多,對你退休後的生活有更多保障。
來源:央視新聞、烏蘭察布雲
編 輯:阿拉騰土拉古日
審 核:張文燕
供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聲明:轉載内容請标注來源 活力四子王旗(hlsz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