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日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古人眼中的“兇日”,身邊的老人提醒,無論大家有多忙,都要牢記:1要躲、2不吃、3不做,都是值得什麼?老傳統要懂,快來了解一下中秋的習俗和禁忌吧。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今日9月17号,我們正式迎來中秋節的“正節”,今天也是中秋節假期的最後一日,你想好如何與家人一同度過這個美好的中秋佳節了嗎?
什麼是“中秋”
中秋節,是大陸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日,與春節、清明、端午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八月節、中秋節、祭月節、月亮節等,其每年公曆時間不固定,但農曆時間固定為每年的八月十五,此時恰逢三秋之半,故稱“中秋”。
中秋節與秋分的關系
最初,中秋節也稱“夕月”,是古代的一種拜月儀式,在《清史稿》中記載::“中祀十有二: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在古代,中秋的節日時間是與秋分在同一日,簡單來說,秋分在哪天,中秋就在哪天。但古人發現,秋分的農曆時間并不固定,導緻中秋當天并非每年都是滿月,那樣就失去了拜月的儀式感,之後,古人就把每年農曆八月的“望日”,也就是八月十五,定為了中秋節的節期。
據此,古人還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夕月秋分前,必定是災年;夕月秋分後,糧食堆滿倉”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中秋在秋分之前,那麼根據古人的經驗來看,預示之後的風雨天較多,這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與收割,糧食也是以會減産,是以稱為“災年”;而如果中秋在秋分之後,那麼預示着接下來的天氣以晴天為主,這有利于糧食的收割、晾曬以及儲存。
當然這個說法隻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我們當做一個對天氣的參考即可,并不需要百分百相信。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很多,如賞月、吃月餅、提燈籠、燃燈、祭月、舞火龍、走月亮、觀潮等,其中賞月更是中秋節的一大特色習俗,這是由古代拜月儀式演變而來的。
據了解,今年的“超級滿月”将會出現在9月18日上午10時34分,這時已經是中秋節的第二天上午,此時月亮早已西沉,但中秋之夜我們可以觀測到月視直徑較大的“超級月亮”,具體時間為9月18日0時01分,也就是中秋當天到第二天的淩晨十二點之後,是以,今年中秋節想要看到最高、最亮的月亮就要适當熬一熬夜了。
今年的中秋節有啥說法
今日中秋節,按照幹支紀年,今天是甲辰年、癸酉月、甲申日,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舊曆十二建除擇吉推算,今天恰逢“閉日”,而且今日還是離日,這是古人眼中的“兇日”,是以,這天應謹慎行事,要學會收斂自己,老傳統要懂,無論多忙,牢記:1要躲、2不吃、3不做,趕緊了解一下吧,總好過因“無知”而觸了黴頭。
今日中秋節,不僅是大陸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象征團圓的日子,是以這天的習俗和禁忌比較多,具體我們來了解一下。
中秋節“1要躲”:躲月
躲月是中秋節比較特殊的一個習俗,與立秋的“躲秋”、立春的“躲春”相似,都是一個關于“躲”的習俗,具體“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基于民俗文化來說,另一種是基于生活常識來說。
首先,我們從民俗文化來分析。“躲月”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躲太歲”,中秋當天,月亮趨于圓滿,此時地球上的磁場就會比較亂,一些特定的生肖就容易“犯太歲”,圖個平安吉利,這些生肖就要“躲月”,雖說這個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但這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誰要躲月?今年是甲辰(龍)年,是以屬龍的人就需要躲月,除此,還有4個生肖也要躲月,分别是生肖牛、生肖兔、生肖羊、生肖狗。
該怎麼躲?“躲”有着躲藏之意,也就是在中秋之夜月亮升起的時候,盡量避免出門,所謂“中秋要躲藏,不如床上躺”,此時可以與家人聊聊天,賞賞月,然後躺床上早早休息,這是因為避免出門與别人發生沖突,還有今年中秋節是假期的最後一天,早早休息,可以養足精神來面對假期後的工作和學習。
其次,從生活角度來看,中秋正值三秋之半,此時陰盛陽衰,天氣将進一步寒冷,是以,我們還要注意躲避“秋寒”,注意及時添衣保暖,以免受涼感冒,這也是對自身健康着想。
中秋節“2不吃”:不吃奇形怪狀的月餅、不吃梨
不吃奇形怪狀的月餅
月餅是中秋節的标志性食俗之一,自古月餅的口味就有很多,如廣式月餅、蘇式月餅、滇式月餅和潮式月餅等,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月餅已經不局限于口味,形狀也是多種多樣,如方形的、菱形的、彎月形的等等,總之千奇百怪,這種奇形怪狀的月餅最好還是不要吃。
在《歲時記》中就有記載:“月圓則人圓,餅圓亦象征團圓”,月餅最初圓形的設計絕非偶然,而是深刻展現了中秋節,古人對團圓、和諧的美好追求。是以,選擇傳統圓形月餅,不僅是對文化傳統的尊重,也是對家人情感的一種寄托。
不吃梨
進入秋季後,随着降溫的開始,空氣濕度也開始下降,秋燥也由此而生,是以,從古至今都有“秋吃梨”的說法,在幹燥的秋季多吃梨,可以潤喉潤肺,對緩解秋燥有着好處,但在中秋節這天古人都會避免吃梨,因為“梨”與“離”同音,有着離别之意,這與中秋節團圓的主題相悖,是以,圖個吉利,中秋節這天不吃梨。
中秋節“3不做”:不指月亮、不去人煙稀少的地方、不和家人争吵
不指月亮
《禮記·曲禮》中雲:“毋指月,毋指星”,在古人看來,用手指月亮和星星是一種不敬的做法,因為古代有着“祭月”的習俗,這是古人對月亮的一種崇拜,如果用手指月,會給自己帶來不祥。
雖說這個說法并沒有什麼依據,但這一行為會讓人忽略了賞月的真正意義。賞月,本意在于靜心品味月色的甯靜與美好,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若是一味地用手指去比劃、指點,無疑破壞了賞月的氛圍。
今日中秋節,在夜晚賞月的時候,請大家以身作則,不要犯了這個忌諱。
不去人煙稀少的地方
中秋節有賞月、走月亮的習俗,有些人可能會偏向走往一些甯靜的地方賞月。
但在古人看來,盡量避免前往人煙稀少的地方,這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一種負責,無論是走月亮還是賞月,都是古人祈福的一種方式,是以,在中秋節當天夜晚出行,要多人結伴而行,這樣才不會失去節日歡樂的氣氛。
除此,中秋之夜還有看花燈、猜燈謎等特色習俗,我們可以前往各地舉辦活動的地點,并參與這些活動,這樣才能更好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不和家人争吵
月圓兆人之團圓,中秋節這天家家都會吃團圓飯,以慶家人的團聚,但提醒大家,這時候要避免和家人争吵,更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生氣,這更是會破壞這份難得的和諧氛圍,所謂“家和萬事興”,與家人說說笑笑,這才是中秋的節日意義。
總結:今日中秋節,無論多忙,牢記:1要躲、2不吃、3不做,老傳統要懂!關于這天的傳統您都了解了嗎?
關于中秋節的習俗就分享到這裡了,今天是中秋節,希望大家開心的度過一天!在這裡,祝福閱讀完文章、點贊、評論、轉發、收藏的朋友們,中秋人順财多福來,健康長壽好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