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歸根結底,人類的所有需求都是情感需求。與他人建立關系和強大的情感紐帶,這些都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寫入我們基因的,這是生存的最基本欲望。從20世紀40年代的白韻到今天的《再見情人》,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婚姻一直是生活中的一大命題。

溫|第三葉

1

情感真人秀在中國電視娛樂産業中有着悠久的曆史。從最初的新奇到如今的熟悉,我們已經習慣了"真人秀"中的"真"出來,預設的是看人和秀與情感——按照劇本,半真半假的情感,也是現實生活中的拟人化,在缺乏好和好的日常聊天中總比沒有好。

芒果TV的婚姻紀錄片觀看真人秀《再見愛情》于今年7月底悄然開播,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與之前的情感娛樂節目不同,這部劇仍然專注于親密關系,但探索了一個更沉重、更嚴肅的婚姻主題。該節目邀請了三對正在經曆婚姻問題的明星夫婦,并為他們安排了為期十天的旅行,包括三對夫婦和"情感觀察者"評論。

這三對夫婦中的每對都面臨著不同但典型的婚姻問題。

郭克玉和張鶴在十多年前閃過婚,他們回憶道,是到了結婚年齡,一個崛起就能找到最友善的對象。婚前的情感基礎薄弱,婚後也沒有心建,雖然有孩子,但按照他們的陳述,"從未進入過對方的世界",結婚十年,兩種孤獨,最後去分手。

不過,郭克玉和張鶴在肖像畫過程中的表現卻令人吃驚。他們對彼此的描述不僅準确,而且包含着對他們兩人的深刻精神了解,是嘉賓中完成最多的。這是多年共同生活的遺産,有情感,有互相了解,有默契,但兩人都說"沒有愛"。那一幕所激起的情感和思想非常豐富。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照片《再見情人》官方微

人都是好人,不是不能相處,而是不能。這種婚姻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常見。年齡大了,壓力劇烈加大,尋找一個等同的世俗條件,為了結婚,這並不是完全不可取的,雖然這種婚姻肯定不如天生的條件為愛情而結婚。如果早産兒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注,這樣的婚姻對雙方都要求更高,要求也更高。

愛情是"非理性的,極其個人的(羅蘭·巴特)",婚姻是理性和制度化的。已婚伴侶可能不是一個溫暖的情人,但他必須是一個可以并肩作戰的戰友。打好經濟基礎,養育孩子,解決最基本的需求:性和陪伴是婚姻的主要要素,需要雙方共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起來的互相深層的認可和支援,有可能獲得寶貴的情感關系和高品質的婚姻體驗,而不僅僅是"生活在一起"那麼簡單。

三對夫妻,魏薇和燕晨傑比較開朗,長相甜美,兩個人也已經習慣了那種兄妹和母子一樣的共存方式,但面對生育的重大挑戰,各種隐患都會集中暴露出來。截至第五期,魏玮是本次節目中收到最差評的兩位嘉賓之一,他的主要評價是不成熟、馬術。

但是,在人有單向程度的地方,就沒有複雜的關系。雖然平時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早上幹淨利落地學習騎自行車環節,魏偉表現出對孩子一般愛慕的很誠懇,很有吸引力。

這種姐夫之愛的範式在今天很常見。一般來說,女人自己的情緒比男人更豐富,較高的情感需求更繁瑣,或多或少與母性有關,男人的心理成熟比女人晚,同齡經曆男女墜入愛河,心理上也是兄妹的愛情。曾經有過一些經驗和聰明的女人,因為太了解男人的心理和欲望,很容易看穿成熟的男人,曾經遇到過一個簡單的小動物般的少年,雖然方式都知道,或者不能免于解除武裝。說白了,就是對青春的憐憫和向往,純潔,這首先是靠自己,然後投射到彼此身上。青少年是電話和點燃。

但享受兄弟姐妹的甜蜜愛情,就要承受兄弟姐妹的愛的辛苦。生孩子是這種婚姻模式的一大考驗,雙方都必須走出舒适區,不僅要在短時間内調整共存模式,還要完成人格成長的飛躍。魏偉和嚴晨傑的困境,其實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一種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2

激情愛情,或激情消退後的深情,是婚姻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再見情人》被稱為"婚姻紀錄片觀看真人秀",關注的是情感和親密的關系。

其實,兩個成年人自願進入親密關系,一定是互相選擇的結果,一定有一個互相滿足的部分。而這種互相的滿足,也促進了雙方關系的形式和自我。人際關系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建立,因為生活中總會有新的問題和挑戰,一旦關系在挑戰中成長,就會面臨瓦解。

比如王秋宇和朱亞軍。朱亞瓊不斷的情感需求不斷被王秋宇否定,前者更加沮喪和委屈,後者越來越無聊。在肖像畫環節中,王秋玉形容朱亞軍與自己不太相似——他甚至不記得妻子的發型。但肖像上的藍色眼睛很漂亮。

這也像一個比喻,他能感覺到她的悲傷,但他就是不知道如何滿足她。是以她變得更加敏感,更加焦慮,他有一顆軟弱的心,重重地打擊;兩人之間明顯的依戀不斷消失,他們之間的互相傷害是所有客人中最深刻的。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但很難單獨責怪王秋玉。如果進入親密關系,進入婚姻是一種陰謀,甚至是離婚 - 這是雙方"共謀"的結果。《再見情人》的意義在于,它提供了一個近似真空的場景,讓嘉賓和觀衆可以一起觀看現實生活中不易看到的、相對簡單的情感關系。

節目中的六位嘉賓都是文藝工作者,雖然不是大紅紫,但早早跨小康進入中産階級,經濟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問題。這使得他們的婚姻困難不那麼痛苦,有特别的談話空間。這種愛情不像其他婚姻方案那樣虛無主義,它是基于真實的婚姻體驗,具有立體感,也提供了充分的讨論空間。

在觀察團的七位嘉賓中,李偉佳、胡彥斌、郭子傑未婚但有情感經曆,他們的評論圍繞着親密、性别差異和情感表達,孫毅雖然年輕但已婚已婚,也有同樣的感受更明顯,自我投射也更強;黃安迪忠和沈偉飛更多的是從溝通技巧和大衆社會學出發,給予理論指導;最年輕,最簡單的一千個是作為一個國小生默默地做筆記,為未來做準備。他們的觀點實際上是節目觀衆的觀點。不同經曆的觀衆觀看這個節目,就像使命的客人一樣,重點和感覺一定有很大的不同。

有婚姻經驗的觀眾會明白,《再見的情人》隻能探討婚姻討論中最多的慣例:情感。除了淡化經濟問題外,還有兒童(出生、撫養和教育)問題,這些問題隻作為錨點出現,而不可觸及的性問題隻能作為邊際來省略。這些超越情感的關鍵因素影響甚至決定了婚姻的品質。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談到親密關系和婚姻時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決定",而是一個"練習",需要在決定之後采取行動。要完成這個任務,沒有足夠的激情愛,還需要有願意合作的态度和努力。

愛和吸引力隻是一個開始。如《再見情人》中的三對夫婦,郭克玉和張鶴雖然先天性不足,但王秋玉朱亞瓊、魏薇晨傑都有一個咆哮的開局。從那以後,要麼是對關系建設的投資嚴重不足,要麼是關系固化造成的自我發展停滞,要麼是無法一起解決問題,導緻他們的婚姻出現嚴重危機。正如《失戀人》所說,"婚姻就是要互相妥協,努力奔跑,然後更加努力,溝通妥協,再跑一次。進入這扇門時不要冒險。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照片 電影《消失的情人》

現實世界中沒有太多的浪漫。不要談錢還是性,作為綜藝節目,《再見情人》溫柔地回避了婚姻真正沉重的部分,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沉重是不可避免的。

3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和經營婚姻?每個時代的創作者都在探索這個問題。

1943年,張愛玲寫了《愛在城市》,"在這個動蕩的世界裡,金錢、房地産,凡是永恒的,都是不可靠的。隻有她腔子裡的這種語氣才是可以信賴的,而睡在她旁邊的男人......他們透明地看待彼此。這隻是一個透徹了解的時刻,但足以讓他們和諧共處十年和八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争,滿是浪子和女人尋找餐票——這不是他們對彼此的愛,而是平庸的婚姻。

說戰争就是戰争,是兩個人在戰争中的行動與合作,構成了他們共有的情感資産,而在以後的歲月裡,由此産生的信任和默契,将日複一日地用來抵禦平凡的生活。

"再見情人"設定了場景,讓三對夫婦擺脫日常生活的旅行。但18天的旅行不太可能提供戰争般的極端環境和體驗,六位客人将從中學到什麼樣的心理資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與伴侶重制什麼樣的心理資産,以及這些資産是否能滿足彼此的核心需求,重振婚姻,還有待觀察。

在特殊情況下,人不是常态,十多年婚姻塑造的自我,在十天的旅程中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充其量隻是播下一顆種子。在娛樂驅動的非自主旅行中,在凝視和遊戲都充滿樂趣的環境中,他們一起播下的種子必須經過現實生活的考驗,而真人秀(如果有的話)的幸福結局絕不能得出結論。

再見戀人也是一粒種子,它的價值應該是引發思考。打破娛樂的神話,也就是說,你不必通過看節目來批評一個标簽的形象或行為來渴望或害怕婚姻。

歸根結底,人類的所有需求都是情感需求。與他人建立關系和強大的情感紐帶,這些都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寫入我們基因的,這是生存的最基本欲望。從20世紀40年代的白韻到今天的《再見情人》,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婚姻一直是生活中的一大命題。這就像更新一個怪物,不斷戰鬥,兩個人以相同的速度。這是艱難和疲憊的,但高品質的親密關系是艱難和疲憊的 - 它給出了高品質的獎勵。

如何面對和經營婚姻仍然是一個問題。阿德勒的書舉了一個例子。德國鄉村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即将結婚的夫婦被帶到一棵鋸掉的大樹上,兩人必須共用一把鋸子才能看到一對二的樹。合作的意願和方式,互相合作的技能,決定誰将占主導地位,他們是否可以互相傾聽,跳出自己,互相支援......生命中兩個個體之間的協調過程被濃縮在這個簡單的例子中,以說明婚姻的意義。也許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做的是拿着鋸子,勇敢而耐心地迎接生活中的所有大樹。

結婚是一場共謀,離婚也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