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上汽大衆又因為智能鬧笑話了。

事情是這樣的,親幾日在新款帕薩特的上市釋出會上,為了強調新款帕薩特Pro版車型的智能化能力,擔任上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的傅強現場親自示範。“雲南的過橋米線有什麼故事?”當傅強提出這一問題後,帕薩特Pro卻親自诠釋了什麼叫“最怕空氣突然安靜”。随後,傅強再次就同一問題進行提問,這一次帕薩特Pro依舊“打臉”傅強:“每個人對于靠背角度的需求不同,但并不是越躺平越好哦,根據資料研究發現,座椅靠背的角度在22度至32度之間,是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舒适區。”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無論是沉默還是牛頭不對馬嘴的回複,都讓傅強此前對于帕薩特Pro智能AI語音系統洋洋灑灑的自得變成了好不熱鬧的“自家人打自家人”。

更為尴尬的是,經曆了這麼一出名為智能化的鬧劇後,傅強依舊用“是不是很全知,也很有趣”、“全知的百科老師”來繼續按部就班的進行介紹。一次不算小的危機,需要一次靈活的公關,無奈的是傅強并沒有展現出高超的臨場反應能力。

很難說,究竟是帕薩特Pro的智能AI語音模型更“AI”,還是照本宣科的傅強更“AI”。

另外,也有媒體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示範原本是提前錄制好的,但有餘現場操作人員的失誤,導緻PPT多切了一頁,事先準備好的語音沒有及時同步,進而引發了這次“事故”。可這番揭示讓上汽大衆和傅強更尴尬了——如果帕薩特Pro的智能能力真有說的那麼好,為何還要當“預制菜”?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言而總之,此次事件再次指向了一個問題:上汽大衆的“智能”,為何總是這麼“智障”?

智能有邊界,吹牛的嘴無邊界

“上汽大衆是為數不多還在燃油車上進一步開發智能化的企業,我們希望未來和純電産品相比智能化可以達到更高的水準。現在我們可以比肩主流電動車的智能化水準,但和頂級的還有差距,未來我們會做一些産品方面OTA更新,進一步提升智能化體驗。”

借助“油電同智”來強化“油電同權”,進而提振燃油産品的競争力最終實作銷量提升,這條路徑是傅強上任後的主要營銷政策。傅強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宣傳上汽大衆如今的智能化能力是多麼高超。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成都車展期間在媒體采訪中,傅強直言:“在燃油車市場,上汽大衆是智能化‘頭牌’。”順帶的,傅強還宣傳了一波帕薩特Pro所搭載的上汽大衆和大疆聯合開發雙目慣導系統。

油車,尤其是上汽大衆的油車,相比較新能源産品其核心弱勢真的是智能化麼?傅強和上汽大衆或許從一開始便沒弄明白真正的問題所在。更何況,即便是上汽大衆“痛改前非”後的智能化水準,也算不上多高。

全新的帕薩特可以分為兩款車型,一款是更為主流、打成本效益牌的出衆款;另一款則是反複被傅強提及、打智能牌的Pro款。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據悉,帕薩特Pro車内采用了三聯屏,用上了大衆新一代内飾,當然,三聯屏絕算不上什麼新鮮玩意;帕薩特Pro的車機還采用了高通骁龍8155晶片,配備12GB記憶體和128GB存儲空間,支援5G,當然,這些配置消費者也已經見了很多年。

拿着主流配置來當賣點,究竟是消費者太超前,還是上汽大衆以及帕薩特Pro太落後?相信大家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

除此之外,帕薩特Pro的智能化能力便展現在所接入的文心一言模型,以及與大疆合作開發的IQ.Pilot智駕輔助系統。前者,經過釋出會上傅強的示範,已經折戟;後者,抛開難記憶的名字,本質是一套純視覺智駕系統,此前也已搭載在途觀L Pro車上。更為重要的是,這套智駕系統并不支援高階智駕功能。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一層層剝開帕薩特Pro的智能化外殼後,其真面目其實非常簡單:你以為它更智能了,其實它隻是沒那麼智障了。

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品牌方亦或者是技術人員,足夠理性的前提下,都會認識到目前的智能化仍有邊界。而此次傅強和帕薩特Pro之是以會“翻車”招來群嘲,根本原因在于吹牛的嘴沒有邊界。

最最緻命的是,無論是所謂的智艙更新還是智駕能力提升,上汽大衆的貢獻有多少?合作夥伴百度、大疆的貢獻又有多少?

沒有能力自研的上汽大衆,吹什麼智能化?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請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造車

細數近些年上汽大衆和帕薩特的諸多“翻車”事件,有兩件尤為值得我們注意。

一件,是轟動行業的“碰撞門”,中保研碰撞測試中帕薩特折掉的A柱,擊穿了消費者對于上汽大衆和帕薩特品質的信任;

一件,則是同樣轟動業内的“軟體門”,上汽大衆旗下多款産品車機螢幕黑屏、車機當機,讓上汽大衆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淪為一紙笑談,此後久久不能翻身,以至于上汽大衆不得不靠力度更大的降價來促進新能源産品的銷量。

以上兩個事件綜合此次釋出會AI模型“翻車”,上汽大衆暴露出的問題不止是産品品質存在缺陷、智能化能力存在缺陷。更為重要的是,上汽大衆為何屢屢忽視産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去高談智能化?即便如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此次帕薩特Pro釋出會事故是從業人員失誤?既便是失誤,可足見傅總公關團隊的專業水準實不敢恭維????上汽大衆忽視穩定性可靠性就能被“洗白”嗎?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此前,傅強曾言:“智能化不是電車的專利,汽車智能化和動力形式無關,燃油車智能化是一個藍海市場。”傅強還舉例稱,我麼的航天飛機用煤油的,你說它不智能嗎?我們的軍艦用柴油的,你說它不智能嗎?

沒錯,航天飛機和軍艦都采用了傳統能源,也的确都足夠智能,但我們的航天飛機和軍艦夠可靠,無論是産品基本素質還是智能化都夠穩定可靠,這些品質帕薩特Pro以及上汽大衆其餘産品具備麼?

如今的上汽大衆和傅強,一個,學不會本本分分造車,另一個,學不會老老實實“用嘴”。

傅強總诠釋的“智能”打了誰的臉?是偶然?也是必然

事實上,傅強上任以來所确立的“油電同智”政策,本就是脫離問題談解法、成功機率不大的操作。

自“軟體門”以來已有4年的時間,上汽大衆隻能勉勉強強追平智能化主流水準,而且需要加上“在硬體配置方面”和“在合作夥伴支援的前提下”兩個關鍵限定語。越努力,越無力。

傅強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其本人的政策和認知也已經與當下的行業脫節。能說出“燃油車智能化是一個藍海市場”,說明傅強的目光局限在合資品牌内,不肯開眼看看目前的自主品牌已經進化到了何種形态。

總之,無論是傅強還是上汽大衆始終都在回避一個問題,即:既然消費者想要智能化的油車,為什麼棄自主而選上汽大衆?為了“已讀亂回”的“智障”語音模型嗎?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