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後,腹脹、腹痛、腹瀉等常見不适随之而來。
01、怎麼判斷脾胃好壞
判斷脾胃是否健康,可以看以下5個方面。
五官外貌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脾胃不好,則口唇發白、幹燥,易起皮、裂口,萎黃無華、睡覺流口水也是脾虛的表現。
脾胃虛弱還可能有耳鳴耳聾、鼻腔幹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勞等症狀。
食欲好壞
脾胃虛弱會食欲不振,飯後感覺腹脹不适,或飯後會如廁。
胃強脾弱則食欲好,但消化吸收異常。突然想吃重口味的東西,也可能是脾胃虛弱。
體形胖瘦
脾氣虛,津液代謝失常,痰濕堆積在體内排洩無門,就變成“喝涼水都長肉”,或肥胖且肌肉無力,身上的肉捏起來松松軟軟。
相反,有些人則怎麼吃都不胖,吸收功能有問題,還常腹瀉。
有無濕氣
脾胃虛弱的人多伴有痰濕,表現為:
- 身體沉重,無精打采;
- 大便或溏稀或便秘;
- 嗓子不清爽,鼻炎、咽炎反複不斷;
- 臉上長斑、起痘,有黑眼圈、眼袋;
- 易浮腫、腰酸、關節痛。
舌頭外觀
脾虛的人舌胖大有齒痕,舌苔厚膩水滑。齒痕是舌頭與牙齒擠壓形成的,舌頭胖大才會出現齒痕。
此外,若出現泛酸打嗝、上腹部燒灼感、胸骨後灼熱感、口臭、大便腐臭,以及女性月經量少或閉經,男性性欲下降等問題,建議及時到脾胃科就診。
02、秋天,學一套脾胃調養法
秋季想要保護好脾胃,管好飲食和心情就能奏效。
合理飲食
秋季轉涼,飲食宜溫和,不吃或少吃各種生冷寒涼的食物。
胃不好的人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吃飯細嚼慢咽,吞咽食物不能過多過快。
脾胃病患者要少吃粗糧,腹脹者少吃大棗、大豆、蕃薯等脹氣之品,也不要長期喝粥或吃軟爛面食。
“貼秋膘”進補時,不暴飲暴食,避免增加胃的負擔。
順暢情志
性格急躁、憂郁焦慮以及常失眠的人,适當放緩生活節奏,秋季易情緒低落,可多做些有利于舒緩情緒的事,比如看書讀報,爬山散步,和親朋好友聊天聚會。
規避風寒
秋季晝夜溫差大,早、晚要格外注意避風寒,睡覺時不要開窗直吹。
堅持運動
運動可改善腹腔髒器的血液循環,還能促進胃腸道的蠕動,調節整個消化道。
可選氣功、太極拳、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每周鍛煉3~4次。也可在飯後散步,有助于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留心觀察
脾胃虛弱者對飲食的耐受力差,平時多觀察和總結自己的飲食情況,一旦所吃食物容易引起脾胃不适,則應不吃或少吃。
來源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