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黃滢滢 聯合日報記者 蔣明

9月11日,“文化‘兩創’·政協線上”網絡主題宣傳采訪團走進青島市。采訪團在銘海堂相聲劇場領略了青島市本土傳統曲藝,妙趣橫生的包袱和表演引得現場歡笑聲不斷。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青島市政協委員、銘海堂相聲劇場班主路彤介紹,銘海堂劇場打造了青島傳統曲藝文化品牌,堅持常态化演出,曲藝作品深受年輕觀衆喜愛,八成觀衆是年輕人,在堅守傳統中求新求變。目前劇場已成為島城相聲愛好者交流傳統文化、欣賞曲藝作品的重要平台。

馮鞏、曹雲金都來銘海堂演出過

一盤瓜子、一壺茶,一方桌子幾把椅子,台上兩名身穿大褂的相聲演員正表演着相聲,台下觀衆喝茶聽曲。9月11日,銘海堂相聲劇場内充滿歡笑聲。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銘海堂開心劇場是青島市首家集常态化演出、教學教育訓練、文化交流、網紅孵化于一體的傳統文化會館,2020年剛開箱,此前在崂山區古早文化城,于2024年銘海堂相聲劇場搬遷至北都廣場。

路彤介紹,煥新後的劇場在劇場業态、營運模式、演出形式等多個方面都有了大的改變,實作了蝶變更新。目前劇場的相聲演員以青島當地青年相聲演出為主,并且每年都會在青島大劇院、崂山區市民文化中心等地舉辦大型相聲專場,還會邀請北京、天津相聲名家來參與,如馮鞏、賈旭明、曹雲金等都來銘海堂演出過。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路彤介紹,除了演繹傳統經典相聲,相聲演員們也創作了許多極富青島特色的曲藝作品,如《我愛旅遊》等,将青島的旅遊融入相聲段子中,将青島方言、曆史文化故事等融入到曲藝作品中。“我們劇場緻力于打造青島傳統曲藝文化品牌。”

目前,銘海堂相聲劇場每周五晚上,周六下午、晚上,周日下午演出。

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銘海堂班主路彤是一名曲藝愛好者,她熱愛傳統文化,不僅愛看曲藝表演,還學過快闆,師承青島著名相聲演員朱琦,也是一代相聲名家唐傑忠的徒孫。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路彤告訴記者,受師傅、前輩的啟發,從外地回到青島發展後,她就打造了這樣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的相聲劇場。

路彤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還經營一家文化公司,她熟谙現代文化傳播之道。是以在她看來,傳統文化不僅要陽春白雪,也要下裡巴人,讓更多觀衆能走進小劇場,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年輕人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助力,是以,要抓住年輕群體。”路彤說,如果一直用老段子來呈現相聲的話,那年輕觀衆不會喜歡聽,是以劇場将社會熱點、當地方言、曆史文化故事等,融入到相聲作品中,一直緊跟時事。

此外,劇場還将相聲和脫口秀進行融合。“例如在相聲專場中,加入脫口秀節目,用脫口秀來報幕、與觀衆互動等,這種形式非常受時下年輕人的喜愛。”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為了吸引年輕觀衆,銘海堂劇場還開設了抖音、視訊号、小紅書等官方賬号。“整體營運情況還可以,微信視訊号粉絲量已接近6萬人,公衆号的關注人數也達2萬餘人。這兩個私域流量,能達到這個關注數還是不錯的。”路彤說。

在創新演出模式上,銘海堂也在不斷嘗試,如把曲藝節目和餐飲進行結合,打造新業态;相聲社團“銘海堂”走進萬達院線為觀衆說相聲,還在大鮑島開了“相聲快閃店”等。

“目前我們的觀衆80%是年輕人,隻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那麼傳統文化的傳播才更有生命力。”路彤說。

打造青島的相聲演繹品牌

在銘海堂劇場的努力下,青島的曲藝演繹市場化運作有了可喜的發展,但有些問題仍然存在,如好的曲藝原創作品緊缺,叫得響的“角兒”還需培養。這些問題也是路彤一直關注并努力解決的問題。

作為政協委員,近年來,路彤寫的大部分提案、社情民意都圍繞傳統文化、文化旅遊相關。在今年市兩會上,她的提案就是“推動青島市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發展的建議”。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提案中我提到要引導優秀傳統文化市場化,讓青島的傳統文化‘活’起來。”路彤說,我建議打造傳統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吸引非遺項目和手工藝人入駐,全力推動傳統文化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雙創”的青島樣本。

在市場化營運方面,銘海堂一直在不斷探索。“如我們通過網絡平台面向所有觀衆售票,觀衆可以在貓眼、大衆點評等平台上買票,就像買電影票一樣,非常簡單。”路彤說。

讓路彤高興的是,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青島市相關部門落實。“提案中曾提到政府加大對文化小劇場扶持力度,去年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就針對能夠堅持常态化演出的小劇場給予一定扶持。”路彤說。

“文化‘兩創’·政協線上” 政協委員開相聲劇場,八成觀衆是年輕人

基于優秀曲藝原創作品緊缺的問題,銘海堂成立了自己的曲藝創作團隊,“我們努力打磨本子,每年都會創作不同題材的原創作品,相聲、快闆、山東快書等,多部作品榮獲省市大賽的一等獎。”

“今後,我們要在品牌影響力、相聲演員培育上不斷加強。争取打造出北京有德雲社,青島有銘海堂,這樣一知名傳統曲藝文化品牌。”路彤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