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審議準許 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釋出 2020年12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修訂 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釋出)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保障機關和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是指公務員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申請終止與任免機關的任用關系。

法律法規對公務員中上司成員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辭去公職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工作方針政策,加強黨對公務員隊伍的集中統一上司,堅持下列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尊重個人意願和從嚴稽核審批相結合;

(三)保障合法流動和加強離職後從業管理相結合;

(四)依法依規辦事。

第四條 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負責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的綜合管理、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各級機關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公務員辭去公職的稽核、審批、從業限制期限内從業情況的了解核查等工作。

第二章 辭去公職情形和程式

第五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應當依照法定的情形、權限和程式辦理。

第六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準許辭去公職:

(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正在接受審計,或者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第七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按照下列程式辦理:

(一)本人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擔任縣處級副職以上上司職務或者二級調研員及相當層次以上職級的,應當一并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二)組織人事部門稽核,重點稽核公務員是否具有不得辭去公職或者辭去公職後的從業限制情形,并征求其所在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保密等部門的意見。同時,提醒其嚴格遵守從業限制規定,告知違規從業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三)任免機關審批,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複。同意辭去公職的,應當同時免去其所任上司職務、職級。其中,對需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當事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計。

(四)任免機關将批複送公務員所在機關和申請辭去公職的公務員。

(五)同意辭去公職的,辦理公務交接手續。

(六)将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複和《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等存入本人人事檔案,同時将批複送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 任免機關應當自接到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之日起30日内予以審批,其中,對上司成員辭去公職的申請,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90日内予以審批。

第九條 經準許辭去公職的公務員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應當自準許之日起10個工作日内完成。

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的,撤銷同意辭去公職的決定,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條 公務員申請辭去公職未予準許的,可以按照規定申請複核或者提出申訴。複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該人事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十一條 公務員在辭去公職審批期間不得擅自離職。對擅自離職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二條 公務員與所在機關因專項教育訓練等訂立協定約定工作期限的,在未滿約定工作期限内一般不得申請辭去公職。申請辭去公職的,應當向所在機關支付違約金或者履行相應義務。

機關要求申請辭去公職公務員支付的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約定工作期限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教育訓練費用,最高數額不得超過機關提供的專項教育訓練費用。

第三章 管理與紀律

第十三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自準許之日的次月起停發工資,社會保險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原所在機關應當自準許之日起2個月内将其人事檔案轉遞至相應的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或者本人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具體按照人事檔案工作有關規定辦理。

本人應當配合轉遞人事檔案,未予配合的,其後果由本人承擔。

第十五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重新就業的,在計算工作年限時,其辭去公職前在機關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

第十六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的,原系上司成員、縣處級以上上司職務的公務員在離職3年内,不得接受原任職務管轄地區和業務範圍内的企業、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用,不得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其他公務員在離職2年内,不得接受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用,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前款所稱原任職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内擔任過的上司職務;原工作業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内從事過的工作業務。

第十七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在從業限制期限内,應當于每年年底前向原所在機關報告從業情況。原所在機關應當同時對其從業情況進行了解和核實,對是否違反從業限制規定作出認定。

省級以上具有行業監管、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司法等職能的機關,應當結合實際建立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從業行為限制清單,并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有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行為的,原所在機關應當及時告知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其原所在機關責令限期解除與接收機關的聘用關系或者終止違規經營活動;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公務員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沒收該人員從業期間的違法所得,責令接收機關将該人員予以清退,并根據情節輕重,對接收機關處以被處罰人員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在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中,對有不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式稽核、審批以及從業限制管理等情形的,予以責令糾正;根據情節輕重,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負有責任的上司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責任。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從業人員辭去公職,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釋出之日起施行。

附件:1.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

2.關于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複

3.關于不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複

附件1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點選下載下傳表格]

附件2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點選下載下傳]

附件3

黨内法規專欄|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

[點選下載下傳]

來源:共産黨員網編輯:李榮校對:劉璟璐稽核:楊陽終審:王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