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在各個房間穿梭忙碌、智能護理監測器監測記錄老人身體狀況、各種适老化智能保健裝置為老人生活帶來便利……目前,人工智能加速發展,“AI+養老”正在成為新的風口,依托大資料、雲計算、人臉識别等技術,各類智能适老化産品紛紛湧現,智慧養老場景建構起面向居家老人、社群照料中心和養老機構等多元度的服務平台,為老年人及照護人員提供實時、高效、低成本的服務,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顯著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降低養老機構成本,可以說,科技為養老服務插上了一對智慧“翅膀”。
機器人“爬樓”
幫老人送藥
來到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大廳内一抹白色的身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靈巧地躲避障礙,輕車熟路地選擇電梯樓層,準确無誤地将藥品送到用藥老人的床位,顯然,這名特殊的員工十分稱職。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資訊中心主管杜健告訴記者,這是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的智能機器人,可以為各個樓層提供送藥服務。
送藥機器人‘小福’随時待命
“我們為送藥機器人取名為‘小福’,‘小福’可以根據需求,前往指定樓層為老人送藥。除了‘小福’,我們還有清運機器人‘大福’和專業掃地機器人、巡檢機器人。”杜健介紹了這四款機器人各自的分工,“大福”可以替護理員們将老人的生活垃圾送到資源回收筒,掃地機器人可以保證各個樓層的地面清潔,巡檢機器人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查房巡視,每天定時拍攝記錄老人的狀況并及時回報,除此之外,巡檢機器人還可以提供娛樂服務,老人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讓機器人為自己播放音樂、講笑話。這幾款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優化了護工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養老服務的品質。
“把繁瑣、重複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去完成,這樣一來,護理員們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在科技無法替代的‘情感化’工作上,為老人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杜健說。
10點剛過,廚房内的智能“廚師”們也開始了今天的工作。踏進廚房,陣陣飯菜香氣撲面而來,煸炒機器人和燒燴機器人正在翻炒加工着當季的時令鮮蔬,配上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特制的健康營養料包,菜色誘人,新鮮可口。記者注意到,這幾台智能炒菜機器人的外形就像傾斜的滾筒,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在電腦程式控制下被自動不斷旋轉翻炒,以確定受熱均勻。
“智能炒菜機器人的程式都是設定好了的,每種菜品何時放入食材、何時添水加料包,都有語音提示,旁邊的師傅隻要根據指令操作即可,這樣既節省人力,又能夠保證菜品制作流程的規範化、标準化,這樣一來,我們的菜品不論是出自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的廚房還是社群食堂的廚房,都可以保證口味穩定,吃到嘴裡的飯菜品質都是一樣的。”餐飲負責人朱俊光告訴記者,福山餐飲時刻關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以當地時令蔬菜為主體烹制菜品,在醫療健康營養師的配合與指導下研發營養餐。
多功能護理床
實時監測老人動态
在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處處可見的“智慧化”應用場景,不但全面提升了管理和服務效率,還能為院内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更加精細、周到的照護服務。
老人們體驗健康小屋的智能裝置
“我們的多功能護理床配備了自動升降、紅外電子圍欄、遠端監控等功能,床體是根據我們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老人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在宋穎慧的指引下,記者注意到,房間内的床位上都安裝了智能監測系統,實時監測老人的情況:床頭上三枚紅外線監測裝置可以随時監控卧床老人的動态,以防老人翻身摔倒;床頭正中的攝像頭也可以随時關注老人在床位上的情況,記錄護理員的服務過程。
一位護理員正在熟練地為一位老人翻身、清潔。“房間内所有老人的資訊以及所需要提供的包括翻身、喂藥、吃飯等服務,都在這個平闆電腦裡有記錄。”她指着床尾的平闆告訴記者,顯示屏上每位老人需求最多的服務會在首頁顯示。
“為了保證給老人的服務‘有迹可查’,每次提供服務前,護理員都需要刷卡選擇提供的服務,服務結束後再刷卡記錄。這樣不但護理員的服務可以留痕,更可以‘一屏顯示’已經為老人提供的服務。”從杜健的口中記者得知,這是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自主研發的系統,可以清晰準确地反映老人的護理情況。
“我們還配備了部分實時生命體征監控智能枕墊,可以實時采集老人的體溫、血壓、心率、血氧等資料,并對異常狀況實時預警,相較于智能手環監測,智能枕墊在睡眠中就可以實時做‘無感’監測,不會給老人帶來不适。”杜健十分自豪地向記者展示床位上的各種智能裝置,其中,自主研發的智能鼻飼裝置可以確定鼻飼老人恒定用餐和用餐體驗,将符合老年人營養需求的食物勻速喂給老人,避免了人工鼻飼時速度快慢不一、人手不足老人用餐需要等待等問題,提高了護理效率。
“建構智慧化養老服務場景,不單是靠置辦最新的智能産品就能解決的,還需要結合老人的實際情況,聚焦老人的需求,不斷對産品進行改良。”宋穎慧說。對此,一位前來探望的家屬深有感觸:“這裡所有的服務都很透明,也很人性化,一切都‘留痕’可查,是以我才放心讓80多歲的老父親住進來。”
大資料建構
居家養老地圖
不再囿于養老院,“智慧化”養老也在逐漸向社群居家養老領域延伸。“看,這張地圖上,紅色的标點意味着這裡的從業人員處于‘待服務’狀态,藍色的标點則是待服務的老人,黃色的則是正在接受服務中的老人。”記者随杜健的指引看去,資訊技術處的螢幕上,一張青島市區地圖上,赫然标注着不同顔色的定位點。為了給選擇社群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利的服務,福山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GPS技術,開發了一套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系統,實作線上下單,線下服務,即時滿足老人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
“老人可以在我們的用戶端下單服務,我們背景這邊就會接收到老人的需求,并指派從業人員上門為老人提供相應的服務。”杜健打開服務頁面,隻見助餐、助醫、助行、助浴、助潔,各種服務項目十分全面,老人可以下單服務,請從業人員上門幫忙做房屋清潔和身體清潔、請人上門護理看診,或是幫忙約車出行。
“我們的用戶端設計也很貼合老人實際需求,考慮到老人的情況,我們的界面設計很簡潔,便于操作,除此之外,遠端呼叫系統還可以免電話綁定直接呼叫我們背景,友善老人及時與我們溝通。”杜健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市北區常住人口110.57萬,老年人口占比大。為讓老年人的夕陽更紅、桑榆更美。市北區全力推進“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越來越多的“家門口”服務,讓老年人的幸福可感可及。
公衆号成立以來,我們從未謀面,卻已認識許久,感謝大家對“微市北”的關注和支援~
為友善大家了解“微市北”動态,第一時間知悉市北新聞、便民資訊,現誠邀大家加入我們的粉絲群,與小編交流溝通,為我們提出意見建議、新聞線索、奇思妙想~
因群人數已超掃碼入群限制
小編拉您入群
⬇⬇⬇
(若您不便于群内溝通,可通過公衆号私信小編~)
(來源:青島早報)
關于我們
歡迎關注“微市北”公衆号
“微市北”是市北區融媒體中心官方公衆号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給我們留言或者提供新聞線索
點分享
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