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戴安娜和英國王子查爾斯舉行了一場世紀婚禮。根據統計,當時全球有十億人通過電視轉播觀看了現場的盛況。
可在婚後,本該幸福的戴安娜卻遭到了查爾斯的出軌。最終兩人離婚,而戴安娜也死于一場離奇車禍中。
許多人都認為這是英國王室主導的暗殺行動。一直到2016年,一名80歲的英國老人在臨終前說出了自己的經曆。
他告訴外界:“戴安娜并非車禍離世,其實早有預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997年8月30日,巴黎的夜晚依舊喧嚣。麗思酒店門前,一群狗仔隊記者如饑似渴地等待着他們的獵物——戴安娜王妃。
幾個月前,她剛剛結束了一場不幸的婚姻,脫離了英國王室,恢複自由身。沒想到因為前王妃的身份,現在談個戀愛都要被幾百萬雙眼睛盯着。
酒店内,戴安娜和她的男友多迪·法耶茲正焦急地商議着如何逃離這群不依不饒的記者。他們原本隻想安靜地度過這個夜晚。
多迪握着戴安娜的手,勸說戴安娜跟着他離開這裡,并表示可以去自己父親城裡的一處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避避風頭。
戴安娜同意了,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女性之一,她早已習慣了這種被追逐的生活,但此刻,她隻想逃離。
酒店保安部副主管亨利·保羅接到指令,準備護送這對戀人離開。他們制定了一個計劃:先派出一輛"誘餌"車從正門離開,吸引狗仔隊的注意,然後戴安娜和多迪再從後門悄悄溜走。
午夜剛過,計劃開始執行。"誘餌"車果然吸引了大部分記者的注意。趁此機會,戴安娜和多迪快速鑽進了停在後門的黑色奔馳S280。
亨利·保羅坐在駕駛座,多迪的保镖特雷弗·裡斯-瓊斯則坐在副駕駛。
車子緩緩駛出酒店後門,戴安娜松了一口氣,靠在多迪肩上。然而,這種輕松感隻持續了短短幾秒。幾輛機車突然從黑暗中竄出,閃光燈再次亮起。
亨利·保羅低聲咒罵,随即猛踩油門。奔馳車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機車緊随其後。
巴黎的街道在夜色中飛速後退,車内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戴安娜緊緊抓住多迪的手,心跳加速。她曾無數次經曆這樣的追逐,但這次,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不安。
多迪對亨利喊着,想讓他盡快甩掉這群難纏的家夥。亨利·保羅表示沒問題,再次加速。車速表的指針不斷攀升,很快就超過了100公裡/小時。
就在這時,他們來到了阿爾瑪橋附近的隧道入口。隧道内燈光昏暗,道路濕滑。亨利·保羅試圖在高速中控制方向盤,但車子卻開始不受控制地打滑。
特雷弗驚得大喊,但為時已晚。
伴随着一聲巨響,奔馳車重重地撞上了隧道内的第13根支柱。巨大的沖擊力使車子旋轉着撞向隧道牆壁,金屬扭曲的聲音刺痛着每個人的耳膜。
一切發生得太快,戴安娜甚至來不及尖叫。她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然後意識開始模糊。在失去知覺前的最後一刻,她模糊地看到閃光燈再次亮起,狗仔隊已經追了上來。
隧道内很快陷入一片混亂。亨利·保羅當場死亡,多迪被卡在變形的車身中,生命迹象微弱。特雷弗雖然受傷,但還保持着意識。而戴安娜,則被困在後座,生命垂危。
最先趕到的狗仔隊記者面對這一幕,有人試圖施救,有人則舉起相機不停拍攝。閃光燈在黑暗的隧道中此起彼伏,仿佛要将這個悲劇的每一個細節都永遠定格。
救護車的警笛聲終于劃破夜空。當醫護人員趕到時,戴安娜還有微弱的意識。她被小心翼翼地從扭曲的車身中救出,送往醫院。然而,命運似乎已經做出了決定。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醫生們竭盡全力挽救戴安娜的生命。但最終,在淩晨4點,這位曾經光彩照人的"人民公主"還是永遠閉上了眼睛,年僅36歲。
消息傳出,整個世界為之震驚。人們難以相信,那個美麗、善良、充滿魅力的戴安娜王妃,就這樣在一場荒唐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
随後的調查揭示了更多令人心痛的細節。司機亨利·保羅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标,這可能影響了他的判斷和反應能力。
而戴安娜和多迪都沒有系安全帶,這個疏忽在高速撞擊中奪走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最諷刺的是,那些追逐他們的狗仔隊,那些戴安娜一直試圖逃避的人,反而成為了事故現場的第一批目擊者和"救援者"。
他們的鏡頭捕捉到了戴安娜最後的痛苦時刻,這些照片後來在一些媒體上被公開,引發了巨大的争議和道德譴責。
可是真相真是如此嗎?為什麼專門選在王妃跟男友約會的時候發生這種事?
群衆紛紛猜測是英國王室陰魂不散,為了不讓戴安娜王妃爆出影響王室聲譽的新聞,故意謀劃的一場“意外”。
誰曾想,多年後的一位老人似乎解開了這個跨世紀的謎團。
2016年,80歲的霍普金斯躺在病床上,眼神中閃爍着不安和愧疚。
"我必須說出真相,"霍普金斯艱難地開口,"關于戴安娜王妃的死,不是意外。"
護士吃驚地看着這位往日沉默寡言的老人,不知該如何反應。霍普金斯深吸一口氣,繼續講述,他自稱是英國情報機構的特工,在那天晚上接到一份特殊任務。
他的聲音顫抖着,"菲利普親王認為戴安娜知道得太多,她對王室的敵意可能會毀掉整個家族的聲譽。我們接到了直接指令——必須阻止她。"
霍普金斯描述了他們如何精心策劃這場"意外"。他們事先操控了戴安娜乘坐的車輛,安排了一輛機車在後面制造混亂。
"連司機都是我們的人,"他苦澀地說,"我們本可以拒絕的,但那時我們隻想着忠誠和使命。"
老人的眼中泛起淚光,他親眼目睹了那場悲劇的發生。當看到戴安娜被困在車裡時,他感到強烈的内疚。但那時已經太晚了。
多年來,他一直被這個秘密折磨着。他知道說出來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但他不能帶着這個秘密進棺材。戴安娜值得真相大白于天下。
說完這些,霍普金斯似乎已經卸下了心中的重擔,閉上眼睛陷入了沉睡。
他臨終的一番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激烈讨論。有人相信這是最終揭示真相的關鍵,也有人認為這隻是另一個試圖博取關注的謠言。
無論真相如何,霍普金斯的告白再次讓人們關注到戴安娜王妃悲慘命運背後的種種疑點。它提醒我們,在權力和利益的遊戲中,即便是最受愛戴的公衆人物也可能成為犧牲品。
參考資料:
戴安娜逝世20周年 回望那場悲情車禍——人民網 2017年09月01日07:04
王妃之謎:凱特失蹤80多天引發的英王室危機和全球輿論風暴——南方都市報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