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近期,有機構聲稱“不用上課、不用考試、不用發表論文、不用申請專利,隻需花費數萬元,就能享受職稱一站式代辦服務”。職稱評定怎麼就被包裝成了生意?承諾“不過退款”的代辦靠譜嗎?來看總台中國之聲記者調查↓

承諾“全程代辦”“不過退款”

職稱代辦号稱花錢可享全程服務

2023年6月,在湖北某事業機關工作的沈先生看到“職上網”釋出的職稱代辦資訊,便聯系到了銷售人員。考慮到專業職稱與職業發展挂鈎,沈先生先後花費了1.2萬元和1.3萬元,分别為自己和兒子購買了中級工程師專業職稱評審服務。

沈先生:對方說隻要交錢,其他的考試、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會全包,别的都不用管就可以辦證,而且證書在當地人社局可查。交了錢之後,才發現對方說這個證書隻能在私營企業裡用。發現這個問題後,我立馬就說不辦了。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随後,沈先生一邊向平台申請退費,一邊等待兒子的中級工程師專業職稱“下證”。

沈先生介紹,他的兒子2023年大學畢業,取得了會計師資格證,“職上網”的代辦告知,其兒子符合申報條件,可以辦理天津的中級工程師專業職稱,預計年末就有評定結果。

然而,今年3月,代辦卻告訴沈先生,其兒子的中級工程師專業職稱因不符合申報條件,沒有評下來,并解釋畢業年限按照往年是沒問題的,但是所選地區參評條件有所調整,建議先報一個初級工程師。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兒子的職稱沒辦下來,沈先生自己的那份代辦服務也卡在了退費環節。

按照沈先生和平台簽訂的電子版課程/服務協定:“乙方有權在評審結果出具後7日内向甲方提出退費,甲方在扣除乙方實際支付金額的40%,扣除已發生成本費用(申報費、材料費、整理費等)後30日内安排退款”。

此時,距離沈先生首次向平台申請退款已超過半年,售後人員稱“已提供了服務”,由此核算出了一個讓沈先生無法接受的退款金額。

售後人員:我們這邊給您釋出了兩篇論文,所有權是您的,每篇是4999元,兩篇下來,這邊也隻能退您2002元,這樣還沒有扣除您40%的服務費。合同也有簽署,是需要扣除相關服務費用的,相關服務費用是包含論文費用的。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沈先生兒子的代辦服務也遇到了相似的退費糾紛。不同的是,沈先生自己的代辦服務,收款方、發票及電子版課程/服務協定的落款為“成都職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而沈先生兒子的代辦服務,收款方顯示為“西安職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發票則顯示為“西安職尚科技有限公司”。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代辦向沈先生提供的不同營業執照

涉及“誘導消費、不予退款”等千餘次投訴

職稱代辦機構資質疑點重重

記者查詢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發現,涉及“職上網”的投訴多達近3000條。搜尋關鍵詞“職尚”,平台顯示來自各地“職尚教育”誘導消費、不予退款的投訴超5000條。

記者以咨詢中級工程師職稱代辦為由,在“職上網”官網提供的公衆号留言。随後,一位銷售人員回電稱:“我們是做全包托管的,論文、業績、專利……所有的申報材料都由我們處理。”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代辦介紹,建設類、土木類、測繪類、機械類等專業都可以由機構代為申報職稱

記者詢問,如果想申報北京的中級工程師,是否可行?銷售人員告知,北京地區的辦理難度大、費用高,建議辦理天津的職稱。

銷售人員:報的是哪裡,就是哪裡的人社局頒發證書,但是證書都是全國通用、聯網可查的。我們會給你比對合作優質企業,以人才引進的形式讓你加入他們公司,以兼職技術顧問的身份開社保賬戶,但是不做實繳,不會影響你在北京的社保唯一性。評審結束後,開具解聘書,不會影響你現在的工作。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代辦釋出的“職稱項目招生截止”通知

這位銷售人員否認了“交費包過”的說法,并進一步解釋,如果評審未通過,無論是換專業還是換地區,平台都可以免費幫忙繼續申報,也可以選擇退費,退還60%的費用。銷售人員稱,能不能通過,主要還是看“材料的品質”。

銷售人員:要保證材料組卷,費用上就要費點“功夫”。評審最重要的是材料組卷以及在管道上有關系,費用跟通過率挂鈎。如果價格太低,會壓低材料成本,品質就差了,通過率就沒有辦法保障了。

記者關注到,“職上網”首頁底部的網站備案資訊處,顯示“天津職盛尚學科技有限公司”字樣,與“職上”APP内能檢視到的營業執照顯示的公司一緻。而進入“職上網”的“商務合作”頁面,頁面底部卻辨別為“北京職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銷售人員解釋,天津職盛尚學科技有限公司是專門是做申報材料的,在陝西西安、四川成都都有分公司,北京職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天津市政府招商引資過去的。一個是項目品牌、一個是公司名字,屬于一個公司。

代辦機構仿冒正規期刊發稿

不久前,在沈先生反複要求下,代辦終于提供了為他發表的兩篇“論文”,證明平台已經花費了成本。

代辦提供的兩份PDF檔案顯示,兩篇“論文”分别發表于2024年第2期的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中國科技資訊》和科學技術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主辦的《中國科技人才》,“論文”的作者介紹一欄僅标注了沈先生的名字和身份證号。

沈先生從代辦提供的網站“期刊網”中能夠查詢到這兩篇“論文”,但記者在中國知網和萬方資料知識服務平台卻均未檢索到沈先生發表的任何文章。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代辦提供的“期刊網”及在該網站上能搜尋到的沈先生發表的“論文”

記者在上述兩個學術網站又搜尋了2024年第2期的《中國科技資訊》和《中國科技人才》,意外發現,在這裡看到的兩本期刊的目錄與代辦發給沈先生的PDF檔案顯示的目錄内容截然不同。記者分别向兩家期刊編輯部核實情況,發現均為造假。

人社部門:嚴防職稱評審詐騙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釋出《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對于與職稱評審無關的中介等其他社會機構假借職稱評審名義開展的違法違規活動,辦法将其作為各地職稱評審環境專項整治的重點内容,要求地方人社部門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依法對其進行處罰處置。

多地人社部門釋出防範職稱評審詐騙聲明,表示從未與任何第三方代理機構或個人合作,或委托其開展任何形式的代辦、咨詢職稱評審等活動。相關部門提醒,目前常見欺詐行為主要有:

  • 謊稱“代辦證書”,承諾“全程代辦”“一站式服務”等,違法制作各類虛假職稱證書;
  • 謊稱“内部管道”,誘導不滿足條件或想走捷徑的人員繳納高額費用;
  • 謊稱“職稱包過”,通過線上平台簽訂協定收取高額費用,并以各種理由不予退費;
  • 謊稱“全網可查”,通過假證資訊“挂網”,制作虛假查詢網站實施欺詐。
“全程代辦”“不過退款”?起底職稱代辦“套路”→

- END -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