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扇面四合一之春《白蝶藍田玉》60x30cm
步驟一:
淡墨勾花,中墨勾勒反葉、嫩葉、老幹等,重墨勾勒正葉。勾勒花、葉時要注意線條的粗細變化,曲線轉折要流暢自然,勿生硬。老幹用線要粗壯,頓挫要有力,注意行筆的起收變化。粉蝶用遊絲描勾勒,用線要纖而不弱,線條有綿裡藏針之意。
步驟二:
背景:以底紋筆整體清水打濕紙面後,趁未幹時,刷上淡藍色(酞青藍加三青),再等到7成幹時,再刷入稍重的藍色,依次反複三次左右,整體8成幹時,彈入少許清水,形成略帶斑駁的肌理效果,完成背景的制作。刷制背景時要注意虛實變化,重點集中在畫面左方及下方,右上白粉蝶周圍要染虛留白。
牡丹:花頭平塗偏綠一些的五青色(三青加大量白粉略加少許三綠)。反葉、芽苞平塗四青、花房,正葉平塗中等濃度的藍色,花籽頂端和花房胞衣部分平塗白粉。
粉蝶:頭、胸、背部平塗淡墨,其餘部分平塗中等濃度的白粉底色。
步驟三:
背景:葉子下方、老幹四周等用淡花青分染。畫面左半部分整體罩染淡酞青藍。
牡丹:花頭用淡酞青藍分染,正面深背面淺,反瓣用斡染法分染,邊緣不用留水線。嫩葉、枝梗、花莖等用稍重三青分染,正葉用淡墨青色(花青加墨)統染,反葉用淡花青分染。
粉蝶:黑色部分淡墨分染,白色部分淡桔黃色(藤黃加朱磦)分染。
步驟四:
牡丹:花頭繼續用酞青藍分染,花房周圍色彩要重一些。正葉用墨青色(花青加墨)依據葉脈變化分染,要注意葉筋兩邊明度的區分,要分染出凹凸起伏變化,不要染的過于平均,水線也不要刻意的去留,明暗變化要自然。反葉用花青繼續分染。嫩葉、枝梗、芽苞等處用較亮的四綠色(三綠加白色)從亮部往暗部提染,嫩葉根亮尖暗。
粉蝶:頭、背用中墨局部分染。然後用白粉提染翅膀亮部,下腹也用白粉提染。随後用淡墨平塗黑斑,清墨分染翅尖淡黑色斑紋。
步驟五:
牡丹:花頭用酞青藍加微量頭青整體統染,要注意每個花瓣大的明暗關系,不要拘泥于每個局部的細節變化。統染結束後,用淡白粉提染反瓣邊緣,花頭中間的幾片反瓣,提染面積要大,白粉提染也略厚。花頭左上部分提染要薄,要注意展現花頭和背景相融合的感覺。正葉也用淡墨青色整體統染,此步驟要注意葉子上下層次的表現,底層的葉子要整體暗一些,表層的葉子刻畫要少,整體要亮。畫面右下老幹後方的葉子和左上牡丹後方的葉子用清水洗刷,整體削弱。老幹用褐色(赭石加墨)分染。
粉蝶:黑斑部分用中墨繼續分染。白色部分的主要翅脈結構,用淡赭色勒染根部。觸須也用淡赭色複勒。
步驟六:
背景:清水将紙張整體打濕後,用底紋筆依據需要整體洗刷,主要洗刷畫面需要弱化的部分。比如右下、左下和左上。
牡丹:花房四青提染亮部,白粉提染柱頭,濃白粉點蕊并勾勒花絲,淡花青細心勾勒蕊線。離我們最近的一些正葉頭青提染亮部,中墨複勒主筋。反葉提染三青,淡墨複勒主筋。嫩葉淡胭脂複勒主筋并勾勒細葉脈。老幹白粉提染亮部,重墨點苔,濃白粉嵌寶法複點。
粉蝶:細碎筆法點出翅膀上黑色斑紋,要注意虛實變化。胸腹黑色部分用重墨絲毛。重墨點寫腿爪和口器,濃墨點睛,頭青複點。蝴蝶翅膀白色部分的四周用淡赭色複勒,襯出白色部分。題款、钤印完成本圖。
春夏秋冬扇面四合一之夏《荷塘曉霧》60x30cm
步驟一:
細遊絲描勾勒花頭,線條要輕盈,花瓣尖部尤其是花苞部分用線要注意婉轉回旋。鐵線描勾勒荷葉,根粗尖細,靠近葉臍部分要注意運筆變化,起筆可略加入少許顫筆。葉子的蟲蝕部分用筆頓挫要明顯。水草、浮萍等處用筆要虛且細,線條的起筆收筆皆要弱化,不要妨礙荷花、荷葉等畫面主體的表現。
步驟二:
背景:紙張打濕後,大約七成幹時,整體統染花青兩次,花苞和花頭的外圍都可帶入,以友善後期花瓣透明質感的表現。烘染背景時,第一遍可連帶水草浮萍一起烘染,第二次繼續烘染時,遇到水草、浮萍等要讓開。
荷花:蓮蓬平塗淡粉黃色(藤黃加白色),花頭平塗淡白粉,萼片、荷杆、反葉平塗汁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朱磦)。最大的那一片反葉遇到蟲蝕部分時要染開。花萼部分和花瓣接壤處也要染虛。正葉整體平塗花青,到邊緣處略略染開。
步驟三:
背景:繼續用淡花青烘染,荷葉下方要多染幾次,浮萍和水草部位要空出來。水草尖端用淡赭墨色分染。
荷花:正葉平塗水分很飽和的花青,水筆濕潤的染開後,趁濕滴入清水,讓水和花青色自然滲化,晾幹後會形成斑駁的肌理效果。反葉、花托等用草綠(藤黃加花青)分染,花頭部分用極淡的曙紅色統染,反瓣深、正瓣淺。蓮蓬用淡桔黃色(藤黃加朱磦)分染。
步驟四:
荷花反瓣用淡曙紅分染,要注意花瓣中軸線左右的濃淡變化,正瓣根部用淡檀香色(藤黃加朱磦加少許三綠加為微量墨)分染,荷葉對花瓣遮掩造成的明暗變化也要注意描繪。荷葉邊緣用桔黃色統染。正葉根部提染花青,反葉提染草綠,葉筋周圍色彩稍重。水草根部分染淡花青,主筋留水線。浮萍整體罩染淡灰綠色(三綠加少許墨)。
步驟五:
背景:整體刷清水後,用大号底紋筆依據畫面處理需要略略洗刷,主要是左上的遠景和右下的浮萍部分,合理削弱遠景的對比度。水草葉尖依據遠近不同提染淡褐色。
荷花:反葉亮部整體罩染薄四綠色(三綠加白色),葉子破損邊緣用淡褐色點染。葉臍提染稍濃的四綠。正葉根部提染墨青色,葉筋邊緣稍重。蓮蓬用淡绛紅色(朱磦加墨加胭脂)繼續分染,蓮蓬周圍的正瓣根部提染淡黃褐色,用極淡的花青色順着花頭四周往中間再次統染,表現出花瓣的透明感。
步驟六:
背景:左邊稍近的浮萍亮部提染三綠,用淡墨青色沒骨法點染出最遠端浮萍。水草根部整體罩染淡頭青,反葉和水草梗的根部分染淡四綠。
荷花:反瓣用重曙紅局部提染瓣尖,稍濃的曙紅複勒花瓣尖部,淡曙紅細筆勾花脈,萼片脈用淡花青勾。正葉亮部清水打濕後,趁濕沖入三綠并略略染開。中墨複勾正葉根部葉筋。淡花青勾勒反葉葉脈。蓮蓬亮部罩染淡四綠。濃粉黃色立粉法點花柱,濃白粉點蕊尖并勾勒花絲,白色蕊尖中心淡胭脂複點。
春夏秋冬扇面四合一之秋《竹海清音》60x30cm
步驟一:
重墨勾勒近處竹葉,中墨勾勒竹竿及遠處竹葉。細筆重墨勾勒豆娘。竹葉用筆要幹脆利落,竹竿用筆要挺拔厚實,遠景的竹葉用筆要虛一些。豆娘的用線則纖而不弱,綿裡藏針。
步驟二:
用大号底紋筆蘸翠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翡翠綠)豎立方向刷背景,八成幹時再蘸清水往下大面積烘染。烘染時要适當保留筆觸,能較好的展現出雨絲的效果。未幹時,再局部滴灑清水,完成底色肌理的制作。待幹後,正葉淡花青分染,兩邊留水線,遠景用色稍淡。反葉和老幹用淡草綠分染。豆娘淡墨統染。
步驟三:
竹葉用墨青色繼續分染,此步驟要多注意主次關系的變化,也需注意竹葉上下層次的變化。遠景的葉子用蒼綠色(草綠加朱磦加墨)分染。竹竿繼續用草綠加深分染。豆娘翅膀尖部淡墨往根部倒染,身體部分用中墨分節局部分染,同時需要注意整體的明暗變化,勿零碎。
步驟四:
畫面上半部分整體再刷一次翠綠色,清水筆染開後,趁未幹時滴灑三綠,讓其自然滲化。幹後,葉尖提染赭黃色(朱磦加墨加藤黃)。竹節上端少許分染花青,留模糊水線,竹節交界處的凹槽平塗花青。反葉、嫩枝提染稍重的三綠。
步驟五:
稍重的墨青色提染竹葉根部,重點表現上下層掩映關系。葉尖點寫淡褐色斑紋。背景部分依據畫面效果用淡花青局部烘染。老幹竹節部分淡花青局部提染。豆娘重墨分染。
步驟六:
重墨複勒正葉模糊處墨線,淡墨複勒竹竿模糊處墨線。随後淡墨細筆勾葉脈,5至7根即可,不要過密。右邊上仰的新葉薄四綠罩染,竹葉葉柄和嫩枝竹節處提染重四綠。豆娘翅脈用細筆精心勾勒,腿爪淡墨直接點寫。
春夏秋冬扇面四合一之冬《梅花扇面》60x30cm
步驟一:
淡墨勾勒花頭、老幹,中墨勾勒嫩枝、花托等。石頭重墨勾勒。老幹用筆要稍粗并略加皴擦,石頭用筆要注意粗細變化,線條略幹,暗部也略帶皴擦。嫩枝用筆要堅挺,梅花花瓣根部交疊處要露出後方的花托。
步驟二:
背景整體烘染淡墨,老幹、花頭部分空出。石頭平塗淡墨,梅花正瓣平塗白粉,反瓣平塗淡曙紅,花苞平塗中等濃度曙紅,花托、嫩枝等平塗汁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朱磦)。
步驟三:
背景繼續烘染淡墨,畫面右邊深左邊淺,可連帶梅花一起染上,花瓣正面用清水筆趁濕将罩染的淡墨吸除。石頭用淡墨依據“石分三面”的原則淡墨皴染。梅花老幹用淡墨皴擦,嫩枝淡墨勒染兩邊。梅花反瓣用曙紅從邊緣往内分染,正瓣淡白粉從邊緣往内分染。
步驟四:
背景右邊整體罩染淡花青,左邊整體罩染薄三綠。石頭用淡墨整體罩染,上深下淺。梅花正瓣根部整體統染淡曙紅,随後用濃白粉提染邊緣,本步驟要注意虛實變化,要注意描繪出梅花的空間遠近關系。反瓣用稍濃曙紅分染,花瓣邊緣留水線,花托平塗四綠。老幹用中墨局部皴擦和複勾,右邊最近的那一組枝幹皴擦和複勾用墨要重一些,強調黑白對比關系。
步驟五:
梅花中等粗細的枝幹罩染赭石色,嫩枝罩染草綠色,花托勒染淡胭脂。正瓣用清水筆略略洗刷浮色後,花房用白粉平塗。濃白粉勾出花絲,花絲内粗外細,狀如虎須,要堅挺有力。石頭根部罩染桔黃色(藤黃加朱磦),從上往下整體罩染稍濃的土紅色(朱磦加曙紅加微量淡墨),重點集中在石頭的亮部。前幾個步驟中墨皴染的暗部,罩色要薄。
步驟六:
濃粉黃色(藤黃加白色)立粉法點出花蕊,濃淡有别的墨色點出枝幹上的苔點,苔點整體偏圓,老幹苔點稍淡,細枝苔點稍濃。一些遠景的細枝可以用淡墨寫意筆法直接畫出。石頭用焦墨點苔,幹後再用“嵌寶法”濃頭青複點一次,邊緣可露出黑色墨線。最後,用色筆飽蘸白粉,在另外一支筆杆上敲擊,讓白粉自然滴露到畫面上,形成白雪紛飛的肌理效果。如果想要雪點大一些,蘸有白粉的色筆水分需更飽和。如需細碎雪點,則可先在廢紙上将多餘白粉彈去,再在畫面上實行“彈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