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白露前後,是芡實采收的旺季。眼下,安徽天長市近十萬畝芡實進入采摘期,農戶們搶抓農時采摘鮮嫩的芡實,享受收獲的喜悅。
從空中俯瞰,綠色的芡葉如翠盤般層層疊疊,鋪滿了一塊塊水田,豐富的水系為芡實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每年白露前後,是當地芡實收獲的高峰。
芡實俗稱雞頭米,屬于睡蓮科植物,是傳統的中藥材和天然補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近年來,天長市積極推廣良種良法,通過技術幫扶等多種措施,不斷優化芡實的種植與管理。目前,芡實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重要産業。
山東鄒平:谷穗随風搖 山地谷飄香
白露過後,要多吃“一谷、二白、三果”,順應節氣,這一谷指的就是小米。這兩天,山東濱州鄒平市的谷子地裡,村民們正忙着收割,金黃的谷穗随風搖擺、谷香襲人。
這是山東濱州鄒平市西董街道的小米種植基地,今年的小米長勢喜人,顆粒又大又飽滿,村民們在地裡一排排地勞作。
為了讓新收的小米盡快上市,場壩上,機器加人工一起作業,脫殼、晾曬。同時,小型農機在已經收割完的地塊裡翻耕,之後将播種油菜,采用油菜與小米輪作種植的方式。據介紹,近年來,當地利用山區山地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110多戶村民集中連片種植谷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貴州鳳岡:田野繡斑斓 水稻迎豐收
白露增秋色,田野繡斑斓。眼下,貴州鳳岡縣近18萬畝水稻陸續成熟,滿目金黃。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收割,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在鳳岡縣琊川鎮的稻田裡,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穿梭于田間,切割、脫粒、稻稈粉碎,一整套工序後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
近年來,鳳岡縣加快高标準農田建設,不斷推動水稻綠色高産高效示範種植,以品種培優、品質提升為重點,不斷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和服務能力。今年,鳳岡縣水稻種植面積近18萬畝,目前已收獲30%左右,預計10月上旬全部收獲完成。
浙江杭州:白露摘核桃 開杆享秋趣
“白露到,竹竿搖,滿地金,扁擔挑。”在浙江杭州市臨安區,這首歌謠家喻戶曉,說的是每年的白露時節,當地的山核桃迎來開杆豐收的日子。這一天,當地林農們拿着杆子敲敲打打,山核桃掉落滿地,充滿了秋趣。
一大早,在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後營村,噼裡啪啦的敲打聲響徹林間。林農們拿着杆子朝枝頭敲打,一顆顆山核桃便掉落下來。據了解,臨安是中國山核桃的重要主産地,現有山核桃林57萬餘畝。今年七八月份當地雨水充足,山核桃仁的油脂積累相對較好,空殼率和黑斑比往年減少。
剛打下來的山核桃不能直接上市,需要經過去殼、浮籽、晾曬和烘幹等十幾道工序,再根據不同的口味進行加工。從采收當天開始,大約需要7—10天的時間,預計今年最早一批臨安本地山核桃将在中秋節前上市。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