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平岡曲澗》
鏡心 設色紙本 95.5×43.5 cm
王原祁的《平岡曲澗》是一幅具有深厚藝術魅力和曆史價值的清代山水畫作。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是清代著名的士夫畫家。他是“清初六家”之一,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吳曆、恽壽平齊名,合稱“四王吳恽”。王原祁承董其昌及王時敏之學,肆力山水,領袖群倫,影響後世,形成婁東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
《平岡曲澗》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王原祁随扈從南巡時所寫。這一時期,王原祁的畫風已經相當成熟,深受康熙皇帝的賞識,進禦作品極多。
《平岡曲澗》以設色紙本繪制,尺寸為95.5×43.5 cm。畫面展現了一幅平坦的小山坡與曲折的溪流相映成趣的景象。重嶺疊嶂之間,曲澗分流,布局細而不碎,構景繁而不亂。樹石敷以淡淡的青赭,顯得明亮而溫和,是王原祁取法黃公望淺绛法的典型之作。
王原祁在創作此畫時,因作于舟中,随時要聽命奉值,故筆墨趨于清簡,減少了皴擦,使得質實的構境中多了一份虛靈的情韻。他的用筆精到,墨色濃淡相宜,既有蒼然之色,又有郁勃之氣,展現了其晚年筆墨已臻上乘境界的藝術功力。
《平岡曲澗》不僅代表了王原祁個人藝術成就的高峰,也展現了清代正統派山水畫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作為清代畫壇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對于研究清代山水畫的發展曆程和藝術特色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