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銀理财副總裁孫建:2021年債市投資仍需重點防範信用風險

作者:王琦 785

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的書面采訪時,财務管理副總裁孫健認為,随着社會增長拐點的出現,預計2021年經濟将放緩,從同比來看,經濟增速前有高有低。在債券市場,今年上半年受到通脹和基本面複蘇的制約。随着融資環境的收緊,2021年債券市場投資仍需注重防範信用風險,審慎下沉資質。

21世紀: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呈現低後高的局面,您如何看待2021年的宏觀形勢和财政和貨币政策的走勢?

孫健:到2020年,中國将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實作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仍有望複蘇,但要認識到,疫情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确定性,我國經濟複蘇基礎尚不穩固,世界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複蘇不穩定失衡,疫情影響帶來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生産端方面,得益于中央政府對民營和小型微型企業的政策支援,工業生産率先複蘇,2020年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回升至7.3%,高于疫情前水準,未來有望保持較高的營商環境,但在基數效應下可能呈現出此前高低的走勢。

在需求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内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在内循環體制下擴大内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需要牢牢把握擴大内需的戰略基礎", 消費方面,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為5%,與疫情爆發前的8%水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未來仍有上升趨勢。同時,政策還通過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優化收入配置設定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堅定推進共同富裕等方式支援消費。

在出口方面,2020年出口的高增速直接得益于海外需求比生産端更強的複蘇,這反映了疫情控制能力和政策的差異。美國的刺激措施主要在需求方面,特别是在住宅部門,以及全球需求過剩。中國的反周期政策側重于企業部門,是以供給修複快于需求,填補了海外需求與生産之間的差距,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份額。1月份美國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額同比增長7.43%,而整體工業産出指數同比為-1.83%,差距仍然很高,随着産量回升快于需求,預計短期内差距将縮小。

2021年全球經濟複蘇的可能性仍然處于趨勢,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1月份預測全球經濟将在2021年下半年回升,但複蘇的進展是不平衡和兩極分化的,中國引領全球複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美國經濟将增長5.8%,日本将增長3.1%,南非将增長2.8%,中國将增長8.1%。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出口有望保持高位,但考慮到基數效應,出口前需要注意高低的特點。

面對不确定的内外宏觀環境,2021年宏觀政策還将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保持對經濟複蘇的必要支援,政策運作應更加準确有效,不要急轉彎,穩言而行,把握政策及時性。積極的财政政策更有效率、更可持續,保持适度的支出強度,穩健的貨币政策靈活、準确、合理、适度,保持貨币供應量增長速度和社會融資規模基本比對名義經濟增長率,保持宏觀杠杆基本穩定。

21世紀:您如何看待2021年的債券市場?它會繼續債務低迷的市場的情況嗎?

孫健:2021年,中國經濟将恢複正常,内生力量将得到加強,主要經濟名額将繼續改善,但在目前的疫情和外部環境中存在許多不确定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經濟複蘇的基礎尚不牢固。随着社會增長拐點的出現,預計2021年經濟複蘇速度将放緩,從同比來看,經濟增速前有高有低。

在債券市場,今年上半年受到通脹和基本面複蘇的制約。随着中國經濟持續穩定複蘇,國内消費需求逐漸複蘇釋放,未來核心CPI有望繼續回升,2021年我國物價水準仍将保持适度上升的機率,受到基比同比的影響,全年CPI同比增增有望先出現上升後穩中升的趨勢。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基數,工業價格上漲對PPI造成的上行壓力,預計這将是今年最高的。

面對國内外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确定性,貨币政策保持穩健性和連續性,債券市場短期内呈現波動格局,需要關注海外經濟變化是否帶來超出預期的國内外雙周期體系下的經濟基本面,以及PPI的複蘇。2021年的宏觀經濟改善并不一定意味着違約率的下降,依賴融資而不是内生利潤的公司無法從宏觀經濟改善中受益。随着融資環境的收緊,2021年債券市場投資仍需注重防範信用風險,審慎下沉資質。

股市經過2年的大幅增長,股票估值較2019年出現明顯提升,未來随着疫苗的推進,新增病例開始下降,經濟活動開始複蘇,而全球各國推出積極的财政政策來刺激需求,未來股市将出現結構性分化,投資可以集中于全球經濟複蘇的效益和相對合理的估值行業。

21世紀:作為一家新興投資機構,财務管理子公司今年将重點關注哪些領域?

孫健:作為一家從事理财業務的專業機構,新銀金融時刻關注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變化,及時做出預測和回應。在資産配置方面,将充分考慮各類資産之間的價比效應,優化資産配置結構,以獲得良好的回報。

除了"受人信任、民管"的責任外,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銀行理财子肩負着深化改革、防控金融風險、支撐實體經濟三大财務任務。展望2021年,瑞信金融将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投資領域:

一是堅持合規第一,深化改革,加強協調,完善投資體制。新銀财務管理的投資體系通過不斷優化,建構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宏觀、中觀、微觀、量化、政策等綜合研究方面。依托母行優勢資源,加強信用銀行協調,深入了解發行人的信用資質,選擇優質信用債務目标,依托中信集團經紀、基金等機構的優勢,搭建國内外溝通交流平台,重點把握港股、中元債券等投資機會。

二是加強信用研究,防控信用風險。截至目前,信貸管理資産規模1.2萬億,為了防範信用風險,信用銀行建立了前期投資、投資後、投資後的風控體系。2021年,建行将充分發揮銀行的傳統優勢,在合規的前提下,繼續加強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營運風險的綜合管控,按照滲透原則有效識别最終投資者和标的資産,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識别、衡量、 及時監控和控制新風險,防範風險事件,確定投資安全。

三、滿足客戶需求,打造完善的全天候産品線,為客戶提供各類風險和收益比對的金融産品,幫助居民财富增長,為實體經濟配套服務。投資端,債權資産是銀行金融子投資的重要方向,也是銀行金融子公司支援服務主體的重要途徑。在風險水準方面,信用銀行金融擁有不同類型的産品,内部風險評級為R1至R7,對應客戶的不同風險偏好,在産品投資方面,投資團隊通過主動把握債券、A股、債券、海外市場等不同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建構較好的收益風險産品結構。

21世紀:在投資和教育方面,Credit Suin Financial在2021年的計劃是什麼?

孫健: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場的日益專業化和國際化,大量金融消費者對金融市場仍不熟悉,缺乏成熟的投資經驗和防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現階段大多數金融消費者的"買主自負"意識還不夠強,投資金融産品主要關注收益、可能的風險和自身決策應承擔意識不足、缺乏冒險意識和理性維權意識的責任。作為管理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快速成長的銀行子公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我們業務的前提和基礎。

在投資者教育方面,接下來,銀行将建立完善的"中信理财"投資者教育長效機制,在強調"賣方盡職盡責"的前提下,開展"買方自有"教育,通過百萬裡的活動遍及全國100個大中城市,努力普及最新的管理政策、行業資訊、 财務知識等。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