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舉報四川新巴蜀特訓營學校從業人員存在冒充民警、毆打學生等情況引發社會關注。8月16日,成都市新都區官方人士回應上遊新聞記者稱,該區警方、教育局等多部門已介入調查。
資料顯示,四川新巴蜀特訓營成立于2023年8月,是一所青少年心理行為矯正學校。不過,多位曾經在該機構特訓過的學員卻向記者表示,該校存在嚴重體罰、辱罵毆打學生的情況,比如有學員被逼吃潲水饅頭、背着“鐵書包”繞操場跑圈以及“一人犯錯、全體連坐”。在學校,大齡學員欺淩新學員、國小員的情況時有發生,有學生甚至被打得頭破血流地被送進醫院。
四川新巴蜀特訓營大門。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沈度
目前,該校官方網站已無法打開。16日下午,上遊新聞記者來到該校,見有家長将孩子接出,校内仍有學生在進行教育訓練,該校校長羅某娟面對記者表示不接受采訪,并否認有從業人員冒充民警接來孩子的情況。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該校因消防設施設定不符合标準被罰款3.8萬元。
學員稱曾被逼吃潲水饅頭
此次接受上遊新聞記者采訪的7位學員,年齡都在14歲以上,他們因厭學、不聽話、與父母争吵等原因被送進這所學校,目前均已離開學校。
今年17歲的小甲(化名)是較早一批被送入該校的學員。去年11月,因自閉、厭學,父母稱帶他去看心理醫生,結果将他送到這裡。他下車就看到兩名身着迷彩服的教官和滿是鐵栅欄的教學樓。“被教官押進去,先是沒收手機以及身上的堅硬物品,然後被帶到二樓的心理咨詢室,拍視訊讓我說我錯了,然後發給父母。”小甲回憶,當時自己想要搶過手機結果被教官打了。
新巴蜀特訓營的自我介紹。 學校官網微信文章截圖
在這所學校,任何試圖反抗、不聽話、違反規定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輕則扇耳光、掐脖子、拳打腳踢、罰站,重則背“鐵書包”繞操場跑圈,做體能訓練直到累倒為止。小甲介紹,“鐵書包”就是将被褥打包再往裡面塞幾個鉛球。曾經有一名學員偷帶手機進校,被連續罰跑一周。“每天做操的時間,就會讓他一直跑。”
學員小乙(化名)稱,今年3月,有一名學員因為不好好疊被子,被教官拉去操場跑操。“當時下午接近30度的溫度,教官讓他裹着兩床被子,身上背了十條槍械模型,差不多五六十斤重,在操場一直跑。跑不動就讓人帶着他跑,直到實在跑不動為止。”
學員小丙(化名)告訴記者,他曾親眼看到一名教官對一名學員進行毆打,“那名學員不知道犯了什麼事,教練左手抓着他的衣領,右手朝他肚子上猛錘了三拳,那個學員痛得跪在了地上,教練又踹了他一腳,他想還手,結果教官又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上起不來了。”
有兩位學員表示,他們曾被逼吃下潲水饅頭。15歲學員小丁(化名)告訴記者,有天他因為未在規定時間内吃完早餐,教練将其吃剩下的半個饅頭扔進潲水桶并逼迫他吃下。“必須吃,不然他就讓我叼着饅頭在操場上爬。”另一名14歲女生也因為未在5分鐘内吃完早餐被逼迫吃下潲水饅頭。“潲水就是他們吃剩下的飯菜,裡面還有教官扔的煙頭。”
一人犯錯全班可能受罰
“逃跑是不可能的。”小丁告訴記者,年初的一天晚上,他曾和室友開玩笑稱想要逃出這所學校,結果被教官聽到。“四個人被拉到寝室,包括一名‘知情不報者’,被教官打了一個小時。然後大冷天讓我們穿着短褲站着,打盆水把我們的頭按在水裡。“小丙稱,這次他眼角被打出血,但校方在給家長發視訊時要求他說是自己不小心磕的。
小甲告訴記者,除了針對個人的辱罵毆打外,該校還有“一人犯錯,全體受罰”的集體懲罰方式。一人犯錯,全班甚至一起訓練的人都會被連累并受處罰。由此也産生了一些霸淩現象,一些被連累的學員會在宿舍毆打犯錯的人,或朝他吐口水,指令對方做打掃衛生的事情等等。
學員稱這個傷痕系被教官強制體罰時拖行摩擦地面導緻的。 受訪者供圖
多位受訪學員都提到,今年5月,曾有一名陳姓同學因為舉報其他學員抽煙而被毆打。據小甲介紹,陳姓同學今年15歲,因舉報有人抽煙、嚼槟榔而被其他學員欺負。“一天晚上,幾名學員趁值守教官出去辦事,謊稱帶陳某看個東西将其騙到水房,接着用掃把、晾衣杆對其毆打。”
小丙向記者證明此事,他稱陳某被打之時,同寝室有一名學員下樓通知了教官,教官來後阻止了毆打。“當時我們所有人都被叫下樓去做體能,我出來看到陳某扶着腦袋,滿地都是血,臉上血還在流。陳某被送進醫院,幾名打人者則被教官毆打。”
該校公布的課程顯示,在該校進行特訓的學員每日必須6點20分起床,整理内務、上國學課、吃早餐;8點半開始行為早會、隊列訓練、行為規範;12點至下午2點為午休時間;下午2點半至5點半進行興趣教育訓練、心理團輔、國學感恩、文明禮儀、法治教育等課程;晚餐之後收看新聞聯播、寫點評,學習弟子規,晚上9點半晚點名結束後洗漱。
每日下午的課程是小戊(化名)最喜歡的時段,因為這個時候不用訓練。不過,課堂上不允許睡覺,有人睡覺則會被體罰。小甲告訴記者,最初該校還針對不同年齡段進行分班,但後來所有年齡段學員被集中在一起。“小到七八歲,大到20多歲,下午一起上國中甚至國小的課程,十分離譜。”
所謂的國學感恩課是教導學員要尊敬孝順父母,“父母說什麼都是對的,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你好。”
小甲等受訪學員介紹,每個寝室住7到14個人,且每個宿舍都有教官值守。每晚洗漱過後,學員并不能按時休息,而是要遵守“潛規則”——即背誦弟子規,直到教練入睡他們才能睡覺。
此外,多位學員還提到,該校剛開始招生時約莫有三四十名學員,最多時曾達到200多人,其中“問題少年”居多,少數是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最大年齡25歲,最小年齡8歲。
負責人否認學校有人冒充民警
四川新巴蜀特訓營學校官微上介紹,該校是一所青少年心理行為矯正學校,針對全國8歲-18歲的早戀、沉迷遊戲、厭學、叛逆、懶惰、親情淡漠、離家出走、自控能力差等不良習慣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軍事訓練、感恩教育、行為習慣矯正、思想教育、法治教育等。對學員進行全封閉式軍事化管理,通過有針對性的系統化訓練,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
收費标準是半年29800元,一年45800元,五個月27800元,四個月24800元, 三個月21800元,兩個月16800元,一個月8800元。上述受訪學員在該校訓練時間最少在三個月以上。“如果你沒達到他們的要求,你就得繼續待在裡面。”小甲等人說。
8月16日下午,上遊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成都新都區軍屯鎮的新巴蜀特訓學校,看到有學生被家長接回,而學校裡面仍有學員在教育訓練。在該校校門并未挂新巴蜀特訓營的招牌,而是挂了一塊“衆星育人教育訓練基地”的牌子。
新巴蜀特訓營官微顯示,該賬号主體是四川新巴蜀拓展訓練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11日,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羅某娟占該公司25%的股份,大股東為四川中素國際教育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衆星育人教育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同樣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也是羅某娟,大股東也是四川中素國際教育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巴蜀拓展訓練有限公司與衆星育人兩家公司注冊地點一緻。
新巴蜀特訓營校長羅某娟發給家長的介紹,明确承諾“保證不打罵孩子”。 受訪者供圖
記者從新都區政府官網上發現一篇标題為《加快高品質發展拉練活動走進軍屯鎮》的報道,文章顯示,新巴蜀特訓營及衆星育人公司所使用校區為原軍屯鎮新民中學河屯校區,校區占地面積14畝,建築面積4469平方米。
報道稱,河屯校區自停辦以來處于閑置狀态,軍屯鎮着力盤活閑置資源,助力集體經濟發展,積極與區教育局對接,持續賦能村(社群),在多管道推介後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前來調研,最終引進四川衆星育人教育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入駐。
報道還稱,該項目主要為青少年提供紅色文化教育、國防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咨詢、軍事訓練、冬夏令營活動、農耕實踐研學服務,為企業提供拓展、團建等服務。項目投運後将為村集體帶來每年20萬元的收入和8%純利潤的分紅收入,并增加就業20人以上。
天眼查顯示,今年3月,新都區消防救援大隊在對四川新巴蜀拓展訓練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機關的男女生宿舍樓各僅有一部疏散樓梯,教學樓僅有一部疏散樓梯,不符合《建築防火通用規範》(GB55037-2022)第7.4.1條之規定,設施設定不符合标準而被罰款3.8萬元。
在學校門口,記者還見到了新巴蜀特訓營學校校長羅某娟。針對有網友舉報,該校從業人員冒充民警将學生接走一事,羅某娟否認稱“怎麼可能“。而在受訪的7名學員中,至少有3人稱,自己被人冒充民警從家裡接到學校,有1人稱被人“冒充網絡監管局從業人員”從家裡接來。
針對網友舉報被毆打一事,羅某娟稱自己不接受任何采訪。目前該校官網打不開,顯示“建設中”。
在其官網關閉前,記者注意到該校曾号稱“保證不打罵孩子”。有學員發現,羅某娟給自己家長發來的情況介紹截圖,該校也承諾“保證不打罵孩子”。
談及在學校裡最大的感受,多位學員坦言“特别令人窒息、壓抑,再也不想進去第二次”。小甲告訴記者,回到家後他“生怕再被送進去”。有年齡較小的學員則擔心記者是該校的卧底從業人員,對記者持有戒備心理。小戊(化名)認為自己沒有什麼變化,唯一的差別是她在裡面呆了大半年一直不能使用手機,“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地玩了。”她表示,自己沒有什麼特别的壞習慣,但少與父母交流。
針對網友舉報内容,16日下午,新都區官方人士回應上遊新聞記者稱,該區警方、教育局等多部門已介入調查。
據四川廣播電視台17日晚消息,成都市新都區教育局一名從業人員回複記者稱:“新巴蜀特訓學校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學校,而是一家以公司名義注冊的機構。目前,成都市新都區相關職能部門與屬地政府已經在跟進此事,具體情況以後續官方通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