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上江鎮丙貢村村民王挂仙患椎間盤突出多年,疼得厲害時,隻能去州中醫醫院治療。下山到鎮,再搭車進城,得長途奔波。如今,在鎮衛生院中醫館和村衛生室就能進行針灸、理療,十分友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把衛生健康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聚焦衛生健康工作短闆弱項,抓住醫療“組團式”幫扶、中交集團對口幫扶、滬滇協作機遇,持續深化醫療服務改革,加強本土醫療人才培養,促進優質醫療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構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體系,撐起百姓“健康傘”,讓群衆在“家門口”能看病、看好病。
資源下沉,在家門口能看病
在丙貢村衛生室,有藥房、觀察室、診斷室、中醫理療室,藥架上配備了120多種藥品。
村醫趙玉花告訴記者,村衛生室藥品種類多,村民健康檔案、家庭醫生簽約大都已覆寫,基本能滿足群衆就醫需求。
在衛生室針灸完畢,王挂仙“刷臉”報了醫保。“以前,看個小病都要到鎮醫院或州、市醫院去。現在村衛生室條件好了,藥品多,還有中醫診療,村醫還會組織開展科普講座,真的太好了。”王挂仙說,現在大家已經開始培養衛生習慣、注意飲食、預防疾病了。
“衛生室安裝了‘智慧醫保村村通’系統,群衆看病不用帶醫保卡和身份證,直接刷臉報帳,既快捷又友善。”趙玉花說,村衛生室硬體設施改善了,裝置從原始的“三件套”(聽診器、體溫表、血壓計)提升到擁有智慧村醫、健康一體機等裝置,群衆看病更加放心、便捷。
怒江州把村衛生室建設作為健康扶貧重要抓手,以整合國家專項資金、中交、三峽幫扶資金,争取“傳化”基金等方式,提升改造村衛生室。建立20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智慧醫保村村通”“智醫助理”項目,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織密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讓衛生室成為村民們的健康“守護站。”
村民褚玉英患有胃炎,經常到丙貢村衛生室買胃藥。“一盒三九胃泰在報醫保後隻要9.5元,在外面藥店買要30多元一盒,國家的醫療惠民政策真好。”
目前,怒江州所有行政村均已實作每個行政村有一所标準化村衛生室,67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中,擁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31個。“智慧醫保村村通”項目覆寫306個行政村(社群),基層群衆享有良好健康服務的目标已經實作。
就近就醫,小病不出鄉
上江鎮村民歐妹妞被婦科疾病困擾多年,想去市醫院動手術,又憂心食宿、交通貴。今年4月,病痛發作,她到上江鎮衛生院住院,醫生及時給她做了手術,住院費用1518.19元,自己隻支付了205.45元。
“比起跑幾十公裡到城裡看病,在鄉鎮衛生院省時又省錢。”歐妹妞說。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曾是農民看病負擔重的一個形象比喻。近年來,怒江州建立起覆寫城鄉居民的醫保制度,“農村人”可以享受同“城市人”一樣的醫保待遇,看病越來越友善,醫療保障力度越來越大,極大地提高了群衆的幸福指數。
怒江州紮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創等達标建設及“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完成8所鄉鎮衛生院,152個村衛生室改擴建,255個行政村、27個鄉鎮(街道)衛生院、4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脫貧攻堅驗收标準。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R機、超聲疼痛治療儀……在上江鎮衛生院,各種先進醫療裝置讓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讓鄉鎮醫院醫療服務水準有了質的飛躍。”院長餘金純說,“專家動,患者不動”的“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等措施讓鎮醫院與市醫院資源共享,本地患者有需求,通過手機視訊,市醫院專家就會遠端會診,為診療開處方。今年已做了5個手術,鎮衛生院不能做手術的曆史成為過去了。
聚焦基層百姓需求,緊盯醫療資源流動堵點,怒江州統籌整合各類資金,建立了27個鄉鎮衛生院心腦血管救治站和“慢性病管理中心”,4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建成助理全科醫師教育訓練基地2個,建設4個中醫藥适宜技術推廣中心,“引育留用”并舉,通過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事業機關公開招聘、基層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村醫執業助理醫師轉化等方式,逐漸有效解決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緊缺困局。大病不出縣(市)、小病不出鄉、康複在基層的分級診療就醫新秩序逐漸形成。
智慧醫療,人人享便利
通過公衆号就可選擇州人民醫院或州中醫醫院就診,根據需要選擇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再按預約時間到達相關診室就診。
“我前不久患急性腸胃炎,在微信公衆号上挂了号,到州人民醫院後直接看診、拿處方,掃碼支付拿藥,免去了排隊等候的麻煩,非常友善。”泸水市六庫街道市民阿花說。智慧醫療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就醫模式,讓更多群衆享受到更省心、更放心、更貼心的診療服務。
泸水市大興地鎮一名70歲老人因急性腦梗死,被家人緊急送往州人民醫院卒中中心接受治療。得益于綠色通道及不斷提高的醫療救治水準,老人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目前康複狀況良好。
近年來,怒江州人民醫院加快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産婦、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等重點科室建設,州中醫醫院實施肛腸科、腦病科、惡性良性腫瘤科、骨傷科等學科建設,建立綠色通道、優化診療流程、區域協同救治等,不斷提高診療技術和水準,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準。
目前,怒江州共有各級各類衛生健康機構374個,二級及以上醫院建成1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31個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中達到國家服務能力基本标準的比例為93.55%,其中達到國家推薦的鄉鎮衛生院有3家;全州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從2020年的6.94%增長到2023年的17.84%。
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簽約家庭醫生提供上門服務,從外出看病到“家門口”能看病、看好病……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怒江”建設步履穩健,大步向前。
雲南網記者 李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