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在海南島東南海域發現的陵水36-1氣田新增探明儲量7日通過國家有關部門評審備案,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為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至此,大陸在莺歌海、瓊東南、珠江口三個盆地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1萬億立方米,助力國家能源安全。
陵水36-1氣田正在進行測試作業。
目前,超淺層氣是深水區重要的油氣資源,一般指埋深小于300米的天然氣,勘探開發面臨埋藏超淺儲存難、遠離烴源充注難、地層疏松鑽探難等難題。
“我們對淺層氣成藏機理和工程作業關鍵技術展開攻關,標明位于海南島東南盆地中央坳陷南部、平均作業水深達1500米的陵水36-1區塊作為勘探目标。”中國海油總地質師徐長貴表示,陵水36-1氣田的勘探實踐,揭示了從影響鑽完井作業安全的“災害氣”變成具備開發價值的清潔能源的可能性,對類似海域條件的資源勘探開發具有指導意義。
該氣田勘探成功,也進一步完善了大陸自主建立的深水複雜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體系,驗證了其先進性和可靠性。
陵水36-1氣田正在進行測試作業。
加大油氣勘探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國家能源局此召開的2024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強調,要聚焦重點盆地,加大資金和工作量投入強度,強化科技攻關力度,集中立體勘探,規模高效建産,加快建立油氣勘探開發基地。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持續開展“兩深一非一老”四大領域攻堅戰,加快突破萬米級深地、千米級深水、納米級非正常和老油氣田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難題。
陵水36-1氣田正在進行測試作業。
業内人士表示,油氣行業要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鍛造油氣增儲上産新“利器”。傳統油氣領域按照存量聚焦提高采收率,增量聚焦非正常、深層、深水,加強正常油氣和非正常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發,加強現場先導實驗攻關,盡早突破規模生産技術關和經濟關。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