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騷亂席卷整個英國”,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所報道的,近期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的反移民暴動,給新上任的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帶來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戰。7月29日發生的兒童被襲擊緻死事件,加之線上極右翼團體傳播假消息,導緻英國多地爆發持續數日的反移民暴動,示威者在街頭與警方發生沖突,唐甯街遭到燃燒瓶襲擊,警方不堪重負,而移民社群人心惶惶。斯塔默8月6日指責“暴徒”利用國家的悲痛來“散播仇恨”,并表示“任何實施暴力行為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全面制裁”。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舞蹈課後的兇殺案

騷亂的源頭始于7月29日的一場襲擊事件,嫌疑人持刀攻擊,導緻3名兒童死亡、10人受傷,傷者中有8人也是兒童。據英國《衛報》稱,事發當時,受害兒童剛剛結束一節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歌曲相關的舞蹈課。斯威夫特在得知此事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十分震驚。根據現場目擊者的說法,嫌疑人乘計程車到達犯罪現場,并拒絕支付車費。當地商人科林·帕裡(補上)稱,他的一名員工看到了嫌疑人,之後就有幾個孩子渾身是血地跑出來。

當地警方在事發當天便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是17歲的艾克塞爾·穆甘瓦·魯達庫巴納(Axel Muganwa Rudakubana),原籍威爾士卡迪夫,住在南港附近的河岸村(Banks)。現在犯罪嫌疑人正被警方拘留。警方正在調查魯達庫巴納的犯罪動機。當地警察局局長賽琳娜·肯尼迪(Serena Kennedy)稱:“目前該調查不被視為與恐怖主義有關。”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假消息動員起的反移民暴動

7月30日,在為受害者舉行的和平守夜活動後,南港發生了一場暴動,導緻數十名警察受傷。當地警方認為,暴動中有極右翼支援者參與。警方表示,7月30日晚上有超過200人湧向南港。這當中許多人是乘火車從英國其他地方趕來的。暴動參與者襲擊了一座清真寺并焚燒了車輛,造成50多名警察受傷。

據《時代》周刊報道,這起暴動是由于由于極右翼團體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犯罪嫌疑人身份虛假資訊導緻的。襲擊發生後數小時内,關于嫌疑人身份的虛假資訊在網上迅速傳播。這當中包括錯誤地宣稱嫌疑人是非法移民。據英國反仇恨倡導團體“希望不是仇恨”研究顯示,極右翼組織愛國替代(Patriotic Alternative)、新納粹組織英國運動(British Movement)、英國防衛聯盟(English Defence League)等組織的成員在社交媒體上煽動抗議,敦促人們走上街頭。這場大規模反移民暴動目前已席卷了十幾個英國城市,倫敦、哈特爾普爾、曼徹斯特、米德爾斯堡、赫爾、利物浦、布裡斯托爾、貝爾法斯特、諾丁漢和利茲都未能幸免。

《紐約時報》報道顯示,目前最嚴重的一起襲擊發生于8月4日。當時數百名暴徒襲擊了伯明翰附近一家用于安置尋求庇護者的快捷酒店。暴徒用磚塊和椅子襲擊了身穿防暴裝備的警察。這些暴徒也嘗試踢破酒店窗戶,将燃燒的垃圾箱推進酒店。幾個小時後,另一夥人襲擊了70英裡的另一家酒店。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英國新任首相斯塔默發表聲明譴責了這次騷亂,并誓言追究參與者的責任。英國國家警察局長理事會主席加文·斯蒂芬斯(Gavin Stephens)對BBC表示,警方将借鑒2011年倫敦騷亂的經驗,派駐額外警力在英國街頭巡邏。他說:“我們将在情報、簡報和在當地社群中的資源方面增加應急能力。”

8月7日,警方進行了一次自2011年騷亂以來最大規模的動員,以應對可能的騷亂。律師事務所關閉,高街商店被封闆,診所提前關閉,議員們被建議考慮在家辦公,因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43個地方警察部隊中的41個地區都在為可能的動蕩做準備。到目前為止,暴動參與者共有428人遭逮捕,超過140人已被起訴,但預計這一數字還會增加。

反移民暴動也引發了反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走上街頭組織起對抗暴動的示威活動。據英國《衛報》報道,在英格蘭各地,數千名反種族主義抗議者聚集起來,組成了人牆保護庇護中心。反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舉着寫有“歡迎難民”和“拒絕種族主義,嘗試治療”的智語牌,表達他們的立場。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英國的移民焦慮是否加劇了動亂?

雖然不少媒體認為,極右翼是此次騷亂的主要煽動者,但有英國官員指出,并非所有參加反移民示威的人都持有極右翼觀點。英國内閣大臣戴維·漢森(David Hanson)對LBC表示:“有些人可能被卷入夏季的瘋狂中。有些人可能确實有真正的擔憂。”但他警告說:“如果你現在正在組織這些活動,我們會關注你。”

持續的騷亂引發政客重新關注英國移民焦慮。上個月選舉期間,阻止移民船隻抵達英國是工黨和保守黨共同的政策重點。保守黨政客唐娜·瓊斯(Donna Jones)表示,目前的動亂是一種針對“大規模失控移民”的“叛亂”行為。工黨議員夏洛特·尼科爾斯(Charlotte Nichols)則稱瓊斯的言論“站不住腳”,并區分了對移民問題的擔憂和“暴徒行為”的合法化。

英國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騷亂,全是假新聞惹的禍?

倫敦智庫“英國處于變化中的歐洲”(U.K. in a Changing Europe)主任阿南德·梅農(Anand Menon)認為,對移民的擔憂集中在小社群,而不是英國社會的廣泛趨勢。他說:“如果我們把觀察範圍擴大到全體英國群眾,我們會發現他們對移民的擔憂程度不高。實際上英國群眾對移民的整體看法比2016年(當時52%的人投票脫歐)更為積極。” Ipso今年2月民意調查顯示,自2022年7月以來,對移民持積極态度的群眾人數有所下降,但整體上仍比持消極态度的人多。在對3000名成年人的調查中,40%的人仍認為移民對國家有積極影響,35%的人持消極看法,17%的人中立,8%的人不确定。

斯塔默的工黨政府上任以來,在移民政策上兩個大動作:一是擱置前保守黨政府極富争議性的盧旺達法案;二是提出了斥資8400萬英鎊“從源頭解決移民危機”。斯塔默在7月中旬宣布了這一計劃。根據斯塔默的說法,英國政府将會用這8400萬英鎊為非洲和中東地區移民來源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用于衛生和教育目的,解決移民不得不離開家園的根本源因。不過新上任的工黨政府從前保守黨政府繼承了一個200億英鎊的公共财政窟窿,以及低迷的經濟形勢。工黨政府甚至用“破産且破碎”(Broke and Broken)來形容英國的現狀。這使得外界很難預測工黨政府是否能順利履行在移民政策上的承諾。

新聞來源:英國《衛報》、BBC、LBC、《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美聯社,部分圖檔來源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