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2024-08-09 10:54釋出于江西情感領域創作者

文|麥子(富書專欄作者)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說過一句話:“咱們中年人的艱辛自己知道就好。”

簡短一句話,不僅道出中年人的艱辛與不易,更是折射出中年人的隐忍與妥協。

人到中年,曆經滄桑,看破名利。是以懂得,人這一生,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從來不是忍,而是懂。

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都藏着智慧。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放過自己,不與爛人争對錯

網上有個提問:怎麼與不講道理、素質差的人交流?

有個高贊回答:永遠不要和爛人争辯。因為他們的道理就是不講道理,特意用來打敗你。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經常去一家小面館吃面,老闆看他的穿着打扮與常人不同,抽的煙也不是正常消費,便料定他不是普通人。

一天,丁元英又去吃面,老闆主動上去套近乎,詢問丁元英是做什麼工作的,丁元英不屑搭理,随便應付了幾句。

老闆不爽,一臉鄙視地說道:“這麼大個人了,說話不着調。光吃不幹活也不嫌丢人。”丁元英繼續吃着自己的面,懶得理會面館老闆的情緒發洩。

丁元英深知,與這種人辯論會引發無休止的争吵,隻會更加耗損自己,徒增煩惱。

是以,不如裝聾作啞,置之不理。試想如果丁元英和這老闆糾纏起來,除了浪費時間,恐怕還會大打出手。

很多時候,與其争辯,不如停下來,因為人生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去做。争來争去,争赢了道理,争輸了心情。凡是傷到心情,都是一種自我消耗。

黃小山在《超級演說家》裡說:“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年少輕狂,我想改變這個世界,當人到中年,我發現,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我隻好向自己妥協。”

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懂了,一半是算了。

遇到爛人,不用非要去争個對錯,因為永遠也争不明白。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爛人爛事上,消耗了自己。

人生短暫,沒有人不放過你,放不過你的隻有你自己。

如果你總不放過自己,總是與爛人糾纏,又怎能自在。不與爛人争對錯,才是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

真正成熟通透的人,都懂得取舍,權衡利弊,而非窮追不舍。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看淡輸赢,不用事事都争先

《道德經》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勝。”

老子認為,凡事都有着它自己的運作規律,那些看淡輸赢,不争的人反而能取勝。

在家庭中,看淡輸赢,懂得謙讓,家庭定會和諧甯靜;

與朋友相處,看淡輸赢,主動吃虧,友情自會相安無事;

與外人相處,看淡輸赢,适度妥協,社交亦将一片祥和。

看淡輸赢,是一種智慧,是心靈的自在,如果能看淡輸赢,人生就赢了。

有天在公園散步,看見兩位老人在公園下棋,其中胖老頭連赢數局,很占上風,并時不時放狠話說自己還沒遇到過對手,是以絕不能輸。

另一位瘦老頭,在下棋過程中,始終一副無所謂,輕松自在的狀态。他說輸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下棋的過程。

最後幾局棋下來,胖老頭居然輸了一局,他氣呼呼地把棋子一扔,罵罵咧咧地走人了。剩下瘦老頭一臉苦笑:“這又不是比賽現場,圖一樂才來消遣,太在意輸赢,不好啊。”

是啊,胖老頭看似輸的是一局棋,其實輸掉的是好心情,下棋本是娛樂消遣,太在意輸赢,丢掉了初心,趕走了快樂,太不值當。

生活中,也不難發現:

有些夫妻為了孩子教育問題,争得你死我活,甚至還大打出手,結果赢了道理,卻輸了感情。

有些人外出旅遊,本可以快樂出發,卻因搶座位而破口大罵,傷了和氣,還影響旅途心情。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能看淡輸赢,懂得換位思考,擁有一顆包容與體諒的心,人生便會快樂許多。

輸與赢,不過是相對而言,你自認為赢時,或許正是輸;你覺得輸了,也許恰是赢了。

金庸在《俠客行》中寫道:“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赢到頭來卻是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恩怨都在名利之中,名利場上沒有真正的赢家,一切成敗得失都是過眼雲煙。

世人慌慌張張,皆為利往,赢了一時,卻輸了一世。所謂的赢也不過是昙花一現,到頭來還是個輸。

唯有看淡輸赢,摒棄得失之心,才能尋得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看淡輸赢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胸懷,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其中,擁抱變化。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懂得低調,不要處處露鋒芒

有人說:“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水保持低調,能積聚成廣闊的大海,人保持低調,亦能成就王者的事業。

低調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自我保護。不懂得低調的人正如大海上行駛的孤舟,終究難抵風浪。

東漢才子祢衡,博覽群書,精通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卻因過于張狂,使得他在朝中樹敵衆多。

有一次,祢衡被召入宮,面見當時的權臣曹操。曹操本想借此機會試探祢衡的才學,沒想到祢衡毫不客氣地指責曹操的種種過錯,言辭激烈,在場的人都為之震驚。

曹操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心中卻對祢衡的張狂深感不滿。

在一次宴會上,他再次公然侮辱曹操的手下将領,狂妄至極,曹操大怒之下,下令将祢衡逐出京城,永世不得錄用。

離開京城的祢衡,依舊才華橫溢,卻因為失去朝廷的庇護而四處漂泊。

他先後投靠多個諸侯,都因他過于張狂而遭到排斥和冷落。最終,他在一次與黃祖的争執中,被黃祖所殺,年僅二十六歲。

博學多才,本是好事,亦是本事。但如果不懂得低調行事,收斂鋒芒,會為自己招來橫禍。

能力強與弱,展現一個人的才幹,而是否懂得低調行事,則展現一個人的格局。

做人一定要厘清場合,懂得何時低調,何時高調,這樣才能在殘酷的競争中脫穎而出。

《運命論》中寫道:“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

一棵樹若比周圍的樹木更高大,大風一定會先吹倒它; 一個土堆如突出于河岸之上,一定會受到急流的沖擊;一個人的品行、能力或成就遠高于衆人,他必然會受到衆人的非議和妒忌。

低調是一種智慧,即便擁有才華,也不應過于顯露。

人性都是自私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家人,沒有人真正希望你過得比他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低調行事、謙遜待人往往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有句話說:“鋒芒畢露,不如藏于心底。”

越厲害的人,越懂得低調,低調不是認慫,而是收起鋒芒,既擡頭看天,也低頭行路。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梁實秋在《中年》中寫道:“中年的妙趣,在于認識人生,認識自己,進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到中年,曆經社會的鞭打,生活的千錘百煉,終于幡然醒悟。

人生的很多痛苦源于自己的欲望,當你懂得破除執念便會豁然開朗。

對于爛人,不必與他們争辯,不僅浪費時間,更是自我消耗;

看淡輸赢,不必凡事都争個高低,有些事是可以認慫的;

懂得低調做人,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過得好,是以要收斂鋒芒。

對于自己的事,盡力而為;對于别人的事,順其自然;對于老天的事,順應天道。

願你我,都懂得感性做人,理性看世界。

作者簡介:麥子,富書作者,富小書的人,一個用寫作療愈生活的中年少女,本文: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重磅推出第4本新書

檢視原圖 44K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 人到中年,懂得低頭的人,往往都不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