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近一個月來,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關于鴿舍問題的投訴明顯增多。梳理發現,這些投訴竟與汛期降雨密切相關。有的市民反映,房頂漏雨卻做不了整體防水,就是因為樓頂建有鴿舍,又很難拆除;有的市民反映,今年暴雨多伴狂風,架在樓頂的“空中樓閣”鏽迹斑斑,會有安全隐患……

小小的鴿舍背後,不僅牽扯諸多曆史遺留問題,還裹挾着難解的鄰裡沖突,也讓“接訴即辦”的屬地及執法部門左右為難。

補漏難

樓頂鴿舍導緻無法整體做防水

在朝陽區八裡莊北裡303号樓,頂層居民被樓頂的鴿舍困擾多年了。自打10年前鴿舍建起來,張先生(化名)就和養鴿人之間口角不斷,鄰裡沖突持續至今。今年這一場場的雨讓張先生家的房頂又滲水了,牆皮泡得都打了卷兒。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樓頂的鴿子就從我家廚房竈台前的窗戶飛過,窗台、窗戶上全是毛!”8月6日,記者剛進張先生家門,老兩口兒就把樓頂鴿舍帶來的日常影響細數了一遍。不過,眼下最讓他們發愁的還是漏雨問題。老人帶着記者在屋裡轉了一圈,客廳的牆皮、門廊的天花闆都有滲水的痕迹。張先生說,每次他反映漏雨問題,都因為樓頂有鴿舍,沒法整體做防水,隻能局部修補,“可是不太管用,屋頂還在滲水,我們就盼着鴿舍能快點拆了,好讓樓頂做一遍整體防水。”

張先生反映相關問題的時間不短了。記者梳理了2022年至今張先生在不同階段反映的鴿舍相關問題,以及屬地街道的回報,發現2023年11月以後,屬地的回報與此前明顯不同——從積極協調規劃部門推進違建認定,變成大篇幅解釋張先生的訴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這又是為何呢?

“我接到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的電話,說樓頂的鴿舍要拆了,還要重新做防水,當時心裡特别高興,多年的問題眼看就要解決了。”張先生提到的這通電話是2023年11月打來的,可他發現,樓頂碩大的鴿舍剛拆了沒幾天,小型的鴿舍又蓋了起來,鴿子影響生活的問題還是沒解決。“我後來才知道,人家新蓋的鴿舍加了轱辘,離地了,就不算違建了。”

有隐患

大風天“空中樓閣”安全令人擔憂

在昌平區天通苑五區31号樓的樓頂,架設着一組鴿舍,由于面積較大,其中一部分甚至探出樓檐,僅靠三角鐵支撐,近觀如空中樓閣一般。平日裡,居民反映最多的是衛生異味的問題,可最近大風大雨,懸在頭頂的安全隐患更讓居民揪心。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該鴿舍位于天通苑五區31号樓3單元的上方,8月7日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不少居民進出樓門都有“停一步、瞅一眼”的舉動。一位老人說,鴿舍存在不少年了,如今用來固定支撐的鐵網、三角鐵看上去都鏽迹斑斑,真擔心鴿舍掉落發生危險。“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違建大房子,隔着幾條馬路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刮大風掉下來可怎麼辦?”

居民投訴後,屬地給居民的回報中提到,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到現場檢視核實,該樓樓頂确有違規搭建的陽光房,建成時間較長,屬于曆史遺留違建。将按照“舊有違建逐漸整治”的原則,依托老舊小區改造等政策依法依規逐漸進行治理。居民質疑,在這條資訊當中,對“鴿舍”隻字未提,鴿舍究竟算不算違建無從知曉。

記者注意到,天通苑五區多棟居民樓的樓頂都有不少陽光房,進一步觀察發現,鴿舍與樓頂已被認定為違建的陽光房緊密相連。居民說,如果陽光房拆了,鴿舍很難自立,但拆陽光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還得等小區改造。

拆除難

鴿舍成街道社群的“難言之隐”

移動式鴿舍、依附陽光房的鴿舍……就養鴿問題,記者采訪了本市多個街道的執法人員,執法人員們提到,目前樓頂加蓋的鴿舍外形千奇百怪,給違建的認定帶來很大困擾。在梳理相關訴求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一個怪現象——鴿舍似乎成了很多街道的“難言之隐”,能不提就不提的現象在諸多街道的回報資訊中都有展現。

今年4月,朝陽區東壩地區金澤家園B區有居民反映,樓頂建有鴿舍十分擾民。屬地回報稱,現場核實未發現鴿舍,“有鴿子的原因是小區的環境太好了。”對此說法,居民并不認可。

7月份,居民再次反映這一問題,屬地的回報與前一次不太一樣。其中提到在居民4月份反映該情況時,通過聯合執法,已将樓頂飼養的鴿子全部清理。“那鴿舍我見過,是樓裡一位老人安裝的,老爺子耳朵不太好,很難溝通,我才打了12345熱線。可街道從頭到尾還是沒說有鴿舍,就好像我說得不對似的,沒鴿舍拿什麼養鴿子呢?”

部分執法人員道出了其中的無奈。一些鴿舍侵占樓頂空間,影響做防水,甚至養鴿人圈占樓頂空間帶來消防安全隐患,是以多數居民認為其就是違建。但在執法過程中,“鴿舍屬于違建”的認定比較困難。因為認定違建需要規劃部門協查,但依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關于協查認定違法建設事項的函》中的相關表述,建鴿舍并不需要取得規劃許可。

不過,記者查詢函件原文發現,在四種無需協查情形當中,有關鴿舍的确切提法僅包括“陽台外鴿舍”。也就是說,建在樓頂等公共空間的鴿舍的合理性仍有待進一步判斷。

此外,對于鴿舍的管理限制也并非無法可依。在《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第五十三條當中明确提到,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房的頂部、陽台外和窗外搭建鴿舍。嚴重影響市容環境衛生和周圍居民正常生活的,可以責令拆除鴿舍。

巧治理

抓準契機破解養鴿難題

養鴿難題真的就沒有解決辦法了?在豐台區長辛店街道西峰寺社群,記者發現了一個特殊的案例。6月21日,有居民反映鴿舍擾民問題,屬地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僅用三天就把鴿舍拆除了,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與其他街道的左右為難相比,如此迅速的行動是用了什麼巧辦法?

“拆除行動用時是三天,但前面的工作用了三年。”記者聯系到街道、社群時才得知,原來和本市其他相關案例一樣,所有的難題在西峰寺社群這裡都有。早在2021年就有居民反映鴿舍問題。居民樓漏雨投訴多,但是因為樓頂有鴿舍做不了防水,在無法認定違建的情況下,街道社群反複和養鴿人做說服,一談就是三年。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從業人員說,今年汛期,他們再次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契機。一方面,居民反映的這棟居民樓樓齡将近50年了,裝置設施老化嚴重到了不得不修的時候,相關各方的工作推進有壓力有動力;另一方面,随着時間推移,養鴿人年齡比較大了,精力大不如前,一個人照顧這麼多鴿子也确實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終于做通了養鴿人的說服,養鴿人在一個月内移走了鴿子,屬地通過助拆的方式拆除了樓頂的鴿舍。

記者手記

解決鴿事法理情缺一不可

“這事兒不能蠻幹,即便有合适的法條,還是繞不開做居民說服。”西峰寺社群從業人員說。和豐台區長辛店街道的工作思路相仿,一些街道在處理鴿舍難題時都認為應在持續關注的前提下找準解決問題的契機。

在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129号樓,鴿舍問題同樣困擾居民多年,樓頂有裝置間,鴿舍離電梯機房不遠,有居民反映,鴿屎的臭味在電梯裡都能聞到。屬地新街口街道對此事進行了持續關注,在小區即将迎來老舊小區改造的階段找到了契機。社群從業人員耐心溝通,終于做通了居民的說服。“現在居民已經簽了協定,不久後,老舊小區改造确認動工的時候,鴿舍就可以拆了。”

雨季12345熱線養鴿投訴竟增長明顯,發生了什麼?

此次調查,記者也采訪了很多訴求件中涉及的養鴿人,他們大多有信鴿協會授予的相關資質,養鴿子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興趣愛好。養鴿人周先生說,每逢重大活動,天安門廣場上放飛的信鴿中就有他的鴿子。說到這裡,周先生一臉驕傲。養鴿人王先生甚至給每隻鴿子起了名字,說起鴿子的點點滴滴,剛接觸記者時眼中的那份戒備變成了親切。

解決鴿舍難題,不僅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明确,破除“認定難”的障礙,屬地也應抓準契機推動工作,同時密切關注鴿舍引發的各類問題。除此之外,還要與養鴿人共情,做說服講求方式方法。總之,法理情缺一不可。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記者:景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