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女性向遊戲産品無非就是和紙片人談戀愛,玩法單一,劇情空洞,隻靠男主的顔值打天下。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很多女性向遊戲确實存在内容單一且同質化的現象。不過随着玩家需求的提高,女性向遊戲的内容、玩法、劇情也越發的豐富。
比如在海外人氣極高的《代号鸢》,不僅打破了“女性向遊戲就是純談戀愛”的刻闆印象,還在玩法豐富度、人物關系鍊、世界觀構築上進行了大幅的改造更新。可以說這款遊戲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上女性向遊戲,它憑借一己之力突破整個賽道的玩法。
筆者大概是在三四個月前玩到了《代号鸢》,幾乎颠覆了我對女性向遊戲的刻闆印象,不知不覺中筆者已經在遊戲中成為了一個搞事業的成功女性,這雖然和玩遊戲的初衷有所差别,但是不可否認當“事業”與“藍顔”雙豐收時所帶來的情緒價值,是傳統女性向遊戲或者劇情向遊戲都無法比拟的。
是以今天,筆者就從《代号鸢》到底打破什麼刻闆印象的角度去出發,和大家一起分析看看這款遊戲到底為什麼這麼火。
(圖:主界面豐富的系統和玩法,就注定了這款遊戲“不簡單”)
先看看上面這張圖,如果沒有玩過《代号鸢》,任何人都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女性向遊戲的角色分析。但是最令人震驚的地方,其實是大量女玩家在這張圖的下方跟帖留言,秀出自己的陣容,一套簡單的陣容分析圖就引來了6000多人的讨論,同時還有6000多次的轉發,說明玩家們除了自己需要了解角色能力之外,還有屬于自己的小使用者群可以去分享和讨論。
長久以來,女玩家與“政策遊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聯系,女玩家自然也就被排除在了政策遊戲的體系之外。
但是《代号鸢》将政策卡牌戰鬥系統融合到了遊戲之後,卻驚豔到了所有人,用事實證明女玩家也能挑戰政策性很強的遊戲系統。
《代号鸢》戰鬥系統設計的非常有深度,每個角色都擁有豐富的技能,在隊伍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而每一個角色除了技能之外還擁有一套“命盤”,命盤中可以改變角色的基礎屬性,而遊戲在不同的戰鬥環境中的角色搭配、技能使用、命盤的搭配都會有差別。其政策深度與傳統的政策遊戲有過之而無不及。
女玩家能接受這種高強度的戰鬥系統嗎?這是一個萦繞在所有人心中的疑問。女玩家們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原來她們也可以和男玩家一樣來研究政策,研究技能,再将自己的攻略心得釋出到網上,和大家一起讨論。
在社交媒體上,甚至有“代号鸢”專題站來解答玩家們遇到的所有難題。“打不過就研究,研究不出來就找同道好友一起讨論”,這就是女玩家們對待政策戰鬥的态度。
其實筆者剛開始在港服玩《代号鸢》的時候一直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這麼龐大的戰鬥系統對于女性向遊戲來說意義是什麼?女玩家們會認可這種設計嗎?
入門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套戰鬥系統才是遊戲的精華所在。傳統的女性向遊戲最容易遇到劇情内容缺失、遊戲節奏放慢、大量代餐劇情浪費時間的問題。但是《代号鸢》的戰鬥系統卻為玩家群體提供了大量在内容之外的體驗和成就感。
“我是談戀愛的,結果不知不覺開始搞事業。”這是很多女玩家們進入遊戲後開始慢慢思考的問題,遊戲中的戰鬥系統正是玩家“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劇情向遊戲的戰鬥系統多為擺設,和遊戲本身關聯度很低,而且對于玩家來說目标性并不強,仿佛戰鬥隻是一個為拖延時間而存在的流程。
《代号鸢》的設計卻大不相同,将戰鬥融入到了整個劇情當中,與單機RPG遊戲闖關打怪推動劇情的感覺非常類似。首先遊戲為玩家設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做為首領經營好密探組織“繡衣樓”,劇中的所有角色與玩家還有繡衣樓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何經營好繡衣樓、如何收服這些角色、如何讓密探們乖乖聽話、如何推動主線劇情的發展,就要圍繞戰鬥系統來進行。
是以女玩家為什麼會接受《代号鸢》的政策戰鬥設計,因為這套玩法是她們“搞事業”的基礎。表面上看是在戰鬥,實際對于玩家來說,是一步一步建立基業的過程,玩家内心會覺得繡衣樓的發展、與各個角色之間的關系,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是付出與收獲之間的關系。
(圖:挑戰蘭台與地宮是推動遊戲劇情的兩大核心)
同時,《代号鸢》的戰鬥系統又與傳統的卡牌戰鬥有着本質差別。傳統遊戲打不過關卡怎麼辦?要麼出去打怪更新,要麼出去氪金變強。但是《代号鸢》有着龐大的角色屬性、技能克制和命盤系統,打通每一個關卡的背後都有着周密政策的部署,當關卡打不過的時候大機率是政策搭配出現問題。
于是,社交平台上就出現了大量玩家自發分享出來的政策部署,尤其是每一期的地宮活動更新後,“地宮42攻略”、“地宮60攻略”等等都是各大平台《代号鸢》相關的熱門搜尋。攻略和心得的出現,又給玩家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社交平台,一群志同道合的妹子聚在一起不聊美妝聊政策,也是網際網路上的奇景之一。
《代号鸢》讓很多女性使用者通過“搞事業”感受到了“成功女性的人格魅力”,但是在事業之外,對于女主(即玩家)的刻畫才是點睛之筆。
遊戲中女主“廣陵王”的設定擺脫了傻白甜的傳統标簽,她雖是女兒身卻在大部分時間都要以男裝示人,因為從她出生開始就背負上了“漢室宗親 廣陵王”的責任,守護廣陵水土,讓百姓安居樂業是她的使命,經營好“繡衣樓”這個諜報組織也是她的夢想。
廣陵王的人設可以說是将新時代女性的閃光點集于一身,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每一個遊戲中的角色都是因為她身上的閃光點,才會認可她,而不是像爽文一樣,因為她是女主,就直接獲得了認可。如此設計,增加人格魅力的同時,也可以帶給玩家更多正向、積極的情緒價值,這就是玩家群體廣泛認可、接受“廣陵王”人設的重要原因。
劇情與角色之間的羁絆才是女性向遊戲的真正核心,也是女性向遊戲的底層邏輯。但是和傳統“戀愛腦”式的遊戲不同,《代号鸢》中的角色關系更為錯綜複雜,除了五位男主之外,大量的其他角色也與玩家産生了各種羁絆。
比如“誓為殿下守護廣陵水土”的陳氏長公子陳登,就是一位人氣頗高的角色,但是在遊戲中陳登與玩家之間更多是知己之交,陳登的信念是“守護”,而玩家會在劇情中感受到陳登的悲怆與理想,同時玩家也與他有着同樣的信念,在爾虞我詐的亂世中遇到理想一緻的知己,這種羁絆單純又美好,陳登可以說是很多玩家心中的白月光。
但是如果陳登隻是一個單純追随玩家的NPC,即使他再會花言巧語也隻是一個普通角色。《代号鸢》劇情的精妙是将大量NPC的形象立體化,并且建立了複雜的人物關系鍊。陳登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文文弱弱的模樣,但是和遊戲中男主之一的袁基卻一直交惡,甚至在玩家面前放出了狠話“不要讓他落在我的手裡。”
袁基在遊戲中是極具人氣的主角之一,心靈手巧又溫文爾雅。是以很多玩家在面對陳登與袁基的關系時,隻能一臉糾結的說道:“你們這樣讓我很難做。”
這種劇情設計,也得到了玩家們的認可。在大家讨論遊戲劇情和人物設定的時候總會說“策劃是真的知道我們想要什麼。”、“寫劇情的一定是個女人,這麼細節的東西男人絕對寫不出來。”
那麼《代号鸢》的劇情細節到底有多細呢?我們以袁基舉例,他看上去是一個彬彬有禮的文弱書生,實際上做為袁氏長公子做事卻雷厲風行殺伐果斷,但是面對玩家的時候,卻永遠隻會拿出自己最溫柔的那一副面孔。但在亂世中兩人立場不同,敵友不明,各自都手握利益、權力和責任,而交織在其中的真心流露,和勢均力敵的情感推拉,相較正常遊戲中被動接受感情的模式,更能拿捏玩家的心——原來還可以享受這種由“我”主導的愛情。
(圖:對外人冷漠,對自己溫柔體貼,袁基是很多女玩家的夢中理想型)
這種細節制勝的劇情,在遊戲中可以說是随處可見,每一句台詞都有可能會戳到女玩家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代号鸢》的劇情可以說是後勁十足,它不是用瓊瑤式山呼海嘯的“我愛你”來奠定情感基礎,而是用各種星星點點的小故事來慢慢拼織出一張情感的大網,有親情、友情、愛情、師徒情甚至是寵物情,這些人和物共同譜寫了《代号鸢》中廣陵王(玩家遊戲中的名字)的故事,而不是單純的和幾個男主談情說愛。
(圖:一隻小胖鳥在遊戲都中有自己的故事)
《代号鸢》到底哪裡好玩?筆者覺得有兩大因素,一個原因是如上文所述,它用龐大的細節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玩家置身于遊戲中,通過尋找各種細節的蛛絲馬迹讓自己不斷的在這個世界中成長,不自覺的讓自己成為了世界中的一員,模糊了虛拟與現實的界限。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它在核心玩法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内容閉環。
女玩家在遊戲中為什麼願意接受戰鬥系統去“搞事業”?是因為她們身後承載了很多的責任,她們身後的責任是什麼?是與角色之間的劇情羁絆,而推動劇情與角色羁絆的正是遊戲的戰鬥系統,“政策戰鬥+豐富的劇情+錯綜複雜的人物鍊”組合在一起循環往複,自成體系。
很多女性向遊戲在設計的時候,劇情是劇情、戰鬥是戰鬥、日常任務是日常任務,他們之間的唯一關聯可能就是獲得獎勵用來兌換道具。《代号鸢》卻将這些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再由大量的人任務關系鍊來引發質變。
(圖:遊戲内大量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代号鸢》打破傳統設計後,我們忽然發現,原來女玩家在女性向遊戲裡也是可以研究政策和戰鬥的,也是可以被其他情感所吸引的,為整個賽道拓寬了内容思路。
如今,《代号鸢》獨特而又創新的遊戲模式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每一個密探(遊戲中的角色代稱)都擁有飽滿的人物設計和性格,每一個密探都在《代号鸢》的世界中擁有自己的身份和作用,所有的密探和玩家彙集在一起,才能推動遊戲世界的程序發展,這才是劇情向遊戲的魅力所在。
可是,當《代号鸢》的這套體系日趨成熟之後,我們還能将其定義為女性向遊戲嗎?在筆者的走訪下,我們已經發現了不少男性使用者在“偷偷”地玩《代号鸢》。核心原因是政策戰鬥系統,研究和琢磨之後,男玩家們認為是真的有意思;另一方面,很多男玩家也對遊戲的劇情做出了肯定,打破了他們對女性向遊戲劇情隻有情愛的固有印象。
随着未來有更多的使用者了解到這款遊戲,會給它打出更多的标簽和評價,“女性向遊戲”可能隻是衆多标簽之一。不過,不管未來如何,《代号鸢》确實已經給同品類的遊戲提供了很多新鮮的思路,未來整個賽道的改變,才是值得我們一起去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