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洪
吉林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長春市中醫院平陽部皮膚科主任
張春洪:吉林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長春市中醫院平陽部皮膚科主任。做客吉林新聞綜合廣播《健康大講堂》欄目,專題講解“守護皮膚健康:全面了解濕疹”。
俗話說,痛可忍癢不可忍。有這樣一群人,上至剛出生的小寶寶,下到年過半百的老年人,都遭受反複皮膚瘙癢折磨,經常卧枕難眠……或許,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引起的——濕疹。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于老年人濕疹的幾個問題。
1、什麼是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發炎反應,因皮損有滲液、糜爛、結痂而得名。中醫稱“濕瘡”。是皮膚病中,尤其是夏季皮膚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皮膚病。
2、濕疹的發病特點有哪些呢?
濕疹的特點:本病皮損對稱、劇烈瘙癢、反複發病,有演變為慢性傾向。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但以先天禀賦不耐為多,無明顯季節性。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急性濕疹:起病較快,皮損常為對稱性、原發性和多形性。常有紅斑、潮紅、丘疹、丘疱疹、水疱、膿疱、滲液、結痂。
亞急性濕疹:常由急性濕疹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失當,病程遷延所緻。亦可初發即呈亞急性濕疹。皮損較急性濕疹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為主,僅有少量水疱及輕度糜爛。自覺瘙癢劇烈。
慢性濕疹:皮損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肘窩、膝窩、外陰、肛門等處。表現為皮膚肥厚粗糙,觸之較硬,色暗紅或紫褐,皮紋顯著或呈苔藓樣變。皮損表面常附有鱗屑,伴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發生于手足及關節部位者,常易出現皲裂,自覺疼痛,影響活動。
3、什麼原因會引起濕疹?
濕疹的病因複雜,為内因與外因互相作用的結果。内因包括免疫功能異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系統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惡性良性腫瘤等),以及遺傳性或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外用如環境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環境溫度或濕度變化、日曬等均可引發或加重濕疹。社會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4、診斷濕疹需要做哪些檢查?
(1)血正常: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2)過敏原檢測:有助于尋找可能的緻敏原。
(3)真菌檢查:一方面可以與原發性淺部真菌病鑒别,另一方面濕疹患者可以繼發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竈中的真菌又成為變應源,誘發機體産生濕疹。
(4)皮損細菌培養:幫助診斷繼發細菌感染。
(5)組織病理:不同分期的濕疹它的病理表現是不同的,有助于該疾病的診斷。
5、濕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們能夠采取的治療措施,包括基礎治療、西醫治療、中醫治療。
基礎治療:
(1)患者教育:需要指導患者尋找和避免環境中常見的變應源及刺激源,避免搔抓及過度清洗,對環境、飲食、使用防護用品、皮膚清潔方法等也應提出相應建議。
(2)避免誘發或加重因素:通過詳細采集病史、細緻體檢、合理使用輔助檢查(如血正常、過敏原檢測等),仔細查找各種可疑病因及誘發或加重因素,以達到去除病因治療的目的。
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①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賽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②非特異性脫敏療法:10%葡萄糖酸鈣、硫代硫酸鈉等。③激素類: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等。④如繼發細菌感染,可配合抗生素,如紅黴素、克林黴素、頭孢唑啉鈉等。⑤可給予複方甘草酸苷,口服或靜點。
(2)局部治療:3%硼酸溶液濕敷、地塞米松軟膏、抗酸莫米松軟膏、氫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鋅軟膏、他克莫司軟膏等。
中醫治療:
(1)全身治療:①濕熱蘊膚證:龍膽瀉肝湯。②脾虛濕蘊證:參苓白術散。③血虛風燥證:當歸飲子。
(2)局部治療:黃柏溶液、黃連膏、紫草油、青黛散等,部分濕疹還可搭配火針、放血療法、拔罐療法、中藥封包、中藥塌漬、中藥貼敷等療法。
6、濕疹如何預防與調護?
(1)急性濕疹忌用熱水燙洗,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患處。
(2)濕疹患者應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3)濕疹患者應忌食辛辣、魚蝦、雞、鵝、牛、羊肉等發物,也應忌食香菜、韭菜、芹菜、蔥、姜、蒜等辛香之物。
(4)急性濕疹或慢性濕疹急性發作期間,應暫緩預防接種各種疫苗。
播出頻率:吉林新聞綜合廣播FM91.6 \AM738
欄目:《健康大講堂》
播出時間:周六、周日17:00-17:30
節目熱線:0431-85815111、85815999、85815199
文章來源:原創·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圖檔來源:轉載·長春市中醫院平陽部
編輯:月佳
初審:子欣
複審:郝滋麗
終審:趙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