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BBA”上半年的日子并不如意,但其品牌價值打造的“堡壘”一時也難以攻克。
“享界S9 MAX版售價39.98萬元,Ultra 版售價44.98萬元”,當餘承東公布享界S9的正式售價時,其沖擊BBA豪華轎車市場的野心也被公之于衆。
8月6日,華為與北汽聯合打造的享界S9正式上市。實際上,在該車正式上市之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就曾透露享界S9對标“78S”(寶馬7系、奧迪A8L和奔馳S,)作為豪華行政級别轎車,瞄準高端汽車市場,并将其預售價定在45萬~55萬元之間。
不過,到了正式上市時餘承東反手扔出一組王炸以低于預期5萬~10萬元的價格沖進BBA“56E”豪華轎車大學營。
需要注意的是,這并非華為鴻蒙智行首次“殺入”BBA腹地。在此之前,問界M9已先一步進入豪華SUV市場。這也是繼問界M9後,華為鴻蒙智行再次對BBA主導的豪車市場發起沖擊。
不可否定,目前鴻蒙智行最為成功的車型莫過于問界M7和M9。其中,M9上市7個月傳遞量已經破7萬,月均萬輛水準。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問界M9月銷1.8萬輛,單月銷量一度超過問界M7近1,500輛;蟬聯50萬以上豪華車市場銷量第一,重新整理中國高端車型銷量新紀錄。
截至目前,鴻蒙智行問界今年1-7月累計銷售22.27萬輛。依托于問界車型的熱銷,問界母公司賽力斯集團今年第一季度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2億元,預計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3.9億元到17.0億元。
不僅如此,在和華為合作之後,賽力斯的股價從8元左右上漲至接近80元,接近10倍的漲幅。而華為光環帶來的福利,令國内新能源車企分外“眼紅”,而争當下一個問界也成為這些新能源車企争相模仿的方向。
享界S9自然也希望遵循這樣的發展路徑。按照雙方聯合規劃的目标,上市即上量,今年銷量達到6萬輛,在2025年增加到12萬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享界S9所在的轎車市場不及問界M9所在的SUV市場受追捧。尤其是随着SUV車型銷量超過轎車,此消彼長的過程中豪華轎車、30萬元以上轎車以及C級轎車等細分品類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萎縮。
相反,SUV車型在這些細分市場呈現增長。乘聯會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30萬元以上的轎車銷為44.5萬輛,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約4.5%;對比之下,同期同價位的SUV車型為75.5萬輛,市場佔有率約為7.7%。可見,相較于轎車車型國内使用者更偏向SUV車型。
抛開品類,單就國内豪車市場而言,包括問界、享界乃至接下來推出的尊界,其前景均面臨嚴峻挑戰。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豪華車銷售166.8萬輛,與去年同期比減少6.8%。以“BBA”為例,奔馳、寶馬、奧迪分别同比減少8.8%、4.2%和1.9%。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成績還是“以價換量”的基礎上取得。今年6月,調研機構傑蘭路在一份關于豪華車市場的調研報告中聲稱,豪華中大型轎車一直在用降價維系銷量,普遍降價幅度在10萬元以上,如果疊加貸款的金融政策,優惠幅度可以更高。這種降價措施對同級别新能源車型産生價格壓力,尤其是BBA在擁有品牌優勢的前提下。
此前,咨詢機構麥肯錫在《2024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中提到,消費者選擇外資傳統高端品牌前三的原因分别是品牌效應、造型設計以及對對新勢力品牌的不認同。
與之對應的是,此次享界S9上市24小時後交出的2,500台成績單。客觀的講,這樣的終端表現與預期中存在一定差距。有分析認為可能是恰逢工作日到店看車的使用者還未達到高峰。
不過,在業内看來中大型純電轎車本就十分難賣,即便是享界S9有華為光環加持或許也無法打破這樣的行業魔咒。
對此,有觀點認為鴻蒙智行的盈虧平衡點設在30萬元,意味着它在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中,主要瞄準的是中高端消費群體。然而,考慮到這部分市場佔有率已趨于飽和,鴻蒙智行将面臨銷量增長放緩的挑戰。
這樣看來,即将面世對标邁巴赫的“尊界”恐難上加難,畢竟其處于更為小衆的超豪華市場。華為加持的鴻蒙智行“四界”恐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