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安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務服務工作,投資6000餘萬元于2023年12月底建成了新的政務服務中心,按照“5+1”綜窗模式,“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實作了全覆寫。中心秉持“便民、統一、務實、高效”的服務宗旨,從服務提級、審批提速、辦事提效等多元度全面發力,在綜合視窗改革實踐中深入探索,不斷提升企業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從“入門”到“專精”,全面更新“安心”服務體系。
突出專業化隊伍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招聘了19名綜窗人員,全面推行綜窗人員持證上崗,并聘請第三方政務服務公司進行教育訓練和管理,從服務禮儀、職業素養、業務能力、行政辦事員必備技能等方面全面教育訓練,定期輪崗交流,分享經驗心得,提升綜窗人員綜合素質。
突出無縫化服務打造。在全省創新推出了“紅黃藍”三色政務服務,為從業人員定制了專屬紅黃藍馬甲,輔助綜窗做好咨詢指引、取号分流、影印寄件、網辦申請、材料預審、訴求辦理等工作,通過輔導幫辦暖心紅、協調督辦熒光黃、咨詢導辦天空藍,亮身份、定職責、優服務。
突出精準化需求送達。在綜窗創新增設了1名首席專員,采取輪崗輪值方式,為企業群衆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延伸服務,協助企業群衆準備申請材料、答疑解惑,輔助視窗人員完成表單填寫、網上申報、材料預審等,提高辦事效率,延伸“安心”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從“人工”到“智能”,全力提升“辦”的服務效率。
打造了智能化輔助收件系統。在全省率先建設了“安心辦”綜窗智能輔助系統,與全省“一窗式”綜合服務平台深度融合,提供背景智慧能力支撐,對受理環節當中上傳材料耗時長、稽核材料校對慢等堵點難點,運用人工智能資料共享技術,實作了材料的批量盲掃、資料的智能比對、要點的自動稽核、材料的互動确認、資訊的自動錄入,辦事效率提高50%以上。同時,大力推進系統對接,通過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推送(RPA)技術促進資料下沉,逐漸實作業務系統資料自動抓取、回填,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實施了裝置的數字化內建改造。為提升審批效率,滿足業務辦理需求,綜窗更新配備了“安心辦”綜窗超級櫃台10台,涵蓋了電腦、高拍儀、列印機、觸摸顯示器、身份證讀卡器、電子簽名闆等十多項專用裝置,具備人臉識别、語音分析、情緒識别、OCR識别等技術,數字化內建和一體化整合使受理功能更加完善。
實作了全程的數智化監督管理。全方位打造了集“運作總覽”“大廳管理”“視窗實況”等六大闆塊為一體的“智慧政務駕駛艙”,實作了對大廳運作過程的人事物“一屏統管”。可實時提取分析視窗人員的服務情況,包括視窗畫面、在崗時長、業務資訊、辦件效率等資料,便于對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從“分散”到“內建”,全鍊延伸“綜窗”服務内容。
優化提升“一件事一次辦”業務。在前期梳理29個部門的874項政務服務事項進入“安心辦綜窗”的基礎上,優化提升國家、省、市部署“一件事”清單,在綜窗設定了“一件事一次辦”專窗,安排業務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從業人員,為企業群衆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實作了企業開辦、企業變更、企業登出等“一件事”“一站式”專窗辦理,辦件量1030件。
創新打造本地産業“一鍊事”特色。為加快德安縣建構現代化紡織服裝産業體系,中心圍繞德安縣首位産業——紡織服裝,梳理上線了11項“德安紡織産業鍊”事項,專人專窗辦理,滿足紡織“鍊”上企業辦事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切實為企業提供貼心暖心的産業“一鍊事”服務。
延伸拓展“綜窗+增值”服務。聚焦企業所需所向,變“被動”為“主動”,在做好綜窗進駐事項辦理的同時,積極疊加金融、科創、法律、人才等增值服務内容,拓展增值“一類事”。大力宣傳推廣贛服通、惠企通應用場景,提供惠企政策“宣傳+兌現”,金融、人才、招工、法律“宣傳+對接”幫代辦服務,盡全力滿足企業群衆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服務需求。
出品 | 德安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 | 德安縣行政審批局 張明
編輯 | 彭淑婷
稽核 | 徐浩儒
終審 | 陳福東
監制 | 王生林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