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銳眼看财經

2024-08-07 17:51釋出于北京銳眼看财經官方賬号

君正投資因減持東鵬飲料而出名,前兩天銳眼哥曾分析過,洽洽食品是君正投資背後最大的A股公司,洽洽食品董事長陳先保直接持股君正投資超8.5%,洽洽食品間接持股超3.6%,合計持股君正投資超12%。

從投資的角度說,洽洽食品及陳先保對東鵬飲料的投資是相當成功的,這幾年下來獲利不菲,但洽洽食品近幾年對自身主營業務的投資管理就不那麼成功了。

市值跌沒了200多億

回購不足1億

洽洽食品,給個國内“炒貨大王”的稱号是可以的,它的洽洽瓜子早已家喻戶曉。

當然了,由安徽績溪人章燎原靠營銷一手打造的三隻松鼠也曾獲得過“炒貨大王”的稱号,可是自三隻松鼠上市之後,章燎原變成了另一個君正投資,瘋狂的對三隻松鼠進行減持套現,至今章燎原自己已經套現超30億,三隻松鼠市值已經從高位的360多億跌至如今的不足70億,與洽洽食品已不可同日而語!

有意思的是,洽洽食品曆史最高市值還不到360億,如今市值還剩下不到140億。

不過,洽洽食品目前的情況也隻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于洽洽食品的股東來說,過去幾年也是相當難熬,畢竟股價暴跌超60%,市值跌去200多億!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洽洽食品股價走勢截圖)

面對股價的持續低迷,今年以來洽洽食品也采取了回購措施。

今年6月19日洽洽食品宣布回購,計劃回購不低于5000萬不超過1億資金的公司股票,回購價格上限不超過50.7元/股。到7月10日宣布已經完成回購,累計回購350.47萬股、占總股本的0.69%,最高成交價格29.08元/股,總共耗資9998.75萬元,成交均價28.53元/股。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洽洽食品公告截圖)

從股價表現來看,洽洽食品這次回購顯然沒有達到目标,宣布回購前一天公司股價為29.18元/股,回購完成當天股價為26.86元/股,回購完成約20天後,7月30日股價最低觸及25.10元/股,不到回購計劃價格上限的一半!

于是,7月12日晚間洽洽食品又公告,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陳奇于7月12日增持公司11.11萬股,自首次增持起未來6個月将繼續增持不低于3000萬元不超過5000萬元資金,含首次增持所耗資302.88萬元。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洽洽食品公告截圖)

洽洽食品“二把手”高管親自下場增持,終于對公司股價産生效果了,宣布增持後一周内股價上漲約1%,之後繼續下跌,進入8月之後股價才有所反彈,本月以來漲幅約6%。

值得注意的是,現年39歲的副董事長陳奇為董事長陳先保的女兒,2023年在洽洽食品領取的年薪為105.51萬。

存貨大幅增長

毛利率持續下滑

洽洽食品近幾年股價持續下跌,背後自然與其基本面的變化有關。

最明顯的一組特征是,洽洽食品股價從2020年3季度後一路下跌至今,與此同時公司淨利潤增速也一路下滑,淨利潤增速從2019年的42.3%下滑至2023年的-17.77%。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資料來源:同花順網站)

淨利潤下滑的背後實則是洽洽食品毛利率的逐年下滑,2019年毛利率為33.26%,2020年就一下降至31.89%,然後到2023年直接大幅下跌至26.75%。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資料來源:同花順網站)

從洽洽食品淨利潤增速及毛利率趨勢看,2020年股價暴漲超一倍實在是存在不小的泡沫。這種泡沫似乎又可以在過去幾年洽洽食品的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變動上得到一些驗證。

自2019年到2022年,洽洽食品的存貨出現持續的下降,單從這一點看,說明這幾年洽洽食品的産品銷售非常好,但是再結合持續增長的應收賬款看,說明并非産品銷售好,而是洽洽食品主動去庫存把存貨變成應收賬款的結果。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資料來源:同花順網站)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資料來源:同花順網站)

這種主動去庫的迹象在2023年的庫存與應收賬款的“剪刀差”上再次得到驗證,2023年洽洽食品應收賬款明顯下降,說明公司有意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收回資金,但一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公司存貨就蹭的一下上去了!

是以,在毛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産品銷售還非常好呢?

從以上主要财務名額的變動趨勢中可以看出,洽洽食品從2019年之後産品銷售就出現了一些問題,至少沒有以前那麼暢銷了。

超低研發投入下

第三增長曲線在哪?

2019年洽洽食品發生了什麼,讓洽洽食品的銷售一下遇阻?

巧合的是,有一件事情在時間上可以對應起來,那就是2019年8月曝出的洽洽瓜子對香港和内地銷售同品不同質的産品,這中現象被稱為“雙标”,海天醬油在2022年底被曝出的“雙标”問題導緻品牌形象嚴重受損,以緻産品銷售、二級市場股價等等都持續下滑,就是一個典型的惹怒消費者的案例。

洽洽2019年事件的起因是,當年廣州第9期食品安全抽檢洽洽瓜子再度上黑幫,一批次焦糖瓜子被檢出黴菌超标、二氧化硫殘留物。然後此事發酵,有網友曝出洽洽對内地和香港銷售的産品同品不同質,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02年3月,當時洽洽瓜子香港代理商主動回收市面上的産品,而内地的産品則标有“僅限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字樣。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至今,這件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快5年時間,但消費者自然也用行動表明對洽洽瓜子的态度,且投訴洽洽瓜子品質問題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黑貓投訴截圖)

或許,也是在這樣的産品銷售壓力下,今年洽洽食品又提出了“尋找第三增長曲線”的口号。

今年5月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洽洽食品表示,公司近期在規劃未來3-5年的戰略,也在尋找第三增長曲線,2025年可能會适時啟動,但這一定是有市場規模,至少自身營業額中長期能達到20億-50億的一個品類。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洽洽食品公告截圖)

可能有人會疑惑,怎麼一下就是第三增長曲線了?其實,早在2017年的時候洽洽食品基本已經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了,就是堅果業務,到2023年堅果業務已經占到四分之一以上,但近幾年增速也明顯放緩了,對于第三增長曲線洽洽目前還沒有明确方向!

這也難怪,畢竟洽洽食品這些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實在稱得上“吝啬”,2023年68.06億的營收,花在研發上的費用隻有6460.45萬,研發費用率還不到1%,與5548.23萬的利息收入倒差不多。

說到這,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洽洽食品持有現金總額57.52億,占總資産93.92億的61.24%!

把大部分資産都放在銀行“躺賺”利息,在研發上的投入隻有那麼一點點,在面對業績下滑的時候找不到新的增長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對于洽洽食品來說,目前更重要的似乎并不是第二還是第三增長曲線,而是需要狠抓産品品質,在消費者心中樹立注重産品品質、食品安全的形象,才是挽回公司業績的根本!

檢視原圖 325K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暴跌6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