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精品長文創作季##頭等旺事##2024巴黎奧運會##頭條創作挑戰賽##夏日生活打卡季#

奧運會開幕以來,最令打勞工破防的就是突然發現朋友圈裡有人在巴黎旅遊,或者曬自己去過巴黎的照片。

讓大多數沒錢又沒假期的社畜仰天發問:“到底是誰在我上班的日子裡偷偷去旅遊?!”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而其中經常被津津樂道的話題是“廁所焦慮症”,因為巴黎的廁所是公認的難找,讓拉撒問題成了遊客們的心腹大患。

具體展現為每到一個景點就要先找廁所在哪兒、看到免費廁所就忍不住要上一下。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但當網友們邊看吐槽邊樂的時候,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

是的他來了,廁所俠的風終于吹到了巴黎!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我們之前就寫過這屆年輕人熱衷于測評各大景區的廁所,沒想到他們正在把這份互助精神發揚到了法國。

“如何在巴黎找到免費廁所,這幾條必看!”

“千萬不要在上一個人出來後立刻進公廁,不然會淋成落湯雞!”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普通人的旅遊攻略裡寫交通、景點、美食。

廁所俠的攻略裡寫公廁的到達途徑、隐私程度、使用方法……

很多人身在國内,但已經忍不住狠狠收藏了幾十個文章。

“埃菲爾鐵塔是哪年建的我一無所知,但它周圍有幾個廁所我已經了如指掌了。”

01

“在巴黎找不到廁所,

上網能搜出100個廁所俠”

在小紅書搜尋“巴黎廁所”,會發現“toilet tour”已然取代了“city tour”,成了法國旅遊第一熱搜詞。

廁所俠們以分享旅遊線路的标準分享廁所攻略,比如蒙田大道上的香奈兒店内顧客很多,可以在假裝排隊的時候絲滑地走進收銀台側面的豪華廁所;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打卡廁所俠

如果行程裡有盧浮宮這種大型博物館,切記一定要在離開前狠狠把如廁問題解決。

但凡出了這個大門,那多半就要錢包出血。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國内網友們看到這些千奇百怪的廁所測評,或許隻會當個樂子。

但假如你真的在巴黎走了三條街都沒找到一個免費廁所,站在街頭緊急搜尋“到底該怎麼辦”——

很可能會被廁所俠們攻略的細緻程度所震驚。

一位網友在老佛爺百貨裡突然肚子疼,但在複雜的櫃台和電梯裡繞了好幾圈都沒發現衛生間。

直到在小紅書搜到了好心人,不僅精準解釋了這商場隻有六樓才有廁所,甚至還發了從出電梯到進入廁所的全部指引。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普通人對“廁評”的想象,頂多局限于地理位置、衛生狀況等正常資訊。

但在這裡,你甚至能搜到詳細的巴黎公廁使用方法,仿佛它是某種需要妥善對待的高科技武器。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比如如何鎖門——

廁所俠:“千萬記得要按一下閃着光的紅色按鈕,不然很可能褲子脫到一半,就跟門外的法國大叔面面相觑。”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再比如使用時間——

“有便秘困擾的朋友不要用這個廁所,因為它的門會在20分鐘後自動彈開,讓你全程感受一種從肉體到精神的雙重折磨。”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之前有人進公廁之後發現房間裡突然四面八方開始噴水,自己被生生淋成了落湯雞。

後來一搜到才發現,這種路邊公廁會在每次有人上完廁所之後,進入自動清洗程式。

而自己恰恰是在前一個人剛出來就沖了進去,沒等廁所完成清洗。

“要是早點搜一下,我就不會穿着一雙濕透的球鞋暴走巴黎了。”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事實上,你能在小紅書上看到的不隻有廁所俠。

防盜俠、檢票俠、看病俠……隻要你想,就能在這裡搜到無數看似犄角旮旯,但對遇到同樣問題的人來說卻無比實用的血淚經驗。

最近要去巴黎旅行的人擔心被偷包,去搜留學生總結出的“巴黎防盜經驗”。

結果發現不止能找到簡單的防偷指南,比如把包背在外套裡面、手機裝個安全繩繞在手腕上……

甚至還有詳細的“小偷分布地圖”,具體到慣偷們的長相打扮和作案手法,以及主要在哪個地鐵線路的哪一站作案。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小管同

擔心在地鐵因為買錯票、漏打卡而被罰款的人,多半會搜到“檢票俠”分享的注意事項。

多少人因為地鐵閘機故障、紙質票消磁而慘遭罰款,發誓不會讓後來的遊客們也落入同樣的困境。

在小紅書上告誡每一個懵懂無知的新遊客:“不要買紙質票,超級容易消磁,被查了就是幾十歐罰款!”

“建議盡量手機支付,如果不行就買天卡周卡,總之是那種能直接查到刷卡記錄的方式。”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哪怕最近沒有去巴黎旅遊計劃的人,也很難抵擋這些冷門知識飛速進入腦袋。

至于急需這些資訊的人,能找到具體問題的解答更是忍不住感慨“網友們救我一命”。

在旅途中突然生病,可以搜到“看病俠”手把手教你在法國生病如何買藥看急診;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擔心丢東西寸步難行,就找“報警俠”教你東西護照丢了要如何減少損失、不打亂計劃。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無論遇到的困境有多麼小衆、冷門,依然能夠遇到幾個同類。

各路“俠客”們樂于分享自己的旅遊經驗、避雷指南,而很多要出門旅遊的人也已經習慣上小紅書搜搜,把素未謀面的網友們當成了“百科全書”。

02

出門在外避開大坑,

全靠“站在網友肩膀上”

有人開玩笑說,自己在小紅書上搜尋問題、到處留言問問題的樣子,就像是在找ChatGPT提需求——

差別在于手機另一頭不是隻會輸出标準答案的AI,而是你問a,他能一口氣回答出bcde的活人。

相比于筆記本身,有時候評論區的資訊量很可能更大。

比如你一開始隻是想問問在法國吃飯到底要不要給小費,沒想到吸引來了半個巴黎的中國留學生。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momo

于是不僅獲得了整治黑心餐廳的辦法;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還收獲了一份爛服務餐廳的避雷名單。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以如今網友的熱心程度,向他們問問題時可要相當謹慎。(bushi

不然你的評論區,很有可能變成哈利·波特姨父家的信箱——未讀資訊嗖嗖嗖地往裡飛。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一位網友在巴黎買了地鐵周卡,本來就是想問問卡背面的方框是不是用來寫名字的。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letchugooooooo

但網友們怎麼會輕易放過他呢?于是明明是兩三個字就能解答的問題,下面擠滿了苦口婆心的留學生和當地人。

有人提醒他這個票隻能在一區和二區使用,如果去更遠的地方雖然能進站,但是無法出站;

有人強調不要把幾張不同的卡放在一起,有可能會刷不上或者刷錯。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當然總少不了見縫插針提自己問題的機靈鬼:“請問下,如果是刷信用卡買這個票,沒晶片的磁條卡能刷上嗎?”

或許人類的大腦就是這樣,當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會忍不住要回答一下。

正如一位巴黎留學生所說:“腦子剛意識到‘這題我會’,手已經開始打字了,根本控制不住我自己。”

但也别嫌人家多管閑事,畢竟給建議的人越多,資訊越準。

沒準你前腳剛刷到某家網紅餐廳差評,吐槽服務員态度太差、對中國遊客甩臉色。

後腳就有人來現身說法,“這家店隻是平等地兇每一位顧客,如果非常想吃的話建議工作日來,服務态度會稍微強點。”

如今别管J人還是P人,越來越多人都已經習慣在做每個決定之前都搜搜小紅書。

相信無論自己遇到的問題多麼讓人哭笑不得,也總會能搜到那麼幾個正在遭遇同樣困境,并且剛好正在網上實時發帖的“倒黴蛋”。

可以搜到的實時資訊,或許是博物館突然更改了入場時間或者減少了入口,導緻排隊時長瞬間翻倍;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也可能是某個景點突然下了大雨,直接讓景觀大打折扣。

前兩天巴黎軌道上一棵樹被撞倒,導緻部分火車車次停運、旅客滞留。

很多計劃坐高鐵去巴黎的遊客想了解最近情況,甚至連新聞都沒看到呢,就先搜到了現場網友的帶圖筆記。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孫玮倫

很多人一邊緊急換票改行程,一邊在底下列隊回複:“謝謝發帖的好心人!”

就算暫時搜不到也沒關系,很多人幹脆直接發實時筆記提問,萬能的大資料自然會把它推給對的人。

“我發筆記問了,有人在底下答了。之後再有人想搜,不是一下子就搜到了嘛!”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Bibabo

以前出門在外全靠自己随機應變,還時不時會踩進意想不到的大坑。

如今打開小紅書一搜,直接站在網友的肩膀上,美美避開生活中五花八門的糟心事。

03

“遇事不決小紅書”背後,

是真實的人

對于很多人來說,小紅書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自己最常用的搜尋工具。

一方面是因為,這裡每天都有大量真人使用者分享經驗、故事,提供最細節、最新鮮的親身經曆。

網友們向他人提問,也回答别人的問題,然後這些答案又被準确地推到了需要這些内容的人眼前。

傳統的搜尋引擎,搜出來的大多是靜止的、知識類的資訊。

就比如同樣是搜“巴黎哪裡有免費廁所”,用搜尋引擎得到的結果是标注公廁位置的地圖,和一系列吐槽法國上廁所又難又貴的新聞。

但在小紅書上搜到,是那些也曾苦苦在街頭尋找廁所、為了省點“廁所費”而想盡辦法的人的焦慮和避坑經驗。

而今年炙手可熱的AI,或許能告訴你巴黎聖母院有什麼曆史背景,使用了什麼建築工藝。

卻無法告訴你今天巴黎聖母院的實際人流量,更無法提供那些細節的體驗。

網友們樂于在小紅書分享切身經曆,包括旅途遇到的麻煩、計劃外的變故、偶然看到的美景……

而這些經曆中展現出的親身經驗、心路曆程,恰恰也成為其他人做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你或許會對旅遊攻略裡洋洋灑灑幾百字的防盜指南将信将疑。

但當看到一位網友把現金塞進口香糖瓶子裡,在歐洲旅遊了十幾天後達成了“0被偷”成就安全歸來,很難不對她的“防盜腦洞”動心。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奶黃劉心包

另一方面,小紅書相對友好的社群氛圍,讓這裡聚集了恐怕是全網最願意“幫助他人”的一群使用者。

展現在旅遊這件事上,那就是——出門踩了坑、吃了虧,也就不希望别人也吃同樣的虧。

拎着大箱子在巴黎地鐵爬了幾百級台階的女孩,回到酒店立刻總結“千萬别拎着大行李去這幾站”。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卡卡去旅行

很多“避雷”筆記原本隻是簡單的一兩句話,但總會有其他人來把資訊補足。

有需求、有疑問的人願意開口詢問進一步的細節。

而無論是筆記主人本身還是偶然刷到路過的網友,都不厭其煩地回答這些疑問,共同形成巨大“資訊庫”。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小紅書的機制也在鼓勵大家提問和分享,正如它的社群公約裡提到的“包容新人和普通人的發言分享,是小紅書社群的核心價值觀”。

如果使用者搜尋的内容如果在平台上還找不到答案,還會被平台提示“可以發筆記向網友求助”。

再往大了說,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是沒有标準答案的,因為人的喜好本就各不相同。

作為UGC社群,小紅書本身就對普通人生産的内容更友好。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分享和表達自己喜歡的東西,并給出自己的答案。

也為資訊的“千人千面”打下了基礎,無論小衆還是大衆的内容,都能在這裡搜到。

就連“在巴黎逛墓地”這樣的冷門路線,你都能找到十幾條攻略筆記,每個筆記的評論區下方還有很多去過、想去的人在留言和分享細節。

哪些名人的墓碑值得看?從去莫泊桑墓的路線要怎麼走?遊客們在波伏娃墓碑上留下的紀念品有什麼含義?

“謝謝,拉上了”,最近在巴黎找廁所的人全靠小紅書網友救命

别人看完覺得“這citywalk有點陰間”,但被戳到的人隻可惜自己怎麼錯過了這種寶藏景點。

或許可以說,小紅書這樣的UGC社群,天然就更适合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搜尋引擎。

因為“你提問、我回答”,本就是人類最高效的交流和資訊擷取方式。

隻不過現在,已經刷了800條“巴黎注意事項”的我隻想問——

去法國的旅遊攻略我都在小紅書上做好了,到底什麼時候能請到假啊!(高潛潛)

(摘編自微信公衆号Vista看天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