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上司人哈尼亞在德黑蘭遇刺身亡之後,黎巴嫩真主黨已經在向以色列發起武裝反擊,發射了大批火箭彈。以色列一方面用鐵穹等反導系統進行攔截,一方面對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軍事目标實施報複性轟炸,已經摧毀了一批建築物。與此同時,以色列繼續對加沙和黎巴嫩的反以色列人員進行斬首式的打擊,每天都有黑名單上的人,死在以色列軍隊的精确空襲之下。
但是,伊朗打算怎麼實施對以色列的報複行動,才是這一輪沖突的重頭戲。
8月2日,阿尼亞在伊朗下葬。葬禮期間,伊朗媒體公開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全世界将目睹非凡的場面和非常重要的事态發展。伊朗媒體也開始轉播兩伊戰争時期的國歌,根據對伊朗行動模式的分析,這是進入了高等級的軍事戒備狀态。
同一天,有西方媒體表示,伊朗及其支援的抵抗之弧,已經準備了1500枚飛彈和1000架自殺無人機。而美軍的備戰行動也表明,美國國防部可能通過不同的情報管道确認了,伊朗的确在準備一場大規模的報複行動。
現在,美國海軍艾森豪威爾号航空母艦戰鬥群已經部署到了霍爾木茲海峽附近,另外美軍正在組織一大批F15戰鬥機和空中加油機前往波斯灣。一批美軍伯克号驅逐艦也部署到了東地中海,随時準備攔截伊朗可能發射的飛彈火箭以及自殺無人機。
可以說,全世界都已經瞪大了眼睛,準備看一看伊朗這次要用什麼樣的形式,什麼樣的規模,來報複以色列。
美國軍方明确表示,對伊朗的具體行動計劃一無所知。畢竟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軍隊保持着比較高的戰備水準,相信也有不止一套的報複計劃。動用哪些部隊,哪些武器,執行哪套計劃,很可能都是由伊朗最高上司人臨機決定。
伊朗這次能不能給以色列一個足夠沉重的打擊,改變對方的巴以政策呢?可能性不大。巴以問題,背後是美國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沖突,是美國要操縱和利用這個地區的國家和它的豐富資源,為自己的霸權主義目标服務。是以,伊朗想用一次大規模報複行動就改變局面,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一次襲擊不起作用,并不意味着持久戰也不起作用。美軍這次集結大規模兵力協助以色列防範伊朗的報複行動,并不是沒有成本的。首先,在紅海地區,美軍就沒有辦法部署足夠的兵力,胡塞武裝的壓力就大幅度減輕。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紅海的制海權現在落到了胡塞武裝的手裡。另外,美國國防部最近兩天高度渲染自己軍事手段的有效性。比如,空軍戰鬥機曾經擊落了多少無人機,海軍反導戰艦攔住了多少伊朗飛彈等等,并特别強調标準3艦空飛彈的攔截能力。所有這些武器平台的運用和彈藥的投射,都是需要真金白銀的。而對于今天美國的财政資源來說,多花一分錢都是雪上加霜。“标準三”反導攔截彈上千萬美元一枚,在2024年4月的攔截行動中,美國海軍一共才舍得發射兩枚。如果這次需要發射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美國海軍恐怕就要找國會去申請特别經費了。
是以,無論伊朗這次報複的成效如何,以色列受到的損失多少,美軍想從中東脫身,已經是做不到的事情了。即使幾個月後,特朗普赢得美國總統選舉,他也不可能放棄以色列、放棄中東。長期來看,隻要伊朗能夠把抵抗行動堅持下去,把飛彈襲擊以色列的活動常态化,最終支撐不住的隻怕還是美國和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