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以上為廣告——

來源 | 泗洪警方編輯 | 張新月 稽核 | 張希剛

網絡貸款類詐騙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

發案量大且最具有欺騙性的一類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不法分子通過發短信、打電話、開設虛假網站、小卡片、社交軟體、郵箱等釋出辦理小額貸款“無抵押、無需征信、無需擔保、放款速度快”的廣告,吸引目标群體。待受害人與其聯系後,便謊稱可以無抵押、無擔保,并且以較低利率申請到貸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再以收取“保證金、好處費、保險費、解凍費”等各種理由,誘騙受害人轉款,進而達到詐騙目的。此類詐騙的易受騙群體,通常為無業、個體等有貸款需求的人。

真實案例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7月24日,王女士收到了一條“京東金融”的短信,短信内容顯示其有18萬的額度貸款可以領取使用,王女士便點選短信内的網址連結下載下傳了該APP。登入後,王女士在APP内完善個人資訊申請放款,到最後一步時卻顯示放款錯誤。王女士便向客服發起咨詢,客服稱因王女士收款賬号填錯,導緻資金當機放款失敗,需要其繳納保證金,于是王女士通過網銀給對方指定的銀行卡号轉賬12000元,并通過微信掃碼支付了3000元,但依然沒有提現成功,客服又說因為“操作逾時”還需要繳納45000元的保證金,王女士這才發覺被騙。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詐騙套路解析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01

連結引流

在網絡上浏覽過貸款的“潛在客戶”會被推送各類貸款廣告,其中就包括詐騙團夥推送的廣告、短信等。當“潛在客戶”打開短信連結,就會進入騙子制作精細的高仿某知名貸款平台。

02

填寫資料

和正規平台一樣,填寫個人隐私資訊,包括姓名、電話、身份證号等。一旦“潛在客戶”送出,就成了詐騙分子眼中的“精準料”。

03

放誘餌

騙子讓“潛在客戶”在平台看到貸款金額,讓其感覺已經觸手可及,當其準備提現時,所謂的“客服”就會提出繳納一定比例的提現費、保證金等。很多急需用錢的人大都會轉出這筆錢。

04

資訊錯誤

在被騙人交過費用後,通常又會收到銀行卡或身份資訊等資料填寫錯誤,無法提現等提示。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警惕!泗洪王女士被騙60000!

警方提示

短信内的陌生連結不要點,那是詐騙分子僞造的網站,你下載下傳的APP隻是名字和正規APP一樣,裡面内容都是詐騙分子僞造的。下載下傳任何APP都要通過官方應用商城下載下傳,不要通過陌生網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