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吉木薩爾8月6日消息 田間地頭秋色濃,千畝葵花話秋實,眼下,新疆吉木薩爾縣1000多畝食用向日葵陸續迎來收獲季,豐收的向日葵成為鄉村田野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百畝食葵收獲現場 (央廣網發 張銳 攝)
在北庭鎮泉水地村食葵種植地,現場機器轟鳴,采收、運輸車輛來回穿梭,采收勞工在葵花收割機前一字排開,熟練地将已曬幹的食葵盤投進收割機中脫粒。
食葵種植戶付建萍在北庭鎮承包了240畝地種植普瑞7号食葵。據悉,該品種的食葵比起其他品種具有抗重茬、适高溫、抗蟲害、不挑地的優勢,在同樣的地力條件下,普瑞7号食葵畝産量高于其他品種20公斤至30公斤。
食葵采收現場 (央廣網發 楊天文 攝)
付建萍看着豐收的食葵地高興地說:“我今年在北庭鎮種了240畝地的食葵,今年整體長勢情況還不錯,畝均産量在200公斤左右,總産量應該在50噸左右,食葵籽每公斤市場價在10元左右,種植食葵的收入還是挺好的。”
食葵種植從播種、間苗、澆灌、割葵花頭再到脫粒葵花,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附近農閑的村民也紛紛加入葵花收割的隊伍中,段須達就是其中一個。“從4月份播種開始,我跟妻子就一直在葵花地裡務工,我參與了播種、施肥、除草,再到收葵花,一天能掙200元左右,能幹到8月底,可掙3萬元左右。”段須達開心地說。
食葵喜獲豐收 (央廣網發 張銳 攝)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近年來,北庭鎮積極探索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推進土地整村流轉,促進規模化種植,大力推廣打瓜、葫蘆、辣椒、食葵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同時在農作物收獲期間積極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協調機械、人力,全力保障秋收順利,有效帶動各族農牧民通過秋收實作增收。
吉木薩爾縣北庭鎮黨委委員鐘麗萍表示,近年來,北庭鎮大力調整種植結構,農民的種植收入明顯提高,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群衆實作了就近務工、增加家庭收入,群衆的日子越過越好。今年,北庭鎮共種植農作物2.7萬畝,在各類農作物采收期間,我們積極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協調各類機械300餘輛,有力確定了豐收順利進行。
顆粒飽滿的葵花盤 (央廣網發 楊天文 攝)
吉木薩爾縣引導農民圍繞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特色高效作業,實作種植圍繞時令轉,銷售随着市場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增加了農民收入,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特色農業持續快速發展之路。
今年,吉木薩爾縣共種植葵花1050畝,主要集中在老台鄉、慶陽湖鄉、北庭鎮,目前已陸續進入收獲期,預計8月底可完成全縣葵花收割工作。(記者姜茸 通訊員楊天文 張銳 鐘麗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