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知南沙、愛南沙、留南沙、建南沙”的号召,凝聚青年力量,共促區域發展,共青團廣州市南沙區委員會(以下簡稱“團南沙區委”)于近日舉辦了以“攜青春之夢 赴家鄉之約”為主題的首屆大學生暑期“返家鄉”座談會。此次活動旨在搭建起青年學子與家鄉發展的橋梁,激發青年人的創新活力與愛國情懷。
據悉,來自澳門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的63名學子參與了團南沙區委、南沙青年聯合會首次舉辦的“2024年大學生實習計劃”并在南沙區政府機構、法定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進行為期兩周的崗位實習。
該實習計劃鼓勵内地青年學生尤其是南沙戶籍學生實習,加深對南沙的認識,為畢業以後回家建設南沙奠定堅實基礎。
接下來,實習生們将繼續在南沙企事業機關實習中加強磨煉、增長本領。
座談會上,與會學生首先觀看了南沙城市宣傳片《在南沙,擁抱未來》。該片全面展示了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新定位、新形象,以“南沙形象”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風采和開放姿态,進一步加深了學子們對家鄉南沙的認識與情感聯結。
團南沙區委相關負責人對實習計劃的實施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深情寄語青年學子,她強調,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鼓勵大家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突破,在追求個人成長的同時,不忘回饋家鄉,将個人夢想融入南沙發展大局之中。
随後的交流環節中,
同學們圍繞
實習經曆、職業規劃、
南沙發展前景及
返鄉創業意願等話題
展開了熱烈讨論。
“南沙區的蓬勃發展顯而易見,每日絡繹不絕的辦事群衆正是南沙區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生動寫照,讓我深感自己也是這股發展浪潮中的一員。”南沙區不動産登記中心的實習生馮嘉婷表示。
她深刻體會到,實習是連接配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她表示:“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大量與人溝通的寶貴機會,這些經曆也讓我在交流中更加自信流暢。”
來自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分行的實習生陳栩琪,則對實習的意義有着更為深遠的了解。
她認為:“此次實習不僅是我個人成長的加速器,更是推動鄉村振興、助力社會發展的有力實踐。我鼓勵所有實習生珍惜這段時光,在實幹中積累經驗,在南沙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為實作南沙的繁榮昌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标不懈努力,讓個人理想在南沙這片廣闊舞台上綻放光彩。”
共青團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委員會的實習生林美然,則對南沙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她指出:“南沙的發展需要創新與包容并進,我建議可以通過直播帶貨等新型銷售模式增加農民收入,激活農村經濟;同時,增設多領域工作崗位,吸引外出人員回流就業,以人才回流促進經濟循環;此外,提高創業扶持政策的吸引力,增加創業補貼,為有志于在南沙創業的人才提供更加堅實的後盾,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麗、繁榮的南沙。”
近年來,南沙在促進粵港澳青少年交流交往、創業就業合作水準、人才集聚方面集中發力,深化打造“大灣區青年活力之城”,做實做優南沙人才發展“軟環境”,為灣區青年發展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目前,南沙區已開發“港澳青年學生實習就業基地”近230個,其中,今年新加入的實習就業基地共有27個,将進一步壯大青年的實習就業基地矩陣,為粵港澳青年提供更廣闊的實習就業平台。
小南帶你看
拭目以待!廣州這個可以看海的“網紅”公園大提升→
社群飯堂來啦!年輕人也可以“搭食”
文字:劉超
通訊員:團南沙區委
圖檔:羅仲賢、團南沙區委、資料圖
編輯:曹繹
校對:張瑨欣
二審:潘曉婷
終審:齊華偉、黃增才
出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文由“廣州南沙釋出”原創釋出,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衆号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