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說起經濟總量,曆下在濟南各區縣中,可謂是“龍頭”般的存在。

做“龍頭”,就要有一馬當先和劈風斬浪的風範,也要有高瞻遠矚和守正創新的實力。在這方面,曆下一直都敢于“亮劍”。

從直覺的資料來看,今天上午,曆下釋出今年上半年經濟資料——地區生産總值1215.9億元,同比增長6.8%,對全市增長貢獻率25.4%;實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8.7億元,稅收比重91%。

資料簡潔明了,但資料背後的砥砺卻值得探究。

上半年,濟南市地區生産總值為6144.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跑赢了全國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這其中,曆下依舊貢獻了“大塊頭”的含金量。

目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确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思路、總目标、正确方向、原則方法和任務舉措。

“乘風破浪勇向前”的背後,這場順勢而為、因時而變的改革風潮也吹到了曆下。如何于變革中求突破、創新中尋機遇?曆下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進階之路”的核心是什麼?

隻有答好“期中卷”,方能赢取“全年紅”。

觀察曆下的這份2024“半年報”,總體可以用“形”穩、“質”優、“勢”好來評價。

“形”穩,要看整個大面的成色。

從GDP貢獻度來看,曆下GDP占全市比重已經增長至25.4%,較2022年同期的19.08%、2023年同期的19.2%,實作“跨越式”提升。這個新紀錄也無疑證明了曆下的絕對實力。

此番強勢表現,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扮演着經濟發展核心角色的重點産業”。

上半年曆下的寶藏産業帶中,金融和總部經濟規模持續壯大,完成金融業增加值356.9億元,同比增長14.3%,總量占全市49.9%;新認定省級總部企業4家,入選山東省總部經濟先進區。

同時生物醫藥和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也得到大力發展,麗山細胞醫學産業園、生物制藥生産基地集聚作用顯現,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山東科技大市場等平台建成開放,新興産業迅速崛起、加速奔湧。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質”優,是看量、質的同步增長。

曆下取勝的法寶,跟“一軸三區多園”城市發展新格局有着莫大關系。在這個新格局上,“項目建設”挑起最硬的脊梁。

看量,看的是總量和規模。

古城片區21處院落修繕和14條街巷市政設施改造全面鋪開;中央商務區累計建成商業商務載體330萬平方米,注冊市場主體達1.1萬家;CBD中央廣場等80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通彙資本數字經濟創新科技園等26個項目實作新開工。資料亮眼、攀升可喜。

看質,看的是結構和效益。

長嶺高科片區堅持産城融合,義和莊村民安置房加快建設,創新産業園主體封頂,成為曆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戰場;獲批專項債額度73.6億元、中央預算内資金5000萬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充足資金保障。項目作為“新發展極”,成就了曆下發展千姿百态、日新月異。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勢”好,就是下一步的趨勢。

左右下一步趨勢的關鍵鑰匙,則是“深化改革”。因為改革,是發展壯大、制勝未來的關鍵一招。

持續領先的改革熱度,折射出了曆下高品質發展的速度。

比如營商環境的優化。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精簡審批服務事項95項,全區市場主體增至15.2萬戶。上半年新引進過億元市外投資項目25個,羅森山東總部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順利落戶。

再比如重點領域改革。積極推進“一網統管”改革試點,搭建城市管理、應急指揮等5大基礎應用場景。推廣應用“米均效益”評價體系,為182棟商務樓宇提供精準服務。

種種努力,種種成績。

審視曆下所走的“進階之路”,會發現其内在的“核心”,對應着一個完整的螺旋式、持續性的高端進階程序。我們可以将這條路稱為創新引領之路。

“未來之路”又在何方?

衆人更加期待的,是曆下的新未來,會是什麼樣?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裡程碑。

“曆下區将完整、準确、全面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把各項改革任務貫徹好、落實好。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進高品質發展”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曆下專場,曆下區委書記楊傳軍說。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8月6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進高品質發展”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曆下專場召開

此次釋出會上,一些新鮮的舉措被提了出來。

一、實作更大的發展,需要繼續以項目為支撐,這也是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産力的基礎和保障。

“三區建設”協同推進。古城片區大力推進首開區建設和泉城路商圈改造提升;中央商務區加快綠地山東國金中心、國際金融城北區等重點項目建設,確定今年再建成商業商務載體80萬平方米;長嶺高科片區高标準建設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技術等新興産業園區。

二、實作更大的發展,需要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有效激發高品質發展動力活力。

曆下将發揮國家級人力資源産業園作用,依托山東科技大市場,與山東大學、省科學院等高校院所緊密合作。深入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全力打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綠色通道,帶動科創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快速發展。

三、實作更大的發展,需要堅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今年1-7月,曆下新增城鎮就業2.84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77%。為了鞏固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建立成果,曆下将持續把社會治理創新作為重大基礎工程,把城市服務管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把生态環境保護作為重大發展工程,健全多層次、廣覆寫、有質感的民生保障體系。

曆下,“勇挑大梁”不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8月2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釋出《2024年中國城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研究報告》。報告中包含了“2024賽迪百強區”榜單,曆下區上榜第27位。

該報告指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城區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近年來,曆下的科創主體持續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達824家,各級小巨人、“專精特新”、瞪羚企業達739家,與華為合作正式簽約,濟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運作。在這一方面上,曆下有條件,也更有責任走在前、挑大梁。

現在,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濟南,一定會注意到曆下。這片100.8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永遠躍動着生生不息的發展脈搏。

乘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東風,這一次,曆下重新拔錨起航,清晰勾勒出未來發展的輪廓和脈絡。(來源:衆觀濟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