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虧三年 華誼兄弟重回影視行業賽道,勝算大嗎?

作者:Beiqing.com

華誼兄弟最近熱搜是因為"馮小剛已經向華誼支付了1.68億元的績效薪酬"。但超過"一個小目标"的錢,并不能彌補華誼三連敗。

華誼兄弟,早已不是影視行業的"王者"。

在資本市場上,華誼近年來一直處于退市的邊緣。現在,從主線真人秀娛樂回到影視行業,華誼兄弟正試圖通過在影視行業創造收入來扭轉兩年虧損後的現金流危機。但随着疫情的爆發,華誼兄弟經曆了三年的虧損,作為資深資本玩家,華誼兄弟在今年一季度出售資産,避免了退市危機。

自2016年以來,華誼兄弟的股價一直在波動和下跌,投資者的預期似乎在漫長的等待中逐漸消退。回歸影視主業,資本下降,影視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藝人經紀闆塊更加精細化,一系列藝人經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逐漸變大,也在追求資本的青睐;

世界變了,華誼兄弟能奪回影視業的寶座嗎?

經過三年的虧損和今年一季度資産的出售,資本玩家華誼兄弟避免了退市

華誼兄弟曾經出演過。随着資本的退坡,影視行業一直受到沖擊,2016年至今,華誼兄弟股價波動呈下行趨勢。作為前"創業闆28星戰"之一,第一家在創業闆上市的影視公司,華誼兄弟從試圖沖擊市值的千億元到現在徘徊在100億元左右,華誼兄弟作為一家成熟的影視制作公司,是近年來影視産業的一個縮影。

特别是2019年,華誼兄弟"走開"。

"2019年是華誼兄弟成立25周年,也是創業以來最艱難的一年,"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忠磊在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撇開"八"期調整不談,華誼兄弟電影今年主營演員陣容項目一片空白。作為一家以内容制作為核心競争力的媒體公司,這樣的錯誤可能是緻命的。"

當年,國片總票房642.66億元,國産片總票房411.75億元。這些都與華誼兄弟沒有太大關系。

2018年和2019年,華誼兄弟在影視制作行業"神靈",在其兩年的實景娛樂業中,華誼兄弟付出了巨大的損失。2018年,華誼兄弟實作歸屬淨利潤-11.69億元,2019年,華誼兄弟實作歸屬淨利潤39.78億元,2020年,華誼兄弟調整經營政策,正式回歸影視制作行業,但遭遇爆發,雖然華誼兄弟拿下了《八大》、《金剛》等作品, 仍然報告了損失。2020年,華誼兄弟實作歸屬淨利潤-10.48億元。

殼牌、華誼兄弟非常挑剔。今年一季度,華誼兄弟實作營業收入3.97億元,同比增長73.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5億元。

但與去年底出人意料的資産出售不同,季度報告顯示,華誼兄弟一季度完成了對華誼騰訊娛樂有限公司部分的出售,不再對公司營運産生重大影響,相應産生投資收益1.24億元。此外,華誼兄弟還處置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貓眼娛樂等金融資産,利潤224.199億元。

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告訴新京報殼牌财經記者,這與新規退市相關規定有關。對華誼兄弟在市場上消亡的疑慮似乎被打消了。

星光不再?黃曉明等一線藝人早已出櫃,藝人經紀走向平台

創業闆首次上市時,華誼兄弟是最引人注目的明星股東群體。但這些"星光"已經消失了。

華誼兄弟經紀業務始于2000年,目前有國内第一、二影視制作能力和班次代言,當時華誼兄弟藝人經紀業務處于高光時刻。華誼兄弟憑借作品附加明星價值,培養範冰冰、李冰冰、周迅、黃曉明等國内一線藝人。

上市之初,2009年至2013年,華誼兄弟旗下的藝人經紀及相關服務業收入分别為1.24億元、1.25億元、1.84億元、2.3億元和1,毛利率分别為62.71%、67.48%、66.78%、68.39%和75.51%,藝人經紀業務的毛利率均超過電影, 電視和衍生品業務,甚至超過了電影院業務。

2014年,華誼兄弟将其主營業務在财務報表、藝人經紀及相關服務方面的構成改為影視娛樂闆塊,是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從報表中看出華誼兄弟從藝人經紀收入和利潤來看,而是在2014年作為時間分界點,華誼兄弟的藝人經紀業務逐漸淡出亮點。

2005年,第一代文化經紀人王敬華從華誼兄弟手中奪走了原華誼兄弟陳道明、劉嘉玲、夏宇等幾十位知名藝術家,恰逢其時,剛剛回歸韓宇的發展;2014年,燕鑫娛樂成立,并迅速合作文章、宋佳、朱亞文等國内一線明星;陳鶴等人于2016年與Papi Sauce共同創立了短視訊孵化平台Papitube。

藝人經紀行業蓬勃發展,逐漸走向細分,藝人有了更多的比較和選擇,藝人開始變得普遍,但另一方面,藝人經紀公司也在尋求資本的青睐。

2015年9月,樂華文化正式登陸新的三塊闆,之後想賣一共售電聲。2015年底,樂華文化重組重組共41.2億元,重組計劃于2016年9月底撤回,主要原因是春融及能否實作業績承諾存在不确定性,雙方無法就估值等關鍵條款達成一緻。一個月後,共電音響随後開始重組,樂華文化成為"獨一無二的寵兒"。

2016年4月30日,公司委托評估機構卓信大華對樂華文化進行首次交易時的評估,根據當時的評估結果,樂華文化的交易價格定為23.2億元。2016年9月30日,上述評估機構再次對樂華文化進行評估,最終交易價格為18.9億元人民币。但最終,樂華娛樂和資本市場沒有任何聯系。

一位知名藝人經紀公司合夥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作為一家輕資産公司,對于明星券商來說,藝人的市值很難估計,而随後公司與藝人的合作關系就不穩定了,藝人可以随時釋出,藝人将涉及藝人市場價值難以估量的問題, 也有類似的藝人經紀公司尋求上市,但由于内部股權比例不均衡,導緻藝人簽約。而從毛利率來看,目前藝人經紀公司的毛利率很難達到華誼兄弟一度超過60%的毛利率。

在選秀節目火爆、造星勢頭強勁的時代,華誼兄弟在藝人經紀領域的表現略顯疲軟。華誼兄弟官網顯示,目前,華誼兄弟正在努力打造一批年輕偶像,包括新一代"鳳女"鐘楚軒主演的電影《方華》和影視新代表王天辰,在《前輩3:再見前輩》中有着羅米和曾夢雪的出色表現, 曾出演《易力債》飾演姚旺、楊野明,在鄭瑞賓、董琦、齊一迪等人氣綜藝節目《偶像實踐學生》《創造101》中表現優異,在電影《西遊女國》中飾演重要角色的孫一涵。

IP衍生成熟度低,華誼兄弟能跑掉嗎?

2014年,華誼兄弟的首個現場娛樂項目"華誼兄弟"在海口觀瀾湖華誼豐小港電影公社正式開業。今年,華誼兄弟将主營業務重新劃分為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和現實生活娛樂、網際網路娛樂三大闆塊,品牌授權和現實娛樂,成為華誼兄弟走向自己的新動力點。

目前,華誼兄弟在海口、長沙、蘇州、鄭州的四個現實生活項目已經開通,并推動華誼兄弟特色的現實生活項目持續落地,2020年完成簽約的武漢卓爾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項目,秦皇島文化旅遊項目正在井然有序,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小鎮有望于2021年開業。根據2020年年報,華誼兄弟品牌授權和真人秀娛樂行業營業收入12489.68萬元,同比增長260.16%。

不過,華誼兄弟從現場娛樂方面的營業收入還遠未投入,2018年和2019年,華誼兄弟兩年内燒掉了超過100億元的總營運成本,盡管在影視行業的投資較少。

作為一家老牌影視制作公司,華誼在現實生活中的娛樂和IP衍生品上都擁有權力,但在ip衍生的低成熟度現狀下,華誼兄弟能獨樹一幟嗎?

華誼兄弟曾表示,品牌授權與現實生活中的娛樂業務不僅可以延長影視IP的生命周期,實作價值最大化,還可以作為影視制作地點或線上業務轉移的入口,為華誼兄弟業務部門提供更多的聯系,形成協同效應, 帶來更大的生态紅利。真人秀娛樂企業是賦予優秀的影視IP更長的生命周期,對我國文化産業發展以知識産權為基礎的創新産業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此,影視行業向新京報殼财經記者表示,華藝的崛起取決于明星,是電影的類型,華藝IP最大的難點在于它是真實IP,真實IP往往難以落地,這是最大的問題。好萊塢IP衍生的關鍵在于動畫IP或虛拟IP占主導地位,因為在IP衍生品發展過程中數字化是一個核心,如果是真的,那麼風險就比較大。迪士尼的核心是IP的産業化,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天堂,也不隻是囤積IP那麼簡單。華誼想成為東方迪士尼,那麼這是唯一的出路。

新京報 殼牌财經記者張偉 編輯 李偉佳 學校對劉寶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