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夏日生活打卡季#

求轉發 關注 點贊!

著名的法國思想家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說,

有的人有學識、懂真理,但不一定有判斷力;

也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這句話表達了一個觀察,即知識和判斷力并不總是同時存在于一個人身上。

蘇格拉底也有一個著名的觀點:

“我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I know that I am ignorant)

蘇格拉底通過不斷的提問(蘇格拉底式提問)來揭示人們信念中的沖突,進而促使人們進行深入思考。

他認為真正的智慧在于認識到自己的無知。

他的方法強調了判斷力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學識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批判性思維來接近真理。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Plato)在其著作《理想國》中,探讨了理想的政治結構和哲學家王的理念。

柏拉圖認為,哲學家通過學習和思考能夠認識到理念世界中的真理,而統治者應當由這些具有哲學素養的人來擔任。

這裡,柏拉圖将學識視為判斷力的基礎,認為隻有掌握了真理的哲學家才能做出最合理的政治決策。

亞裡士多德(Aristotle),柏拉圖的學生,提出了“實踐智慧”(phronesis)的概念,它是一種關于人類行為的正确判斷力,介于理論智慧和倫理德行之間。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亞裡士多德認為,實踐智慧是行動的知識,它不僅僅是對抽象原則的了解,還包括在具體情境中做出正确選擇的能力。

啟蒙時代的哲學家勒内·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提出了著名的懷疑主義方法,他在《第一哲學沉思》中通過懷疑一切可以懷疑的東西來尋找不可懷疑的真理。

笛卡爾最終得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結論。

他的方法強調了理性判斷力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學識豐富的背景下,也需要通過懷疑和批判來确立真正的知識。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而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則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類如何通過先驗的理性能力來認識世界。

康德區分了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認為雖然我們無法通過理性完全認識事物的本質(物自體),但我們可以通過實踐理性來指導行動,這需要判斷力(Kritik)的運用。

康德認為,判斷力是連接配接知識和行動的橋梁。

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們,如伏爾泰(Voltaire)、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亞當·斯密(Adam Smith),都強調了理性判斷力的重要性。

他們通過著作和辯論,推動了社會從封建迷信向理性批判的轉變,這一過程中,學識和判斷力被視為推進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

一分鐘哲學 | 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

是以,從米歇爾·德·蒙田到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這些偉大的哲學家們通過各自獨特的視角和理論,深刻揭示了學識與判斷力之間複雜而微妙的關系。

蒙田的觀察提醒我們,知識與判斷力并非必然并行不悖,而是需要個體不斷地自我反思與提升。

……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希望長按點贊,多多關注、評論和轉發噢。

(圖檔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