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各行各業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困境會讓目前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變化有好有壞。

有競争才會有進步,這一點放到行業發展上尤為關鍵,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一家獨大,會産生很多問題,比如行業活力下降、内部混亂不堪。

是以國家大力打擊壟斷行業,一旦有公司即将壟斷這個行業,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這在早些的計程車行業有所驗證。

當時出坐計程車可是一件時髦的事,當時大街上隻能零星見到幾輛車,成為一個計程車司機是多少人的夢想。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當時很多人依靠成為一個計程車司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它不僅賺錢很多,還特别輕松,當時是非常體面的工作。

但這個職業放到今天,則被添加了很多不一樣的符号。

每當路邊有司機停下車,問你是否乘坐時,大部分人都會搖搖頭,眼神中透露着厭惡。

在路邊等計程車的人越來越少,更多人選擇通過網約車,即便就近就有計程車,大部分人甯願多花一些時間也要等網約車。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這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個問題的出現呢?網約車的崛起對計程車的沖擊如何?這反映出了什麼問題?

一、計程車的輝煌與落寞

計程車的概念最早能夠追溯到民國時期,當時就已經出現人力拉車的情況。

就是人們印象中的黃包車,算是與當今計程車一個性質的交通工具。

當時的黃包車為中産階級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這些車夫并不像當今司機這麼舒服,基本上都是位于社會底層。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他們需要依靠自身的勞動力,終日奔波在大街小巷,才能賺到血汗錢,很多車夫都位于生存和貧困之間,隻能算勉強糊口。

(親愛的讀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它确實能幫我增加一些收入,讓我能夠繼續堅持寫作。您的了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這些時代的殘渣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等電車和汽車進入到中國後就此被淘汰了,更加友善快捷的方式取代了它們。

不過這一行依舊需要其他交通工具來填補,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力三輪車出現了。

作為運輸和承載的工具,在當時能擁有一輛三輪車,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雖然當時依舊有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但對于廣大人民來說,這些交通運輸方式不僅不實用還價格昂貴,三輪車成為出行的最優選。

等到城市化初期開始,很多農村人湧入到城市之後最開始的工作就是蹬人力三輪車,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力三輪車退出了曆史舞台。

之後電動三輪車成為了主力,電動車更加便捷,不需要通過人力,瞬間風靡大街小巷,成為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即便放到現在,我們在城市和農村也都能見到。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等到電動三輪車落寞之後,計程車登上了曆史舞台。

大量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讓計程車有了用武之地,人們也更願意選擇高效快捷的計程車出行。

其實計程車早就進入到國内,北京、上海、廣州這些發達城市,這些地方率先出現使用需求,當時國内大部分計程車都集中在這裡。

那時候的服務對象是那些非富即貴的人,計程車代表着高檔,計程車司機更是令人羨慕的上流工作。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不僅收入高,還有着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

等到後續國内交通系統發展成熟之後,計程車也有着獨特地位。

他比公共汽車更加快捷,很多人急着辦事或者需要節省時間的情況下,都會選擇乘坐出租。

當時一輛車的價格在十幾萬,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難以承受,計程車的出現創造了更大的需求,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到這個行業。

這也讓這個行業變得越來越成熟,2009-2016年,全國城市計程車輛規模保持逐年增長。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而2016年-2017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末,全國擁有計程車輛規模約139.58萬輛。

并且人們的收入也快速增長,“打車”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已經成為一種日常出行方式,在市場飽和的背後,計程車行業遇到了困境。

網約車的進入對計程車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甚至可以說是降維打擊,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失去了與其他司機競争的機會。

但很多人并沒有對這些司機感到同情,反而拍手稱快,這一切事情的背後,又有着那些原因呢?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二、計程車行業亂象

計程車發展這麼多年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有一些問題讓很多乘客無法忍受。

隻是遇到這個情況無力改變,直到網約車的出現,才讓計程車徹底跌落谷底。

經曆這麼多年發展,提到計程車,人們腦海裡第一時間會蹦出一個詞“宰客”。

這個現象有多誇張?全國随便找一個人,十個裡有八個都遇到過這個情況。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在早些年,司機遇到客戶都是看人開價,因為隻有他們知道路線怎麼樣,開多少價格看自己心情,大部分司機都會往高報。

原本隻需要五塊的路程,可能就要被司機宰到20。

很多人懵懂之間就花了冤枉錢,有些人識破之後,司機也并不慌,一副“你愛坐不坐”的樣子。

這樣的情況自然引起了國家的關注,之後計程車上多了一塊計價器,在車子行駛過程中會計算對應的價格,顧客能對這些一目了然。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這些司機懂起了歪腦筋,幹脆開始繞路,很多外地人不知不覺就着了道,就算是本地人一個不慎也會掉坑裡。

有的司機還花了大價錢改造計價器,甚至幹脆不打表,談好一個較高的價格後再把客戶送到目的地,不然就拒載。

此外計程車有時的體驗感非常差,在火車站或者大學門口,很多司機會一口氣把人拉滿,明明顧客付了全車的錢,卻依舊要拼車。

特别是在計程車較少的那些年,這樣的情況尤其嚴重,體驗感不好也就算了,司機的态度也很嚣張,但有恃無恐,根本不缺生意做。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其他問題,因為租車價格高昂,可能會有多個人出資共同租下一輛車,白天和晚上輪班跑,車内的環境讓人難以忍受。

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當時計程車行業常見現象,很多客戶受限于交通環境,沒有其他選擇隻能默默忍受,但不代表對此事沒有意見。

随着時代的進步,各種地圖導航軟體還有汽車價格的下跌,對計程車行業造成了重大沖擊,網約車應運而生。

網約車的出現,徹底取代了計程車的社會地位,計程車爆火的原因就是因為友善快捷,那麼網約車在這塊可謂是全面碾壓。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三、網約車強勢崛起

滴滴這樣的資本進入市場之後,首先與網際網路聯系起來,讓客戶隻需要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叫來一個網約車。

這極大縮短了等待的時間,雖然師傅趕來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不會像計程車一般充滿不确定性,需要完全空置才能坐人。

而且如果自己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在網上提前預約,這樣滿足了很多的需求,網約車迅速占據計程車的市場。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點比較關鍵,網約車的價格完全“透明”。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早在下單之初,就能看到預估的價格,除非發生特殊情況,不然價格相差不大。

并且所有的行動路線也會被規劃好,任何一次行動都能清晰展現出來,是以不會出現像計程車繞路宰人的情況。

後續為了友善不用人群選擇,還提供了不同車型、不同價格供乘客挑選,貼心的服務赢得了乘客的好感。

因為要與計程車搶占市場,很多公司花了大價錢做優惠,通常來說網約車的價格要比計程車低上10%-30%,甚至還有花幾塊錢就能坐車。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計程車都有一個起步價,不管距離多近,隻要坐了計程車就需要支付起步費+燃油附加費,是以目的地距離近的還不如選擇步行。

此外網約車的體驗感更好,因為是自己的私家車,日常的清潔和保養到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如果乘客願意花錢的話,還能享受到管家式服務。

從各方面來看,網約車已經碾壓計程車,計程車基本已經退出了曆史舞台,網約車才是人們的首選,很多計程車公司開始轉型做網約平台。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路邊的計程車?

結語

計程車的從輝煌到落幕,反映出了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如果一個事物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中,不反思進取的話,遲早會慘遭淘汰。

計程車司機群體中大部分都是好人,隻有少部分司機投機取巧、坑蒙拐騙。

即便這樣的亂象在後期得到了改善,但為時已晚,客戶的信任度已經到了谷底。

網約車的到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更加高效快捷的事物必然會淘汰掉落後的事物,而且網約車不會變成計程車的模樣。

正因如此,大家甯可站着等網約車,也不願坐進路邊的計程車。

參考資料:

網際網路視阈:2018年05月09日《中國計程車的“前世”與今生》

暖小柒自媒體:2024-04-07 《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停在路邊的計程車》

可以鴨文史:2023-12-19 14:57《為什麼大家甯願在路邊等網約車,也不願意去坐停在路邊的計程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