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鯉
編輯|黃毅來了
論起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可謂是沒有定數。
畢竟,他們在訓練上吃得苦非常人能夠忍受。
而奧林匹克運動會,一直是體育競技的最高殿堂。
三年的反複磨砺,隻為背水一戰。
曆來各屆奧運會上,有人圓滿,有人遺憾。
雖然賽場上的奪冠固然可喜可賀。
但他們的“遭遇”更加讓人“意難平”
巴黎奧運會,體操男團決賽。
想必大家的内心不是感慨萬千,就是充滿着憤憤不平。
原本手握三分多巨大優勢的中國隊遙遙領先。
卻因最後一個項目的失誤,讓比分急轉直下。
如果是輸給别人就算了,但屈居于日本隊之下的這枚銀牌,必然遭受非議。
而0.532分的差距,更是他們的不甘!
肖若騰。
12年的倫敦奧運會,16歲的他剛剛進入國家隊。
四年後,他因前肘受傷,無緣裡約奧運。
24歲,他距離體操“大滿貫”隻差一枚奧運金牌。
然而信心滿滿的他卻被殘酷的現實,擊了個粉碎。
回到東京奧運會,男子體操全能決賽當天。
肖若騰上場,一套體操技巧流暢貫通,本人更是力量與美感并存。
尤其是落地,幹脆利落,穩如泰山。
在場之人,無不為之振臂高呼,都認為冠軍非他莫屬。
怎料,他卻隻拿到了銀牌。
時任金牌得主,橋本大輝。
無論是跳馬,還是單杠,落地時均出現了失誤。
然而,裁判卻仍然給予其14.7和14.933的高分。
相反,肖若騰隻因動作結束後,未向裁判示意,直接被扣了0.3分。
這個理由給出,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令人心痛的,是頒獎時,肖若騰臉上表情的轉換。
隻見,早就展開的國旗和他臉上抑制不住的喜悅。
片刻,隻剩下了他難以掩飾的落寞。
今年,肖若騰重振旗鼓,希望能夠圓夢巴黎。
不成想,團賽的銀牌和單人的銅牌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賽後,肖若騰發文,對此次奧運告别。
四個“不容易”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其實中國體育的遺憾,從來不止“肖若騰”
2004年,雅典奧運會。
那時的劉翔堪稱“最完美”的時期。
不僅平了先前的世界紀錄,後又接二連的在大賽上奪得桂冠。
12秒88,讓二十出頭的他一時間風光無兩。
2008年,北京奧運會。
在自家門前舉辦的比賽,也讓劉翔成為了自家人的期望。
于大衆而言,他衛冕冠軍,順理成章。
殊不知,奧運開始前的兩個月,他已有不适。
雖然跟腱有問題,但是劉翔選擇了自欺欺人。
不過,傷痛或多或少還是影響到了“飛人”的迎戰奧運的心情。
後來的事情衆所周知。
第二槍響,劉翔退賽。
不明真相的觀衆,将一聲聲的謾罵和責備向他傾瀉而出。
其實不是劉翔不想說,而是大家出于保護他,讓他始終沒有找到開口的機會。
面對各種指責,各種猜測,劉翔默默承受。
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他發誓要将“劉跑跑”的帽子摘下。
誰知,預賽當天“兇多吉少”。
即便是劉翔不奢望進入決賽,也不奢望獲得金牌。
但傷痛仍不打算對他“手下留情”。
以至于,他在第一個跨欄便摔倒了。
那一刻,隻有他自己知道跟腱如同斷裂一般,患處陣陣發麻。
最終,劉翔以單腿跳的姿勢到達了終點。
“摔也要摔在場上”的承諾固然是實作了,可觀衆卻覺得,他再一次讓他們失望了。
如今巴黎奧運,她的銅牌,讓我看清了劉翔“被罵”的真相!
随着大衆的意識被提高,讓他們避免成為下一個“劉翔”
女子蝶泳100米決賽,張雨霏隻拿下了銅牌。
站在領獎台上,她保持微笑,讓全世界見證了,屬于中國運動員的美麗。
然而,離開聚光燈下的她,又是另一副摸樣。
鮮少有人注意到,退場時的張雨霏用手拭去了眼角的淚水。
她的難過或是沒能摘金的遺憾,又或者是結束緊張比賽後的宣洩。
女子蝶泳200米決賽,張雨霏依舊拿到的是銅牌。
但背後的故事,卻令人動容。
賽前,突如其來的高燒定然會打亂她的節奏。
誰承想,緊随其後的是生理期的造訪。
可她卻在采訪時說道:
“就是死,我也得死在泳池裡!”
那麼,大衆是如何看待“蝶後”張雨霏的銅牌呢?
在“雨霏别哭”的相關詞條下,網友的評論“一反常态”。
有的隻是暖心的安慰,和鼓勵的稱贊。
是啊,畢竟奧運會的銅牌代表的并不是最後一名,而是世界第三。
怎麼能不算是一種驕傲呢?
再看“無人問津”的女子橄榄球現場。
早前奧運分組的名單出爐時,主教練便深知這是一場鏖戰。
除了全力以赴,别無他選。
首場,中國隊對戰紐西蘭。
面對東京奧運的冠軍隊伍,毫無疑問地敗下陣來。
出乎意料的是,她們在對戰斐濟時,以40比12實作了逆風翻盤。
然而,前方等待這支隊伍的是更加嚴峻的考驗。
在5-8名的排位賽上,假如她們輸給英國。
這意味着他們還需要和其他隊伍繼續争奪第七名。
帶着“骨肉相連,姐妹情深”的信念,女橄隊員們以19:15險勝。
雖然隻是獲得了第六名,但已經是中國在該項目曆史上的突破。
這一次,評論區滿是熱淚和喝彩。
别人的14歲,對世界懵懵懂懂。
而她的14歲,首次參加奧運,便為祖國在滑闆女子街式奪得了第四名。
不管是這個滑闆項目,還是崔宸曦本人,都同樣的未來可期。
結語
當然,巴黎奧運會上打破曆史記錄的運動健兒不在少數。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他們開創的先例,足以激發後輩為突破其奮鬥的決心!
來源:網絡
借用《金陵青年說》裡的一句話:
“當我們不再隻盯着金牌,當我們開始為銀牌、銅牌喝彩,甚至為沒有獎牌點贊,我相信這才是中國真正走向體育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開始。”
顯然,金牌固然重要,但每一位拼盡全力為國争光的運動員,都值得被稱贊!
部分資料:
張雨霏回應“痛失金牌” _光明網
14歲的她滑出中國最佳_環球時報
外媒:劉翔依舊是中國田徑最偉大的運動員-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