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據金融界8月3日訊,近日,經濟學家洪灏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A股今年還有波機會,大約在秋季。洪專家的觀點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有網友表示:李大宵猜了幾十年沒猜對,一直猜到退休,比天氣預報難猜。
我想說,更關鍵的是,經濟學家預測了幾十年都沒對過,但是他依然是經濟學家,這個現象也是有趣。
還有網友表示:齊秦:大約在冬季。
比起一些經濟學家,歌手齊秦的預測可能更加靠譜。
還有網友評論:什麼人都能叫經濟學家,我也會猜,反正機率50%,猜錯了到時候又沒人記得,猜對了就可以像任澤平一樣,說自己預測了牛市到來。
言歸正傳,經濟學家洪灏關注到海上集運價格與加密貨币價格的上漲趨勢,以及中國房地産銷售的回暖迹象,指出國際貿易流動性的改善可能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周期的底部企穩與逐漸修複,是以他預測A股今年還有波機會,大約在秋季。
誠如洪灏所言,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流動性被視為經濟活動的潤滑劑。當流動性增加時,市場參與者有更多的資金進行交易,這不僅能夠刺激消費和投資,還能增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海上集運價格和加密貨币價格的上漲,通常反映了全球貿易活動的增加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上升,這背後可能蘊含着全球流動性改善的積極信号。在加密貨币領域,這一現象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加密貨币市場往往對流動性變化高度敏感,其價格走勢可以作為衡量市場情緒和流動性狀況的一個風向标。
而且,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房地産政策調整,如放松限購、降低房貸利率等措施,已經顯示出積極效果,房地産銷售開始出現反彈迹象。這種政策的及時調整,不僅有助于穩定房地産市場,還釋放了潛在的消費需求,為整體經濟複蘇提供了動力。随着房地産市場的逐漸回暖,它将對經濟增長産生正面影響,進一步鞏固經濟底部企穩的趨勢。
基于上述分析,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政策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銀行闆塊、國企闆塊、大宗商品以及對流動性敏感的一系列資産,都顯示出較好的投資前景。銀行闆塊受益于經濟活動的恢複,可能迎來業績增長;國企闆塊可能受益于政策支援和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大宗商品市場則可能受到全球貿易活動增加的推動;而對流動性敏感的資産,如部分科技股和成長型股票,也可能因流動性改善而表現良好。
而且,就以往經驗而言,秋季往往是市場表現較為活躍的時期。是以,對于有意向在中國市場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把握好這一時間視窗,結合宏觀經濟趨勢和政策導向,可能有助于捕捉到更有利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