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中國如沒有一班人肯沉下心來,不趁熱,不憚煩,不為當世功名富貴所惑、至心皈命為中國創造新的學術技藝,中國決産不出新的生命來。”

這句話是範旭東說的。他是誰呢?他是大陸著名愛國實業家和近代化學工業的創始者,由他一手創辦的中國第一家純堿廠“永利”,中國第一家精鹽廠“久大”和中國第一個化學工業研究機構“黃海社”,堪稱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吾國惟一化學命脈”。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範旭東(1883—1945)

1945年,範旭東病逝。毛澤東送挽聯“工業先導,功在中華”,周恩來和王若飛合贈挽聯“奮鬥垂卅年,獨創永利久大,遺恨渤海留殘業;和平正開始,方期協力建設,深痛中國失先生”。盧作孚寫的挽聯則是 “塘沽既成,犍樂又成,不朽清輝光史乘;為建國惜,為人群惜,豈僅私痛哭先生”。

《燕雲在望:“永久黃”西遷往事1937—1952》所記錄的便是盧作孚挽聯中提到的在“塘沽”(天津)和“犍樂”(四川)兩地發生的、“永久黃”(永利+久大+黃海社)發展史中最為重要卻鮮為人知的一段往事。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抗戰前“永久黃”團體骨幹合影

創 業

1924年8月,位于塘沽的永利堿廠正式出堿,開創了中國乃至東亞制堿史的第一頁。在創始人範旭東、侯德榜等人的苦心經營下,中國基礎化工出現鹽、堿、酸、肥齊頭并進的局面。然而1937年“七七事變”後,永利被日寇占領,與其一脈相承的久大精鹽廠和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也遭受重創。為儲存民族化工火種,“永久黃”團體千餘名員工及家屬攜帶機器裝置西遷四川,完成了中國化工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壯舉。他們在人煙稀少、滿目荒涼的土地上先後建設了永利川廠、自貢久大模範鹽廠和十餘家小型工廠,以維持生計、支援抗戰。永利川廠所在地老龍壩一帶被命名為“新塘沽”,為的就是“燕雲在望,以志不忘”。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1938年,“永久黃”的職員在西行的民生輪船上,這次西行堪稱中國實業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本書封面照片,拍攝的是1939年初建設中的永利川廠工地

重 建

“永久黃”的重建并非一帆風順。衆所周知,大陸自主制堿的曆史還不到百年。在永利之前,優質純堿制造技術一直被西方人壟斷。1921年,範旭東邀請侯德榜回國擔任永利堿廠的總技師,引入當時最先進的“蘇爾維制堿法”。然而,永利西遷後卻因裝置、原料限制無法繼續采用。經過數百次試驗,侯德榜終于在1941年研發出“聯合制堿法”(即“侯氏制堿法”),将鹽的使用率提高到98%以上,裝置減少三分之一,而純堿的制造成本卻降低了40%,把國外的“蘇爾維法”和“察安法”遠遠抛在後面,也使得中國化工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制堿法的創新攻堅隻是“永久黃”西遷的一個小插曲。在入川的13年時間裡,“範旭東們”面臨着裝置資金短缺、工業原料匮乏、交通運輸阻礙、政治環境動蕩等一系列困難。在這片嶄新的鹽鹵大地上,除了經營主業,他們還堅持編刊物、搞科研、辦教育、造裝置,甚至還開采了煤礦......從1937年到1952年,“新塘沽”為儲存新中國的化工業火種做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

範旭東曾專門為“永久黃”團體設立了四大信條,他的好搭檔侯德榜還将這四大信條工工整整地謄抄了一遍,以警後人。直至今日,這仍是中國企業文化的标杆之一。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留 痕

作家龔靜染采用非虛構曆史寫作方式,以一手檔案、文獻和親曆者口述為基礎,輔以80餘張珍貴史料圖檔,理清脈絡、複原細節,為讀者呈現一部抗戰期間民族工業西遷的史詩。書中展現了“新塘沽”在中國抗戰史、中國科技史上的偉績,揭秘了蒙塵半個多世紀的“永利化工”西遷往事,勾勒了戰火中愛國科學家和實業家的奮鬥群像,歌頌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企業家精神。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2024年8月出版

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說:“這部作品延續了我追求樸素、簡潔、準确的叙事風格。我一直認為曆史寫作不能擦脂抹粉,本來面目雖然不見得讨人喜歡,但華麗的修辭更容易産生欺騙......要感謝每一位出現在我書裡的‘永久黃’同人,他們是這一段跌宕起伏曆史的奉獻者。他們的偉大在于,身處艱難困厄之中,也發出了哪怕是微弱的生命之光。”

距離永利堿廠建廠已經過去整整100年的光陰,塘沽如今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一部分,永利堿廠也并入渤海化工集團、整體遷到了新區。如今位于永利舊址上的是紫雲公園,公園裡的小山就是用當年的堿渣堆積而成。位于四川樂山五通橋的“新塘沽”,今天還完整保留着川廠的廠房裝置和範旭東們住過的宿舍,成為重要的工業遺址......滄海桑田,倏忽之間。變的是山川風貌,不變的是“永久黃”團體的創業精神和愛國情懷,值得被書寫,被銘記。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原镌刻在山壁上的“新塘沽”三字,現整塊取下後陳放于永利川廠舊址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不容忘卻的民族化工團體“永久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