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日)晚上,密雲區一處道路交叉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轎車部分被砂石料埋壓,車内一家三口被困,情況緊急。北京密雲消防救援支隊緊急趕往現場救援,經過兩個半小時的努力,成功将三人安全救出。
事故現場/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一聲聲呼喊、不間斷的對講機應答、嗡嗡的機器轟鳴,還有閃爍的急救車燈、警燈......8月2日深夜,在密雲區的一處路口,一場緊急救援正在展開。
事故路口監控/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晚上10點47分,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接到警情,在密雲區密關路與外環路交叉口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員被困。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調派20多名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救援,十裡堡消防救援站特勤二班班長王雪成到場發現,情況十分複雜緊急。
消防救援人員清理掩埋車輛的砂石/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鈎機等到場清理砂石/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一輛滿載100多噸砂石的半挂車側翻,把一輛小轎車壓在路中央的隔離墩上,小轎車180度翻轉,車底朝上、變形嚴重,而車内,還有一家三口被困,包括一名不到三歲的小女孩。
“當時被困車輛整個倒過來了,上面還有砂石料覆寫,沒有覆寫的地方隻有兩個車門和還有車頭的一部分。我們對車進行了固定,從車頭方向看到了男性被困人員,被卡在了駕駛座。”王雪成回憶,他們立刻對車輛前擋風玻璃和儀表盤、方向盤進行破拆,但是由于砂石料掩埋車輛,救援人員作業面比較小、空間受限,一次隻能進去一個人作業,破拆工具也施展不開,救援相對緩慢。
大量的砂石、狹窄的作業面、炎熱的夏夜、被困人員情緒失控面臨缺氧,都是考驗。消防救援人員迅速确定救援方案,一邊聯系大型機械前來支援,一邊用鐵鍬挖、用手刨清理石子,同時在現場120急救人員的幫助下利用醫用氧氣袋給被困人員輸送氧氣。
消防救援人員對車輛進行破拆/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車輛吊離地面擴大作業面/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拍攝
消防救援人員進一步工作中/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十裡堡消防救援站副站長王泳鑫回憶,在确認車輛安全後,現場采用吊車把轎車吊離地面10厘米,救援人員鑽進車内,把方向盤、頂棚與儀表台間的縫隙進一步擴大。終于,在8月3日淩晨0點44分,小轎車的司機被救出。
由于車輛變形嚴重,後排被困的女性和小女孩的空間極為狹小,小女孩的頭就被擠在車輛B柱和駕駛座的縫隙裡,孩子媽媽的腿部也無法動彈。近兩個小時過去,她們的情緒和體力都到了臨界點,艱難的救援變得更加棘手,不得不數次暫停破拆。
此時,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科長展武林臨危受命趕到現場,他帶領兩名隊員成立快速救援小組,迅速确定新的救援方案,安撫被困人員情緒,打開營救通道。“我們找準了切入點,利用B柱和車座之間的空間,一點一點擴,一點一點的剪,一邊保護着小女孩的頭不讓她受傷,最後打開了一個小通道,把小女孩第一時間給拽出來了。”
小女孩被救出/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孩子堅強!加油!出來了!”伴着現場人員的呼喊,淩晨1點10分,被困在後排的小女孩被救出。展武林回憶,孩子當時眨着大眼睛,沒有受傷,孩子的媽媽松了口氣,但明顯體力不支。“我安慰她,我說沒事大姐,你放心,再堅持一下,就幾分鐘的時間,你别睡。其實我那時候還在想,該從哪裡入手。我們再重新調整,把車座軌道的位置都剪斷了,掀開一個更大的縫隙,最後才把她救出來,前後也就幾分鐘時間。”
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科長展武林(右一)在現場/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孩子媽媽被救出/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出來了——”現場救援人員興奮地呼喊,孩子母親順利救出,早已在現場等待的急救人員立刻上前,将她送上擔架。整個救援過程曆時近2.5小時,一家三口沒有明顯的外傷,生命體征正常,并轉由120送醫治療。
原本趴着、跪着、躺着的救援人員從石子上起身,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們當下的心情,隻有“高興”。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十裡堡消防救援站副站長王泳鑫說,現場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堅持完成了這場救援。
“救人一命,值了!”擁有20多年救援經驗的展武林說,這就是消防隊伍的價值和使命。
記者 趙明聰 編輯 孫媛 主編 程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