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淩晨,巴黎奧運會拳擊比賽上,出現了異常有争議的一幕。
女子66公斤級拳擊賽預選賽上,意大利拳手安吉拉·卡裡尼對戰阿爾及利亞選手伊馬内·哈利夫。
比賽開始僅僅46秒後,意大利拳手宣布退賽并哭訴——“她根本就是個男人!我不想死,我退賽!”
這46秒内,兩人僅僅隻打了幾個回合。而意大利女拳手處于下風,連續挨了幾拳後,面部又挨了一記重拳……
意大利選手,就這樣直接被打懵了……她舉起手臂,回到自己的角落,宣布退賽。
“我挨的那一拳和以往挨的拳完全不一樣,重到我無法承受,實在是太疼太疼了!”
事後,意大利選手低着頭哭泣,短褲上染着血,拒絕和被宣布為勝者的哈利夫握手。
她說自己這次來本來也是沖着給家鄉帶來榮譽的,但是面對哈利夫,她不想冒生命危險。因為,哈利夫是一個性别有争議的“女人”。
實際上,在去年的世界拳擊錦标賽決賽,哈利夫本來要對陣中國選手楊柳,然而在開賽前幾個小時,她被取消了資格。原因是,哈利夫在性别測試中,在生理上具備“不正當優勢”,沒有通過性别測試。
國際拳擊協會主席烏馬爾·克裡姆列夫稱:“哈利夫的基因檢測中發現了XY染色體,是以不符合進入女子組的要求。”哈利夫不僅被國際拳聯判定禁賽,還取消了22年世錦賽銀牌。
然而,到了今年的巴黎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卻并不認可國際拳擊協會的判斷。
以奧組委的說法,去年她的問題是“突然升高的睾丸酮水準(男性力量激素)”,而現在她的睾丸酮水準已經降了下來,通過了奧運會的資格認定,可以以正常的女性選手身份參賽。
于是,哈利夫正常參賽,并且用了僅僅46秒将意大利選手打到哭泣退賽。這個結果,引發了全世界大量觀衆的不滿……
全世界的媒體都在報道這件事情,并且很多都提到之前就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内引起争議的跨性别參賽事件。
有些“男跨女”的選手,因為經曆了男性的青春期發育,即使睾丸酮激素降低至女性水準,也仍然有碾壓性的體能優勢,導緻順性别女性無法與之競争。
(示意圖)
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率先開炮:“巴黎2024将永遠被這場殘酷的不公正所玷污。”
一直站在反跨争議前沿,數次發聲的羅琳,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相關報道,并寫道:
“一位年輕的女拳擊手剛剛失去了她為之奮鬥和訓練的一切,隻因為一個男人被允許與她同台。
要怎麼樣才能終止這種瘋狂行為?要等到有女拳擊手受到終生的傷害嗎?等到有女拳擊手被殺死嗎?
看完這個後,你真的能接受看男人當衆打女人以供娛樂嗎?這不是體育競技,而是霸淩!”
川普也站出來發聲,為大選拉票。他分享了視訊并發文:
“我将禁止男性參與女子運動。”
意大利總理也站出來,為自家選手鳴不平,稱這場比賽不公平:
“有男性基因特征者不該獲準參加女子賽事……這不是因為要歧視任何人,而是要保障女性運動員有權在公平條件下競争。
在平等的基礎上競争很重要,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
另外澳洲的一位女拳手也表示:
“從生物學和遺傳學上來說,他們将擁有更多優勢。搏擊運動可能很危險。公平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都希望運動公平。”
而運動體育科學家Ross Tucker稱:
“如果哈利夫是男性,或帶有男性染色體,那麼兩人的競技就像90公斤級與60公斤級比賽(這麼不公平)。”
可這件事情,實際上非常棘手,并且比普通的跨性别者參賽,更有争議。
原因在于 —— 哈利夫不是跨性别者,她從來不是一個男性。她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女孩。
25歲的哈利夫來自阿爾及利亞,在這裡,任何跨性别手術都是嚴重違法的。而哈利夫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性别——她從出生開始就有且隻有女性生殖器。
她的父母認為她是女孩,親朋好友認為她是女孩,她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女孩。她隻是比普通的女孩,更加開朗活潑一些,喜歡足球,身體素質很好,運動成績也很好。
哈利夫來自保守地區,家庭非常貧困,從小就需要在街上撿垃圾、賣面包來掙錢。但幸運的是,她在學校裡突出的運動天賦,讓老師看到了她的潛力,鼓勵她成為一名拳擊手。
為了成為拳擊手,她面對着重重阻力,因為在這個地方,拳擊是一項隻屬于男性的運動。但她堅持了下來,在城市和村莊之間奔波訓練,再搬進城市,搬到首都,一直打到了世界級比賽。
直到她第一次打進世界級比賽,開始進行“性别檢測”時,她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和普通女性真的有差別。在她的體内,有XY染色體。
她本應是一個男人,卻由于性發育障礙(DSD),導緻她從小就是一個女孩。
媒體猜測,她很可能患有先天性的罕見疾病,斯威爾症候群——這使得她雖然擁有男性的XY染色體,但由于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缺失或功能異常,性腺未能正常發育。
和她有類似情況的,還有中國台灣省的選手林郁婷。她在2023年的世錦賽57公斤級比賽中奪銅,卻也和哈利夫一樣,被國際拳協判定為性别檢測不通過,取消獎牌。
然而,國際拳協因為腐敗醜聞被國際奧委會取消了承辦資格,是以本次比賽與國際拳協實際無關。
而在國際奧委會提出的“十項指導原則”中,就包括對DSD的認定:患有DSD的運動員不具備不公平的優勢,應當被允許參加與其性别相符的比賽。
(左:林郁婷 右:哈利夫)
是以,如果硬要說哈利夫是男人,對她來說也是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她從小就是一個女孩子,所有人和她都視自己為女性,護照上也寫着是女性。但當她克服重重困難打進國際比賽時,卻要被剝奪競争獎牌的權利?
而且,她并不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突然出現在國際比賽的賽場上的。在東京奧運會時,她就以女性身份正常參加了比賽,隻是因為她的成績不佳,沒有任何人提出質疑。
阿爾及利亞奧組委也站出來,譴責對哈利夫“毫無根據”的攻擊,不道德的針對和诽謗:
“對她人格和尊嚴的這種攻擊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别是當她正在為奧運會職業生涯的巅峰做準備時。”
不過,這些挺哈利夫的評論,還是沒蓋過成千上萬的負面評論:
“為什麼你想要這樣有瑕疵的勝利,而且還是很多人不會認可的勝利?這違背了奧林匹克比賽的目的。”
“要是其他的情況這種就是家暴了,會叫警察的程度…令人厭惡!”
“把他拖出去!”
“每個女拳手都應該拒絕比賽,天呐這些人到底在幹什麼?”
的确是非常有争議的一件事情了。代入兩邊的選手,都能夠了解她們的心情。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