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就職典禮當天,哈馬斯的頭号政治人物,伊斯梅爾·哈尼亞被暗殺在了他下榻的住所内。

無論對伊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這番操作,可算是傷害性和侮辱性都相當的強。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其實,伊朗官方和巴勒斯坦的抵抗組織,也說不上什麼傳統友誼或者深厚情誼。他們的互相聯手,更多的還是出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規律。

從曆史上看,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雖然主流信仰都是伊斯蘭教,但卻素來不和,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長期互相仇視。

比如,千年以來,中東地區流傳着這麼一個諺語:

伊朗(波斯)版本:甯願相信沙漠裡的毒蛇,也不能相信阿拉伯人的花言巧語;

阿拉伯版本:在沙漠裡同時碰到蛇和波斯人,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

這是沙特一帶的阿拉伯男女傳統穿搭。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這是波斯傳統服飾。而且,即便波斯人皈依伊斯蘭教後,民間依舊堅持着飲酒、華麗的服飾和歌舞音樂這類的世俗歡愉。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此外,就伊斯蘭教内部來看,它不但包羅了衆多民族,其派系更是多如牛毛。

不過,總體上可以劃為兩大類——什葉派和遜尼派。

這兩派長期互相仇視,直到最近這兩年才有所緩解。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再加上各種曆史和現實沖突。是以,即便是阿拉伯圈子内部,也是亂糟糟的一團。

這就是事實,無論大家愛不愛聽,你似乎也不得不承認,這麼多年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一直被以色列碾壓,除了以色列很有背景還不講武德;阿拉伯世界勾心鬥角各懷鬼胎外(可參考五次中東戰争,沒有一次是阿拉伯國家要幫助巴勒斯坦建國的;還有加沙城最早的隔離牆,是埃及政府主動建起來的)。

而另一大問題所在,可能就是——巴勒斯坦人内部,并不團結。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巴勒斯坦控制的地區,即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總面積約為2500平方公裡,人口500多萬。

光是加沙城一處,面積僅有365平方公裡,戰前人口竟然高達237萬。

咱們可以做個對比。保定望都縣的面積是374平方公裡,人口才23萬。就已經算是河北省人口密度比較大的縣級行政區劃了。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顯然,人一多了,事兒往往就會變得很複雜。

于是我們看到,就這麼兩塊巴掌點大的地方,長期共存着一堆号稱“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政治軍事集團。

比如,在北京開會并簽署了《北京宣言》的代表,就來自巴勒斯坦地區的14個組織。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這裡面,有些組織的奮鬥目标是建立以伊斯蘭教法為基礎國家(比如哈馬斯);

有的則是主張建立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現代共和國(比如,法塔赫成員中一些屬于阿拉伯基督徒。像阿拉法特的妻子蘇哈就是個基督徒,在嫁給阿拉法特前,是法塔赫組織的一名行政秘書。)。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更有甚者,還有些組織的目标是,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而且,就算是都号稱秉持馬列主義思想,他們也沒能擰成一股繩,在經曆了各種分裂和重組後,目前比較有存在感的左翼派系,主要是以下兩個組織——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和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好了,下面咱們就簡單捋一捋,現階段在巴勒斯坦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五大政治軍事集團。

他們分别是:

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傑哈德(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人陣(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和民陣(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這些派系之間,“有合作又有鬥争”,甚至某些時候,鬥争的時間還要長于合作。

典型的就是最靠前的那兩個組織,法塔赫和哈馬斯。

法塔赫誕生于1960年代中期,是當時剛剛成立的巴解組織的旗下最大的武裝派别。

1964年5月,巴勒斯坦地區的各個民族主義組織和遊擊隊,在約旦控制的東耶路撒冷開了個會,即,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

會上正式宣布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PLO),這一組織的宗旨就是通過針對以色列的武裝鬥争實作巴勒斯坦解放。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帶領法塔赫打響武裝抗争以色列占領第一槍的,則正是曾被西方多國定義為“恐怖分子”的亞西爾·阿拉法特。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法塔赫當年的畫風,跟如今的差别可是相當的大——激進且極度暴力。

因為鬧騰的過于劇烈,以法塔赫為“帶頭大哥”的巴解組織還一度被迫撤到了境外,并在當地的巴勒斯坦難民中廣泛發展隊員。

埃及和約旦曾經好心收留了這群阿拉伯兄弟,然後它自己就“悲劇”了。埃及接連遭遇以色列報複(埃及收留了他們,以色列自然就把帳都記在了埃及身上);而約旦則直接被引爆了内戰,甚至連約旦國王都差點被幹掉。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打了一年多的内戰,舉國上下付出巨大代價後,巴解組織被趕出了約旦。

離開約旦的巴解組織,又北上黎巴嫩,并在這裡繼續開搞劫機和綁架,還要插手人家的内政。

1975年4月13日,以一起教堂血案為導火索,黎巴嫩右翼基督教長槍黨和巴解組織上司巴勒斯坦遊擊隊開始了混戰,黎巴嫩内戰爆發,并一直打到了 1990年10月13日。

1982年6月,以色列還曾趁機介入,制造了震驚世界的貝魯特大屠殺。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很明顯,上述過往,讓巴勒斯坦的周邊國家至今依舊留有巨大陰影。是以人們看到,自從去年開戰後,上述國家的表現都比較冷漠。約旦王阿蔔杜拉二世更是公開聲稱,巴勒斯坦難民絕不能進入埃及和約旦,這是——“紅線”。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隻是,這次他們提防的并非巴解組織和法塔赫,而是更激進的——哈馬斯。

好了,咱們還是先說說法塔赫的“轉型”。

長期的“以暴制暴”,并沒能對緊張局面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改善,還搞得雙方焦頭爛額,兩敗俱傷。

再加上當年微妙的國際環境,到了1993年,就有了下面的這個《奧斯陸協定》簽訂時的著名場景。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巴勒斯坦革命武裝部隊總司令阿拉法特,在克林頓的斡旋下,簽署《奧斯陸協定》,彼此之間握手言和。

加沙地帶,後來也按照《奧斯陸協定》的要求,歸還給了法塔赫主政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

1996年,巴勒斯坦舉行了曆史上的首次大選,巴解組織主席和法塔赫最高上司人阿拉法特則毫無懸念的當選為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這時候,雖然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組織開始跟以色列和解,但一些法塔赫的激進派成員,卻依舊主張用暴力襲擊以色列的形式繼續對抗,即搞“聖戰”。

這些人中就分化出來了法特赫的另一個分支——阿克薩烈士旅。

阿克薩烈士旅的主要活動範圍是法塔赫主政的約旦河西岸,他們的成員以狙擊手和自殺式“人彈”為主,專門襲擊約旦河西岸地區的猶太定居者。

像巴勒斯坦電影《天堂此時》、《奧瑪》,演繹的就是類似題材。

劇中并未明确提及忽悠精神小夥們去做人彈的是哪個組織,但大機率是在暗示“阿克薩烈士旅”。

這是《天堂此時》中的經典鏡頭,“人彈”在享用最後的晚餐——緻敬的正是達芬奇的名畫。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雖然阿克薩烈士旅也搞“聖戰”,但他們跟加沙城内哈馬斯的聯系并不算很密切,風格也不太一樣。直到去年哈以沖突爆發後,一些阿克薩烈士旅的隊員通過道地進入了加沙,開始跟哈馬斯并肩戰鬥。

下面,咱們接着說目前曝光度最高的哈馬斯。

1973年,當以色列苦于愈發瘋狂的巴解組織的時候,1973年,一個叫謝赫·艾哈邁德·亞辛的加沙人向以色列申請成立穆加瑪(一種宗教性質的慈善機構)并獲得了以色列當局的準許和資助。

加沙這塊地方,早前是埃及控制的,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争後,又被以色列給搶了過去。是以,當年巴勒斯坦人的一切機構如果想要“合法”,都必須送交以色列當局審判。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此後的20多年,亞辛的“穆加瑪”在加沙興辦學校、醫院、宗教沙龍等等,用“搞慈善”的形式,将其發展成了一個帶有政黨性質的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組織。

期間,“穆加瑪”的活動一直跟以色列當局相安無事,甚至還能申請到以色列方面的财政撥款。亞辛和很多以色列官員的私交,也相當不錯。

以色列認為,這個“穆加瑪”非常助于穩定以色列在加沙的局勢,更可以利用“穆加瑪”來分裂一門心思搞武裝鬥争的巴解組織,讓巴勒斯坦人多多“内耗”。

況且,亞辛看起來弱弱的,12歲就癱瘓了,出門隻能坐輪椅,不像阿拉法特那樣總是穿個軍裝,還槍不離身,給人的感覺就很暴力。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通過亞辛的經營,穆加瑪在加沙地帶積累起了極高的威望和民意,甚至超越了阿拉法特上司的巴解組織和法塔赫。

1988年,加沙地帶的一次交通事故,引發了當地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當局的抗議活動。

亞辛抓住這個機會,在穆加瑪的基礎上又開辟了一個機構——哈馬斯。

哈馬斯,全稱叫做“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對比“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組織”(法塔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顯然更強調宗教性和暴力性。

哈馬斯主張,以暴力手段奪回所有的巴勒斯坦土地,徹底消滅以色列,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從地中海到約旦河的,政教合一的巴勒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無關付出多大代價,哪怕是同歸于盡。

(這是哈馬斯的一個女人彈法蒂瑪·奧馬爾·納賈爾“執行任務”前的視訊)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哈馬斯旗下的軍事組織,就是如今天天上電視的——卡桑旅。

卡桑旅的名字,來源于巴勒斯坦的民族英雄阿茲·丁·卡桑。

但這個阿茲·丁·卡桑并非死于以色列之手,而是1930年代,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鬥争中犧牲的。

就這樣,當号稱“永不向以色列人和解”的法塔赫帶着巴解組織,開始跟以色列“和解”的時候,哈馬斯崛起了。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從亮出大旗開始,法塔赫和哈馬斯就不和睦,甚至還曾經打過内戰。

2007年-2017年,巴勒斯坦最大的兩個政治軍事集團——法塔赫和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已經如此支離破碎的控制區,你死我活的整整打了十年。

2007年,法塔赫主政的阿巴斯政府被迫放棄了加沙地帶,退守約旦河西岸。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正是從這時起,加沙地帶變成了一個暴力和仇恨交織的“大型露天監獄”——誰是哈馬斯,誰又是平民,在加沙密集的人口中,是根本無法明确辨認的。為了防止他們進來搞破壞,以色列和埃及幹脆就修了高牆,加沙人日常進出關卡,都接受非常嚴格的盤查。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而同樣明确反對《奧斯陸協定》,堅持用“聖戰”對色列以暴制暴的,還有另一個伊斯蘭激進組織——傑哈德。

相比隻在加沙活動的哈馬斯,傑哈德的“藍圖”,顯然要大得多。

它旗下的武裝叫做“聖城旅”,帶有穆兄會背景,總部設在叙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區,并在約旦、黎巴嫩等地設有辦事處。

傑哈德的現實目标是——通過“聖戰”徹底消滅以色列,建立政教合一的巴勒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最高目标則為——重建統一的伊斯蘭世界,版圖包括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和周邊的叙利亞、埃及等國。

在叙利亞内戰中,傑哈德曾表現的非常活躍。

(遭到以軍定點炸毀的傑哈德“聖城旅”總部)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最後要說的那兩個組織,均是号稱秉持馬列主義思想的——人陣(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和民陣(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這倆組織,都誕生于1960年代,伴随着亞非拉美革命和左翼運動,曾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來巴勒斯坦“幹革命”。

其中最驚天動地的,當屬由“人陣”策劃,日本赤軍實施的“1972年以色列盧德機場慘案”。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曾經有段時間,不少巴勒斯坦老百姓都愛給他們的兒子取名叫“OKUDAIRA”,以此來紀念在襲擊中飲彈自殺的日本赤軍頭目,重信房子的丈夫奧平剛士。

不過,重信房子倒是一直活得很好,2022年的時候被日本政府特赦出獄。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她和第二任丈夫(一名黎巴嫩左翼遊擊隊員)的女兒重信五月(下圖),現在是日本中東問題專家,時常作為嘉賓出鏡。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然而,進入1980年代後,随着世界革命運動陷入低潮,“人陣”和“民陣”的活躍度和規模不斷縮減。影響力和存在都感遠遜于前面介紹的那幾家搞“聖戰”的組織。

目前,這兩個組織的擁護者除了繼續秉持馬列主義思想,主張建設社會主義巴勒斯坦國的左翼人士,還包括了世俗主義者、無神論者和阿拉伯基督徒等等。

相比“人陣”,“民陣”要更溫和,認為應該适時調整鬥争方向,減少對馬列主義和暴力武裝抗争的關注,接受和以色列共存的現實,改用政治手段來實作組織的目标等等。

上世紀90年代末,“人陣”和“民陣”組建了巴勒斯坦民主聯盟,并作為巴解組織内部的合法政黨,長期在巴勒斯坦政府中保持着一定數量的議席。

自去年加沙戰事開始後,一些“民陣”成員也主動加入到了武裝反抗以色列的隊伍當中。

這是“民陣”公布的六名在加沙陣亡的組織成員。

有的要搞伊斯蘭教法,有的主張馬列主義:說說巴勒斯坦武裝派别們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

雖然巴勒斯坦地盤才巴掌大點,但其内部的政治軍事構成,還是很複雜的。要想讓他們順利組成一個“抗以民族統一戰線”,相當有難度。

即便在咱們的斡旋促和下,他們簽了《北京宣言》,但從曆史上看,巴勒斯坦各派達成協定也不是第一次了。前景依舊不好判斷。

難怪很多人都說,在以色列看來,對手的名目衆多,反倒真不像是件壞事兒了。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