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風波不難度過,持續飛穩飛好是海航控股的長遠發展之道
文 | 趙雅晴 王靜儀
編輯 | 王靜儀
海航控股(600221.SH)正面臨一場嚴峻的市值保衛戰。
6月下旬,海航控股的股價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挫,一度低至1.02元,這家市值近500億元的中國第四大航空企業面臨退市的風險。公司迅速反應,多次出台護盤措施,大股東也承諾增持,股價有所上漲。7月底股價收于1.1元。
剛剛履新的海航控股董事長祝濤在接受我們專訪時表示:“海航控股股價非理性下跌的情況,與公司良好的生産經營基本面産生了背離。”
2023年海航控股營收586億元,歸母淨利潤3.11億元,成功扭虧為盈。2024年一季度淨利潤更達到6.8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準。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上半年,海航控股預計虧損6億元至6.7億元。
投資分析人士認為,海航控股的股價下跌,一定程度上是被今年上半年企業“面值退市”潮波及,越逼近1元價格的股票下跌的力度越大;但深層次上,還是離不開沉重曆史債務負擔。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海航控股資産負債率高達98.46%,總負債約1327億元。其中流動性負債約337億元,占比約25.4%;非流動性負債約990億元,占比約74.6%。
雖有股價和負債雙重壓力,但海航控股也正努力開源節流。
首先加強了成本管控,兩年半時間的降本創效金額為137億元,遠超同行;在服務上,海航旗下所有差異化服務航司整體向全服務轉型。
在安全上,海航加厚加重安全管理投入,2023年累計投入飛機發動機維修及航材消耗費用高達39.4億元,其中控股的吉耐斯航空發動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内地唯一一家能夠維修寬體機GEnx-1B的工廠,3億美元的潛在産值正待釋放。
祝濤說:“民航業是一個在傳承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的行業。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而服務則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競争力。”
背負着債務和股價壓力的海航控股,帶着334架飛機,往哪飛、如何飛、飛得穩、飛得好,相信市場和時間會給出答案。
01
股價逼近1元退市“紅線”
2021年12月,海航經過破産重整,及旗下各企業正式加入方大集團。
在引入方大集團半年後,海航控股于2022年5月18日實作“摘星”,當年9月,ST海航正式脫帽,更名為“海航控股”。
财報顯示,海航控股2023年實作營收586億元,歸母淨利潤3.11億元,成功扭虧為盈,成為四大航司中唯一的盈利航司。
在破産重整、易主方大集團兩年多後,新海航已逐漸走出昔日陰影。
圖源 IC
不料在2024年6月又逢市值危機爆發。自6月起海航控股A股股價連續下挫,6月28日股價觸及1元/股,創下自2008年11月以來新低,逼近1元面值退市“紅線”;同日,海控B股(900945)收盤價為0.138美元,也接近人民币1元的警戒線。
退市紅線逼近,海航控股率先在流通盤小、易拉升的B股市場展開自救行動。
海航控股是目前滬深交易所74家AB股同步上市的其中一家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2.1條,在上交所既發行A股股票又發行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當其A股及B股同時連續二十個交易日股價均低于面值(1元人民币/股)時,方會面值退市。
據了解,B股方面由于外彙管制等因素,其本身的流動性匮乏,日常成交量僅有1萬-5萬美元,海航控股的B股總股本3.64億股,占其總股本432.16億股的比例僅有0.84%,要想維持B股在1元人民币/股以上,難度較小。
6月30日晚間,控股股東之一緻行動人American Aviation LDC.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海航控股B股股份256.62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01%,并計劃自6月28日起6個月内繼續增持海航控股B股股份,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于500萬美元,不超過1000萬美元(含6月28日已增持金額),目前American Aviation LDC.持有海航控股2.16億股B股,占B股總數高達58.49%。
投資分析人士認為,此番動作進一步增加了海航B股市場的穩定性,隻要B股股價持續維持在1元/股及以上的區間,海航就不會退市。
此外,海航在A股市場也同樣有所行動,公司同一控制下的關聯企業上海方大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于7月8日啟動對公司A股的增持計劃,六個月内增持額度為0.6億-1.19億元人民币。
企業供圖
除了大股東承諾增持,海航控股還釋出了多份業務層面發展新近況的公告,例如公開披露《關于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保衛股價。截至7月29日,海航B股近日的股價已穩定在0.17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約1.24元。
截至目前,海航控股A股并未出現過低于1元的情況,B股股價則已開始反彈回升。
“股票價格走勢受到市場整體形勢、行業形勢、市場情緒等多方面複雜因素影響。重整以來,海航控股生産營運持續向好,經營業績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出現非公司原因的退市風險,不符合公司、股東、債權人及社會各界的期待和利益。”祝濤對我們表示。
02
債務沉重,但開始扭虧為盈
在祝濤看來,“近期海航控股股價非理性下跌的情況,與公司良好的生産經營基本面出現了背離。”
公司基本面情況如何?财報數字給出答案。
2023年是海航破産重整、方大集團入局的第二個完整财年,伴随着疫情後民航複蘇的大背景,這一年海航控股迎來時隔五年的業績好消息,實作經營性盈利,營收586億元,歸母淨利潤3.11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企業供圖
按規劃,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頓年,2023年是鞏固年,2024年是大發展年。
2024年一季度,海航控股業績繼續攀升:營收175.5億元,同比增長超三分之一;歸母淨利潤6.87億元,同比增長超3.3倍。
根據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2024年上半年,海航控股預計虧損6億元至6.7億元,如剔除彙兌損失,經營性利潤預計為正。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控股同比大幅減虧,減虧幅度則在60.44%-64.60%之間,為四大航中減虧幅度最大的航司。客觀對比,這比分别虧損20億元上下的三大航好不少。
在營運方面,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作總周轉量28.53億噸公裡,同比上升33%;實作旅客運輸量0.17億人次,同比上升23%;飛行班次達11.2萬班次,同比上升15%,飛行小時28.85萬小時,同比上升21%。
企業供圖
截至2023年底,海航控股營運飛機334架,平均機齡9.08年。
在基本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股價下跌的原因,與海航偏高的資産負債率有較大關系。
資料顯示,2022年受重整及疫情影響,海航控股上半年資産負債率達到101.91%、三季度達108.86%,當年年底,方大集團進行百億注資,扭轉海航控股資不抵債的局面,将資産負債率降至99.67%。
根據《海航控股及十家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巨額債務償還方案主要包括債轉股、大股東償債、留債清償等。目前,國開行、建設銀行已進入海航控股的股東行列,目前持股比例分别為2.22%和1.52%。
截至今年一季度,海航控股總負債約132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超150億元,資産負債率約98.46%,較四年前下降了15.06個百分點。同期,國航、南航和東航的資産負債率分别為89.73%、83.03%、85.3%。
海航控股近日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雖然重整留債規模較大,但破産重整中留債期限設定為十年,還本比例前低後高,公司留債利息為2.89%,遠低于重整前公司平均融資利率水準,是以公司近年償債壓力較小。
目前公司已與全部留債債權人完成留債協定簽署,并按照留債協定約定,按時完成共計5次付息和首次2%還本,後續将按照重整計劃和協定約定還本。
03
一邊節流,一邊開源
低股價和負債的雙重壓力下,海航控股從營運上開始轉型。
祝濤表示:“公司從内部流程優化、營運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等多個次元入手,堵塞‘跑冒滴漏’,在保障高品質服務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營運成本,提升了整體盈利能力。”
在飛機成本方面,海航控股通過開展飛機重心控制、縮短地面滑行時間、進行落地剩油管控等常态化節能減排項目,節省燃油支出6.08億元;同時在飛機租賃、航材采購、飛機維修、起降成本等多方面都做了更為精細化的成本管控工作。
企業供圖
節能減排方面更是開展了多項個性化措施。例如,首創“落地即接駁”保障模式,實作了航班落地後自動接駁GPU,大幅減少了地面APU的使用時間;獨立設計研發APU使用時間管控系統,實作了對APU使用時間的精細化管理,該系統自2022年底上線以來,截至2024年6月,已節油9700噸,減少碳排放3萬噸。
對于飛機飲用水,海航控股研發上線了行業首創的飲用水加注管理系統,實作了對飲用水加注量的精準控制,年節油1100噸,減少碳排放3400噸。
從每一滴油、每一滴水出發,2023年,海航控股的降本創效實作了36億元,同期中國東航累計增效13.1億元。
節流還需開源,2024年以來,海南航空持續加快國際航線恢複。
截至7月10日,海南航空實際營運42條國際航線(不含港澳台地區航線),網絡覆寫北美、歐洲、非洲、中東、澳新、東北亞和東南亞等區域。國際航線周航班量約290班(每往返航班計為2班),已恢複至疫情前約72%的水準。
近期海南航空恢複及新開5條國際航線,包括上海—布魯塞爾、北京—普吉、北京—布拉格、北京—蒂華納—墨西哥城、深圳—布達佩斯國際航線,下半年預計還将開通覆寫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的十餘條國際航線。
企業供圖
“海南航空在歐洲、俄羅斯航線市場的恢複率尤為突出,歐洲航線周航班量已恢複至疫情前約126%的水準;俄羅斯航線周航班量已恢複至疫情前約200%的水準。澳新、中東航線的恢複率分别約為80%和65%。”祝濤表示。
而針對國内市場,海航控股推出北京往返海口、三亞、廣州、深圳和成都的五條高頻次“精品快線”,明确聚焦具有較高的客座率和運載潛力的核心公商務市場。
“精品快線”的航班時刻分布更加均勻,優先使用寬體機執飛,并在客艙服務方面進行了全面更新,以其提升旅客乘坐舒适度的同時,也增強航班的運載能力和市場競争力。
與此同時,暑運旺季正在到來。據海航控股公司海南航空官網,海南航空預計7月至8月暑運期間,投放運力343架于海南、北京、廣深、西安、烏魯木齊、昆明、福州、南甯等主要市場;預計日均執行1400餘班,同比2023年提升12%;承運旅客量約1366萬人,同比2023年提升10%。
航班業務外,海航控股還将拓展直播業務。海航控股公告稱将與股東海航航空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海南海航優選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海航優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兩者分别出資1530萬元、1470萬元。
公告稱,海航優選的主營業務包括網際網路直播、銷售業務等。海航控股認為,直播平台的搭建可以“提升公司機票、輔營産品等銷售”,同時公司也可以利用直播平台拓展業務範圍,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6月23日,海航航空集團釋出了一則通告中提到,其在海航大廈搭建的直播間已初現規模,内部設有主播專屬形象牆、選品超市等。通告的最後還釋出了職業直播、直播營運、短視訊編導、短視訊攝影及剪輯等多個崗位的招聘資訊。
04
關鍵詞:安全和服務
安全和服務,是祝濤給出的未來發展關鍵詞,“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而服務則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競争力。”
在服務上,海航正在逐漸落實2023年年中提出的“轉型全服務”。
新海航旗下有衆多航空公司,既包括五星航空海南航空,也包括低成本的西部航空,以及首都、天津、祥鵬、福州、烏魯木齊、北部灣、金鵬航空等衆多地方航空。除海南航空一直堅守全服務定位,其他航司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其實介于全服務和低成本之間,2023年中,新海航推進重大轉型,旗下所有差異化服務航司整體向全服務轉型。
企業供圖
最直覺的就是海航統一的各航司服務形象,公司客艙乘務員和地面服務人員的制服均更換為了“海天祥雲”套系。
行李餐食等基礎服務優化方面,旗下各航司各有千秋,比如首都航空推出的宮廷系列美食和老北京特色餐飲、天津航空增加的天津包子和天津麻花、福州航空推出的閩南特色餐譜、烏魯木齊航空新增的新疆大盤雞系列餐食等。
在安全方面,海航控股持續加重加厚安全管理投入。
資料顯示,2023年累計投入飛機發動機維修及航材消耗費用高達39.4億元,“雖然這是一項支出,但它確定了維修安全品質可靠,避免故障風險可能導緻的巨大損失,從長期角度看也是一種降本措施,為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祝濤表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海航在飛機發動機維修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單純的送廠維修,而是建廠維修。
2021年,海航控股與海口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海控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注冊專攻發動機維修的海口美蘭空港吉耐斯航空發動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口吉耐斯”),2023年底擷取FAA維修資質許可,是目前中國内地唯一具備美國GE公司最高等級授權的GEnx-1B發動機維修企業。
企業供圖
建廠的前期投入巨大,但未來回報不可小觑。
一般寬體機有兩台GEnx-1B發動機,每台維修價格需要幾百萬美元。走訪中,海口吉耐斯董事長丁國清告訴我們,這家工廠年設計産能為60台,即一年預計可維修60台發動機。簡單計算,産能拉滿的狀态下,一年産值将有幾億美元。
目前,公司2024年全年訂單計劃修理出廠8台,處于初期口碑發酵階段,現有客戶基本來自海航系787機隊。未來,将逐漸擴充客戶範圍,不僅做自家生意,也做外面人的生意,包括國内其他航空公司和東南亞航空公司送修的發動機。
除了擁有唯一的維修資質,海航控股還有着航材優勢。
一是航材數量上,海航控股的航材庫中儲備了不少航材,其中有着維修發動機不可避免的替換部件;二是航材價格上,海南自貿區為海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價格優勢,此外,受全球供應鍊影響,今年航材價格大漲,海航或可從中受益。
在祝濤看來,未來,公司将繼續深耕主業經營,做好航空安全生産營運,不斷提升服務品質,開發更具市場競争力的航線、航空産品,根據發展規劃持續引進飛機,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調整優化機隊結構,不斷增強企業競争力,相信海航控股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