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緣份與專業

讓我愛上揚雄文化

楊明強

早在1983年初在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讀大三之際,教授我們古典文學的林貞愛老師完成《揚雄集校注》一書的編著後,請我們中文系80級學生幫忙。該年級共有4個班,林老師邀請各班出一個鋼筆字寫得好的同學,義務幫老師用楷書眷抄到稿紙上,再交出版社審定出版。我所在的80級4班推選我去承擔了四分之一的抄書任務。兩周後交給林老師,他看後很滿意,并表示出版後,送我一本以示感謝和紀念。

1984年畢業後忙于工作,一直無暇聯系林老師,一晃就是幾十年。出于對西漢大儒、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嚴君平和揚雄師徒二人的膜拜,2023年8月和9月,我抽空先後前往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平樂山嚴君平讀書台和墓地實地探訪,再去郫都區友愛鎮揚雄故裡、墓地及其揚雄文化交流中心和子雲書院參觀學習兩次,對揚雄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西漢大隐士、中華哲學家、蜀學創始者、揚雄啟蒙師——嚴君平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位于唐昌鎮平樂山上的嚴君平讀書台

9月中旬,通過電話聯系到當年大學時的班主任李萬斌老師(後任西華師大黨委副書記、四川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得知:林貞愛老師編著的那本書,幾經周折,直至2001年6月才由四川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國公開發行;遺憾的是,年逾八旬的林老師一年多前遭遇新冠疫情去世了。随後,李老師想方設法找到了這本書,拍了封面、封二及版權頁給我;我從所拍該書的照片得知——出版社責任編輯徐燕是我大學同學,封面設計劉清揚是我學弟(現任西華師大書法學院院長),赓即聯系他們。徐同學因三年前退休時捐贈了兩千冊圖書給漢源一中,已無該書。好在學弟清揚翻箱倒櫃,終于在書房找到了那本樣書,前幾天已快遞給我。我大為興奮,倍感欣慰。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林貞愛、李大明教授等編著的有關揚雄的專著

次日中午,我又到西南書城專門購買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四川曆史名人叢書”,尋找由李大明先生主編的那本《揚雄研究文選》。現場查找得知,為四川首批十大曆史文化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闳、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轼、楊慎)編著出版的10本專著中,《揚雄研究文選》已銷售一空,讓我非常失望。再細看作者姓名,推測“李大明”很可能是我們營山老鄉、川師大文學院教授,其父親李子鈞是聞名全川的高中曆史名師,教過我兩年的曆史。當年就讀營山中學時,李子鈞老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

我馬上聯系到我的恩師、川師大傑出教授趙義山先生,要到了李大明先生的手機号。撥通電話自我介紹和溝通後,李教授欣然表态:馬上快遞贈送一本給我,令我十分興奮與感動。離開西南書城前,看到有一本“四川曆史名人叢書”小說系列《揚雄》,我也毫不猶豫地買走了一本。待準備充分,過一段時間,我将寫幾篇有關嚴君平和揚雄的文章,以示欽佩和紀念。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揚雄塑像

更有緣的是,經朋友介紹,又通過電話加微信,筆者認識了定居成都市郫都區的河北滄州人、四川省河北商會副會長、成都市郫都區揚雄學會會長、成都子雲書院院長于潤石先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微信中,我們多次交流溝通,互相發送和分享有關揚雄的文史資料和圖檔,并約定在中秋國慶大假期間擇日謀面切磋交流,共同促進對揚雄文化的深入研究、傳承運用和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位于郫都區友愛鎮的揚子講堂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成都子雲書院院長、郫都區揚雄學會會長、郫都區十大新鄉賢于潤石先生在祭祀大典上推崇揚雄。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春祭大典儀式現場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祭祀巡遊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在友愛鎮子雲村揚雄墓地舉行隆重春祭大典

【傳統文化】緣份與專業,讓我愛上揚雄文化‖楊明強

各界人士祭奠西道孔子——揚雄

幾件事情的疊加,你說,我與揚雄文化,有緣不有緣?真可謂:三生有幸,珍愛一生!

2024年7月30日于成都皓月樓

本文内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楊明強(網名曉風皓月,作家、攝影家、知名媒體人。四川省省直(紅星)作協副主席,《招生考試報》原主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