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海登:下一步将就影響行業高品質發展問題展開研究

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趙萍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改革沒有旁觀者,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特别是我們在座的各位。”7月31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八次理事(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透露,下一步将就影響行業高品質發展的布局規劃問題、長流程與短流程煉鋼精準分類管理問題、産能治理問題、市場無序競争問題、生命财産安全問題、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問題、标準落實問題等痛點難點問題展開研究,并推動落實解決。

張海登:下一步将就影響行業高品質發展問題展開研究

圖為張海登

他指出,目前,鋼鐵行業發展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發展條件和發展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不過,經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鋼鐵行業展現出了十足的轫性。在會上,他分别就行業目前發展面臨的問題、行業發展的信心和機遇、目前及今後需重點推動的工作三方面内容發表了看法。

行業仍未走出困境,面臨較大挑戰

張海登表示,今年上半年,大陸鋼鐵行業仍未走出2022年以來的困境,繼續面臨市場低迷、需求回落、價格下跌、效益下降等困難,行業供需沖突突出,挑戰較大。

一方面,大陸鋼鐵消費總量下降,實際消費(扣除重複材)自2020年達到峰值9.95億噸後連續三年下降,今年上半年為4.79億噸,同比減少了1590萬噸。如何在下行市場中穩運作、穩增長、調結構、促更新,對行業提出了較大挑戰。

另一方面,行業發展條件和發展形勢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

一是發展理念還沒有轉變。面對下遊需求回落的發展趨勢,行業以量取勝的慣性思維仍沒有徹底扭轉。有的企業仍寄希望于繼續擴大鋼材出口來維持國内生産規模,有的企業仍在四處尋求産能擴建生産基地。他特别指出,從目前來看,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二是行業秩序有待完善。目前,行業自律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市場競争日趨白熱化。他指出,大陸鋼鐵産業集中度目前仍處于較低水準,前10家鋼鐵企業集中度僅有42%,與歐美國家、日本、南韓等,以及國内汽車、水泥等行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三是資源基礎仍然薄弱。大陸90%的鋼鐵産能為長流程,鐵礦石需求量、進口量長期居高不下。2016年以來,連續8年鐵礦石進口量超過10億噸,外采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2023年進口均價為113.6美元/噸。同時,廢鋼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産業鍊供應鍊安全持續面臨挑戰。

行業發展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

張海登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尤其是通過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陸鋼鐵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具備成熟的設計、建設、生産、經營和相關配套能力,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成效顯著,也收獲了國際好評。他指出,鋼鐵行業發展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鋼鐵産業的發展,多次作出重要的訓示批示,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們的回信中強調要促進鋼鐵産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

他特别強調,鋼鐵行業是優勢産業,也是有競争力的産業,須注意千萬不要内卷。今年鋼材出口量達曆史同期最高,但利潤并不可觀,需引起注意。他還透露,下一步,将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進一步落實包括鋼鐵行業在内的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二是鋼鐵行業有着高品質發展的良好基礎。鋼鐵行業是大陸重要的傳統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超5%,年表觀消費量超過9億噸,社會影響面廣。雖然目前行業效益下滑,但有長期發展的良好基礎,行業總體資産狀況仍處于較好水準,産業競争力仍然較強。特别是近年來,随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準顯著提升,也為行業下一步高品質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鋼鐵行業有着巨大的下遊市場。大陸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穩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市場,形成了一個可以完全内循環的市場。首先,基礎設施建設潛力巨大,如五六十年代建設的基礎設施面臨改造更新,農村基礎設施待大力開發等。其次,制造業用鋼增長明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産業帶動鋼材高端化發展。最後,鋼結建構築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大陸鋼結構住宅及相關方面的應用比例較低。據鋼協等機關預測,大陸推廣鋼結建構築每年可增加鋼材消費1000萬噸。

四是鋼鐵行業已經造就了一批強大的企業、企業家和專家隊伍。他表示,隻要鋼鐵行業各方團結一心走高品質發展之路,是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的,關鍵在于企業自身。他還透露,下一步将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失靈”問題着重展開相關研究。

下一步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關于目前及今後需重點推動的工作,張海登指出,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挑戰,鋼鐵行業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的部署,堅持新老并舉、先立後破,既要守住傳統優勢陣地,又要建構新的增長引擎,加快培育新的生産力,努力實作高品質發展。

一是要抓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任務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重點是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張海登表示,下一步将針對行業痛點難點問題加大研究,如行業布局規劃問題、綠色運輸暢通問題、産能置換如何适應新形勢發展要求、針對“表内”“表外”統計差别如何加強監管、市場無序競争如何規範等。他建議鋼鐵企業深入研究目前面臨的問題,可提出意見建議向上反映。“企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政府研究解決。我們共同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實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他說道。

二是要堅持“六型化”發展方向。一是堅持品質效益型發展。“沒有效益就等于沒有發展,也就沒有可持續性,就更談不上高品質發展。”他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方位系統推進相關政策規範落實,讓企業實作有效益發展。二是堅持供需平衡型發展。堅決杜絕數量擴張型發展,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态平衡,鞏固供給側改革成果。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型發展。務必認真抓好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工藝和材料,面向未來提前布局一批前沿材料,實作全球并跑或領跑。四是堅持綠色低碳型發展。推動重點企業能源消耗限額達到先進值水準,建立項目達到環保績效A級水準。五是堅持數實融合型發展。加快實作數字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産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深度應用。六是堅持安全高效型發展。統籌補短闆、拉長闆、鍛新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增強礦産資源、關鍵材料、核心工藝技術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準。他還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加強資料安全保護。

三是加強行業自律,營造産業發展良好環境。他指出,鋼鐵企業要防範不正當競争,避免惡性競争,在座企業要切實發揮好帶頭示範作用。供需不平衡是目前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今年粗鋼生産相關要求已明确,關鍵是要全行業所有企業抓好落實。一定要持續增強落實嚴禁新增鋼鐵産能的自覺性,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依法依規做好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

“為保持鋼鐵行業良性有序發展,除出台相關規範外,也會發揮好人民群衆的監督作用。”他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以修訂《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為抓手,培育一批引領型規範企業,為全行業提供企業發展樣本。

四是攻堅克難,狠抓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包括築牢發展基礎,認真落實鋼鐵行業穩增長方案,努力促進行業平穩運作;增強發展動能,持續做好科技創新工作,加快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提高智能制造水準,落實《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以新一代資訊技術與鋼鐵工業深度融合,實作鋼鐵行業智能化轉型;堅持綠色發展,按計劃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有序推進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深入推進長流程鋼鐵企業減污降碳。

五是強化資源保障基礎。積極做好鐵礦資源保障“國際多元、國内增産、廢鋼循環”三篇文章,在加大國内鐵礦資源開發的同時,推動加快修訂《再生鋼鐵原料标準》,鼓勵擴大再生鋼鐵原料進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