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宋版之美》

張建智 著

文彙出版社

在中國印刷史上,乃至世界印刷史上,宋版圖書向來彌足珍貴,因其精良難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珍品,也是世界的瑰寶。随着歲月的流逝,宋版已成為遙遠的絕響,有的則流失海外。本書作者張建智為傳記作家、文史學者。作者有幸對現藏于日本靜嘉堂的精妙秘印的二十五本珍稀宋版書進行了詳細的品鑒與考察,縷析曆史的脈絡,以使中國傳統文化的遺澤永流,難能可貴,可供學界再研究。

【《宋版之美》解讀 】

編者按:靜嘉堂,取《詩經·大雅·既醉》之“笾豆靜嘉”中的“靜嘉”一詞,為淨潔美好之意。它地處東京,是一處著名的藏書館,特别以收藏的中國宋元古籍享譽世界。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本文已經刊于《中華讀書報》

文/ 彭志

在古籍版本之中,宋版書尤其受到學者的推崇,蓋因其刻印精工且流傳稀少,具有豐富的文獻、文物及藝術價值。曆來人們對宋版書的特點、價值多有诠論,明嘉靖年間,錢塘著名學者高濂總結了宋版書的優點,稱譽“宋元刻書,雕镂不苟,校閱不訛,書寫肥細有則,印刷清朗……故以宋刻為善”;明崇祯年間,著名刻書及藏書家毛晉開出高價征求宋版書,“有以宋椠本至者,門内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清代圖書館學家孫從添歸納宋版書的主要特點,“若果南北宋刻本,紙質羅紋不同,字畫刻手,古勁而雅,墨氣香淡,紙色蒼潤,展卷便有驚人之處。所謂墨香紙潤,秀雅古勁,宋刻之妙盡之矣”。湖州著名文史學者張建智先生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對宋版書尤其情有獨鐘。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宋元版古籍線上(靜嘉堂文庫典藏)資料庫首頁

18年前,因造訪日本靜嘉堂文庫的因緣,張建智得以遍覽該館庫庋藏的珍貴宋版書,曆經多年沉潛,精心構思、悉心結撰的《宋版之美》問世。該書系統且深入地展現了靜嘉堂文庫珍藏宋版書的生動面貌。

不同于其他讨論宋版書的專深學術著述,《宋版之美》在篇章結構的設定上勝在靈活親切。在數幅宋刊本書影及鐘叔河先生代序之後,接着的是作者與西桦教授的長篇訪書對談錄。在兩人的對談錄中存留了非常豐富的資訊,包括鐘叔河先生題詩、靜嘉堂所藏宋版書中的詩歌、訪書機緣與過程、靜嘉堂文庫的曆史、陸心源皕宋樓藏書流散、張元濟《續古逸叢書》、美國所藏中國古籍以及親近古籍的途徑等,細讀對談錄便可知曉該書的背後故事及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位于東京的靜嘉堂文庫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宋版古籍

《宋版之美》的主體部分是靜嘉堂文庫珍藏的25種宋版書的詳細闡述,包括《爾雅疏》《周禮注》《漢書》《南華真經注疏》《三國志》《外台秘要方》《王右丞文集》《李太白文集》《新刊校定集注杜詩》《昌黎先生集》《白氏六帖事類集》《太平禦覽》《唐百家詩選》《唐書》《歐公本末》《三蘇先生文粹》《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冊府元龜》《金壺記》《曆代故事》《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錦繡萬花谷》《愧郯錄》《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名公書判清明集》等。

靜嘉堂文庫庋藏的宋版書約為120餘種,作者的選目頗見用心和眼光,經學、史志、醫方、别集、選集、類書、筆記等各個類别的文獻均有入選。書後另附有宋版古印賞美及自跋《中國宋版書與文化思考——在靜嘉堂閱讀珍稀宋版有感》,前者可供研究人員發掘古籍的收藏流傳史,後者則是以散文筆法探讨靜嘉堂藏宋版書的基本情況、學術價值及文化意義。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學界曆來對靜嘉堂文庫珍藏的宋版書多有研究,如何在前人時賢的基礎之上向前跨越一步,相當考驗作者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眼光,枚舉幾例以見其大略。約成書于戰國或兩漢之間的《爾雅》不僅被視為中國的辭書之祖,更被推尊為十三經之一,該書現存19篇,如釋诂、釋言、釋訓等,涉及到專門解釋字義詞義、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稱、天文地理、動植物等。作為第一部按義類編排而成的綜合性辭書,《爾雅》是了解上古文獻古詞古義的視窗,在訓诂音韻、詞源、方言、古文字等各個方面皆具有重要意義。張建智先生對靜嘉堂文庫藏《爾雅疏》的闡解包括《爾雅》的重要性、郭璞及其《爾雅注》、邢昺及其《爾雅疏》,旁涉蔣汝藻的遞藏及陸氏皕宋樓藏本考辨,涵蓋層面豐富,特别是還對靜嘉堂文庫藏本《爾雅疏》的卷次、尺寸、序目、版式、刻者姓名、題跋、藏書印等情況進行了記錄,這對于未能目驗的學者來說尤其重要。有中國類書之冠美稱的《太平禦覽》成書于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學者奉敕編纂。該書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五十五部,内容涉及古代中國的政治、軍事、科技、人文、地理、宗教等。張建智先生在叙說靜嘉堂文庫藏《太平禦覽》時另辟蹊徑,重要介紹了孫敬懸梁苦讀、《古歌辭》與交友交心、與狐謀皮的故事,此外,還記錄了該書的版本特征及收藏流轉情況。北宋釋适之撰寫的《金壺記》是古代中國一部十分重要的書法理論專著,主要版本有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本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绛雲樓影宋抄本,該書采撷群書中關涉書法藝術的論說,包括書法家故事、曆史事件、詩賦文章、典章制度、帝王故事、社會文化等。張建智先生對《金壺記》的闡說主要有題目中“金壺”二字來源,以及該書的學術價值、遞藏過程、版本特征與後世研究情況等。

在東京靜嘉堂發現宋版之美

在與西桦教授的訪書對談錄裡,張建智先生提到對《宋版之美》的撰寫有嚴格的自我要求,即力争讓讀者喜讀,而為了實作這個艱難目标,便需要作者既要有紮實的史料積累,又需要行文時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換言之,即以文化散文的筆法闡析高深的宋版古籍。張建智先生不僅會從各類文獻中查找關于靜嘉堂文庫珍藏某種宋版書的相關知識,還會就自己不了解的内容虛心求教專家,有上述兩個方面的努力,基本上可以保障史料的可信。張建智先生畢業于老杭大中文系,對文史、經濟、中醫及佛教文化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出版了不少既專且深的著述,這又使得文字的形象化有了保障。以紮實史料、形象可讀為撰寫标準的《宋版之美》确實堪稱是此類文化散文的楷範。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