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比爾蓋茨曾經多次對美國方面表示警告稱:繼續遏制中國的發展,隻會讓中國更加發奮,加快發展。
現在該預言可以說是在各個方面都已成真,中國對于美國的依賴不斷減少,無論是經濟、科技、各個領域中國都在不斷發展。
最顯著的趨勢便是中國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和中國近幾年來減持了5460億美債。
除此之外人民币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提升,不少投資商認為人民币超過美元指日可待。
總的來講在美國日益針對中國的背景下,中國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
外部的壓力往往會帶來内部的動力,而中國的成長自然也會帶來中美關系的轉變,未來我們或許還會面臨更大的外部壓力。
一、中國發展
近幾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可謂是有目共睹。
在全世界都關注的情況下,自然也有不少國家動了歪心思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
而美國就是其中最大的國家,美國有這種想法我們也能夠了解,畢竟他們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中國發展若是超越他們,就會擠壓他們産業的發展,是以這是美國無法容忍的事情。
是以這幾年來美國不斷限制中國的發展,比如限制新能源、晶片等高端技術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美國的限制給中國科技進步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但是等中國緩過勁來,美國的限制反而成為了他們的枷鎖。
因為如果美國不限制的話,中國類似行業可能會一直沒有引起重視,進而持續被美國壓制的命運。
親愛的讀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它确實能幫我增加一些收入,讓我能夠繼續堅持寫作。您的了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但是美國的限制卻讓中國認識到了這些行業的重要性,進而大力推動該行業的發展。
這種情況也正如比爾蓋茨之前所說,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對于美國來說,他們做了這件事情之後就沒有選擇,隻能夠不斷的去更新對中國的遏制。
因為他們明白,如果自己停下反而會前功盡棄。
中國也不會因為他們的停下,而停止自己發展的腳步。
是以接下來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或許會更加劇烈,大陸也是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
是以這幾年來也在不斷的完善自身,力求減少美國的經濟限制對中國的影響。
那麼中國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
二、中國減持美國國債
首先中國做出的第一個努力就是減持美國國債。
根據7月18号美國财政部公布的資料顯示,5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創曆史新高。
但是不僅日本和中國在大幅度減持,排名前十的美債持有國家都在不斷減持美國國債。
對于這些國家而言,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經濟疲軟已經成為現實。
雖然美國可以通過收割全球的方式,保證經濟穩定在一個局面。
但是這種抉擇魚的行為畢竟不是長久之道,是以美債的長期風險不斷加劇。
而從短期來看地緣政治的變化也給美在蒙上了一層陰霾,投資者們對美債産生質疑。
雖然美債現在的持有依舊多,但這更多的是因為美國金融調控手段,而不是美債本身的價值。
但是美國金融調控手段,又能夠庇佑美債和美國多久呢?
而對于中國而言,減持美債則不僅僅是分散風險這麼簡單,這其中也有的大國較量之間的考量。
要知道中國和美國的關系不斷惡化,如果中國大量持有美國資産,對于中國的财産安全也是一個不小的隐患。
要知道就在兩年前美國就當機了大量俄羅斯在美私人資産,是以這也是大陸深思熟慮後做出的考慮。
除此之外,美國不斷限制中國發展,減持美債也是同等的反制手段之一。
因為對于美國經濟而言,美債的發行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
尤其是目前美國高通脹的情況下,美債對于美國政府而言更像是救命稻草。
顯然中國對于美國市場投資的減少也引起了美國方面的擔憂,美國上司人多次表示希望中國能夠加強對美國市場的投資。
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在要求中國加強對美市場投資的同時還在不斷的限制中國的發展。
這種沒有任何誠意的請求,我們并不會答應,減持美債勢在必行。
三、中國多面發展
當然想要保證大陸的安全,僅僅隻依靠減持美債是完全不夠的。
一方面中國不斷加強自身科技實力,在高科技領域上能夠敲打美國,這樣才能夠真正解決美國限制的問題。
當然科技的更新換代本來就需要時間,也要給足這些産業發展的時間。
是以這就必須要求大陸能夠為這些企業發展争取到一個良好的環境。
除了經濟支援和人才培養之外,大陸也會想方設法的減少外部壓力。
而如何減少外部壓力呢?自然是增強國家力量,讓一些人因為忌憚中國力量而投鼠忌器。
首先從中國的經濟實力的角度來講,這幾年來中國受到國際上的認可越來越多。
一方面是在疫情當中展現出來的強大的經濟實力令人所折服,中國的經濟是少數幾個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影響的國家之一。
另外中國在美西方各國不斷圍堵中國高科技行業發展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突出重圍。
這些舉動已經足以說明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抗壓力,是以願意和中國合作的國家不斷增加。
就比如說全天候戰略夥伴大陸以前隻有巴鐵,可是在疫情過後卻迅速增加到了6個國家。
能夠成為全天候戰略夥伴,就說明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都和中國展開了深刻的交流。
而更加令人驚喜的是,随着中國自身實力的強大,人民币的國際化也有了更多的進展。
其實早在21世紀初大陸就不斷的推動人民币國際化。
畢竟如果在雙邊貿易之中能夠使用本币進行交流,對于大陸的經濟發展而言是有很大好處。
隻是因為從前中國經濟實力沒有能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人民币才沒有發揮出光彩。
可是現在随着世界各國對美債美元的信心降低,急需其他貨币來分散風險,這也給人民币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再加上這幾年來大陸經濟實力的發展,一下子讓人民币國際化提上了程序。
7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釋出的《人民币國際化報告2024》中就表明相對于2023年,人民币國際化指數增長22.9%。
人民币的勢頭一片向好,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
當然這種認可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未來美國對中國的限制可能會加劇。
并且可能并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是以我們不得不警惕美國有可能做出的事情。
而為了避免出現災害的可能,大陸也開始做了一些準備。
今年五月,大陸就召開了糧油收購會議,這樣意味着囤油囤糧的“準備”已經正式開始。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4年夏糧産量增長72.5億斤,增長超過2.5%。
除此之外大陸今年上半年進口糧食也同比增長4.7%,顯然大陸已經加快了囤積糧食的程序。
這種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其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因為國際關系的劇烈變化都在做屯糧準備。
甚至還有不少國家在做強軍擴武的準備,是以大陸也是為了如果那一天到來能夠最大程度保證大陸國民的安全。
當然這隻是最壞的打算,對于目前的我們來說,如何提防來自于美國的下一輪經濟限制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其實美國和我們死磕也是絲毫沒有意義,他們現在國内的經濟因為高通貨膨脹,已經給群眾帶來了不小的生活壓力。
他們真正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遏制中國的發展,而是如何發展自己的民生,可是美國方面卻始終沒有在乎關注這一點。
結語
從目前來看,大陸發展确實布局長遠。
美國的一次次試圖打擊都沒有打敗這個國家,隻會激勵着我們更快,更好的發展。
而另一方面其實美國也應該遏制自己的行為,共同發展才是人類發展的最好方式,中國更加希望能夠和美國一起攜手共進。
從目前美國的态度來看這種可能性很低,是以也要求我們做好防範的準備。
減持5460多億的美債、加快人民币走出過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都是我們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提前做出的準備。
總而言之,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提前到來,是以我們就隻能夠先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吃魚思故淵 2024.7.30 減持5460億美債,中方開始囤糧囤油,人民币逆增漲,蓋茨預言成真
南京廣播網 2024.7.14 增長2.5%!用好大國“糧”策,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
觀察者網 2024.7.29 最新研究:2023年人民币國際化呈現出強勁勢頭,海外使用量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