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年均增超80%!方正電機布局機器人關節站上風口

8月1日,方正電機(002196.SZ)換手回封再度漲停,實作3連闆。

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年均增超80%!方正電機布局機器人關節站上風口

因涉及機器人概念,方正電機近期受到市場青睐。公司此前設立的浙江方德機器人關節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機器人關節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Omdia釋出的最新報告指出,預計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将超過1萬台,到2030年将達到3.8萬台。這意味着2024—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将達到83%。機器人産業的快速發展,讓市場對方正電機等機器人概念股寄予厚望。

持續開拓市場,收獲多個項目定點

據官網介紹,方正電機的主營業務為縫紉機應用類産品、汽車應用類産品(包括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配套電機、動力總成控制類産品)以及智能控制器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澱,方正電機逐漸在新能源汽車驅動總成、汽車發動機控制系統、微特電機及控制器等多個領域處于市場領先地位。該公司的多功能家用縫紉機電機可實作年産400萬套,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75%。

NE時代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3年,方正電機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出貨量均排在第三位,僅次于比亞迪、特斯拉等自供驅動電機的主機廠。柴油機、天然氣發動機和尾氣後處理控制器是國内唯一自主研發并大批量配套的自主品牌,能夠直接替代博世、德爾福等國外巨頭的産品。

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年均增超80%!方正電機布局機器人關節站上風口

基于技術的先進性和産品的穩定可靠,方正電機近年來頻繁收到供應商的項目定點書,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

2024年5月,方正電機披露稱,公司收到客戶通知,成為小鵬汽車某車型驅動電機定轉子總成等零部件供應商。項目預計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産供貨,生命周期5年内總需求量約為35萬台。

去年9月,方正電機釋出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方正德清成為國内某知名新能源汽車客戶某電驅動項目的定轉子總成供應商。該項目預計在2024年底開始量産供貨,生命周期9年内總需求量約為750萬台。三個月前,方正德清還成為理想汽車某電驅動項目的定轉子總成供應商。該項目預計在2024年開始量産供貨,生命周期内總需求量約為189萬台。

根據公司2023年年報,方正電機的新能源驅動電機系列産品已與多家國内頭部傳統自主品牌整車廠、造車新勢力及國際Tier1等客戶建立配套合作關系,客戶包括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蜂巢傳動、蔚然動力、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

訂單的持續放量,也為方正電機的業績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2023年,該公司實作營收24.96億元,同比增長7.09%;歸母淨利潤約為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3.29%。除此以外,方正電機的營業收入也保持逐年遞增的良好趨勢。2020年至2023年,公司實作營收分别為11.28億元、18.91億元、23.31億元、24.96億元。

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年均增超80%!方正電機布局機器人關節站上風口

機器人關節産品已送樣客戶

在穩步推進現有業務的基礎上,方正電機還在努力拓展其他業務,比如機器人業務。

方正電機去年6月釋出公告稱,公司拟與德清圓方管理咨詢合夥企業,共同出資設立“浙江方德機器人關節科技有限公司”,方正電機占注冊資本的60%。該合資公司将主要進行機器人關節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今年4月,方正電機在互動平台透露,公司已有機器人關節産品送樣客戶。不到一年時間,方正電機的機器人産品研發已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近年來,方正電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新品研發上不斷取得新突破。2023年公司所屬中央研究院榮獲外籍院士工作站和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稱号,全年研發投入超1.9億元。

事實上,此次市場炒作的焦點正是放在機器人概念上。7月31日消息,工業和資訊化部釋出了《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2024版)》和《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管理實施辦法(2024版)》。上述新版檔案将從2024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利好政策的持續釋放,無疑将為産業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此前的7月25日,上海釋出的《上海市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産業更新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上海要建立國家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在汽車、電氣裝置生産和零部件加工等領域,打造一批人形機器人賦能制造應用場景,形成機器人生産解決方案。

受消息刺激,機器人概念成為7月31日與指數共振反彈的闆塊之一,是以也受到市場的更多關注。個股方面,方正電機的表現最為強勢,該股已連續收獲3個漲停闆。截至8月1日中午,方正電機漲9.98%,報5.4元/股。

市場空間廣闊,未來預期向好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機器人産業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浪潮。在政策利好與科技巨頭的推動下,國内龍頭企業紛紛加大對機器人領域的投入,同時加快對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頭部企業的大規模投資不僅彰顯了龍頭企業對機器人産業前景的信心,也将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除了國内企業的積極布局,國際巨頭也在為機器人産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英偉達将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商提供一整套服務、模型及軟體平台,以開發和訓練下一代人形機器人。特斯拉馬斯克表示,預計第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将從2025年開始限量生産,2026年量産傳遞。

Omdia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将超過1萬台,到2030年将達到3.8萬台。高工機器人産業研究所預計,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有望達到200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

上海證券分析稱,人形機器人産業鍊正處于由“0”向“1”不斷加速靠近的階段,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産業鍊或将經曆從B樣到C樣的産品定點和供應鍊确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

方正電機重點聚焦的機器人關節産品正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形機器人的産業鍊核心部分。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國内零部件廠商在核心參數上已接近國際水準,且成本效益優勢明顯,未來國産産業鍊企業有望憑借人形機器人發展機遇,實作對高端産品的突破,諸如方正電機等具有技術研發優勢,綜合競争力強的企業有望受益。

拉長周期來看,機器人産業鍊有望成為長期受益的方向,資金對機器人概念的炒作或許也暫未停歇,相關優質企業仍可逢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