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欽主拍被踩斷事件正在調查,涉事攝影師可能承擔什麼責任?
從拿到大陸奧運史上首個混雙冠軍,到慣用的主拍被踩斷,再到32強爆冷出局——短短24小時,王楚欽經曆了大起大落。
臨場換拍,對運動員影響到底多大?
看了許多專業解讀,我個人了解是——對手不同,場景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對一般選手的普通比賽來說,技術是決定因素,裝備隻是輔助。
而對奧運級别的頂級高手而言,技術上可能隻有一線之差,除了硬實力,比的還有應戰心态和臨場狀态,任何微小因素都可能對發揮産生蝴蝶效應。
曆史上,王皓、王勵勤、張怡甯等都遭遇過臨場換拍的情況,從他們的回報看,對發揮還是有影響的。
這也是為什麼昨天斷拍後,資深體育記者評論說:“特定場景主備闆差别巨大,王楚欽需要過心理關。”
其實兩人的交戰記錄也能說明問題。
此前王楚欽對戰莫雷加德,七戰全勝,且大多數都是大比分碾壓式勝利,足以證明我們的運動員在技術上是過關的。
最重要的賽場上32強出局,隻能說明心态确實沒穩住。
當然,這不是為失敗找理由,畢竟心态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出局都可以接受,32強出局已經不是受幹擾那麼簡單了,而是心态出現巨大動搖,說明平時訓練中,忽視了對運動員的心态建設,這也是我們要吸取的教訓。
話說回來,踩斷球拍的攝影師可能承擔什麼責任呢?
看報道,調查是由攝影經理組織的,而非國際乒聯或奧組委。
這說明即便受到懲罰,最多也是來自行業内部的自律式處罰——比如被行業協會通報批評或是責令道歉,可能連重大賽事職業禁入都很難。
而從法律上講,事發國外且無法确定攝影師國籍,管轄權和法律适用就是大問題,即便追責,也會有很大程式障礙,甚至要動用外交手段。
如果按大陸法律考慮,那麼首先要确定對方是否故意。
如果是有意為之且球拍價值在5000元以上,可能涉嫌故意毀壞财物罪,背後的組織者也可能會因作弊而被取消成績甚至禁賽。
不過王楚欽認為對方是無心之失,這一點可以初步排除。
那麼從民事上講,最關鍵的是确定球拍價值。
業内人士稱,王楚欽的球拍型号市場售價大概是幾千塊錢,但你真想花幾千塊錢買一塊奧運冠軍的球拍那是做夢。
這種有收藏價值的球拍隻會到拍賣行流通,雖然查不到先例,但隔壁馬來西亞李宗偉的奧運戰拍,在非金牌的情況下還拍出了32萬,可以作為參考。
從幾千塊到幾十萬,标準如何确定?
關鍵要看攝影師的過錯程度,以及能否預見到球拍價值。
據了解,王楚欽當時是把球拍放在了教練區的敞口行李箱内,攝影師為了搶占拍照位,跨過劃定攝影區,混亂中踩斷了球拍。
那麼在對方盡到收納保管義務,且明知對方為奧運冠軍的情況下,我認為應該綜合球拍拍賣價計算一個折中價值更為合适。
事情已經發生,即便找到責任人,其實也隻有安慰意義。
王楚欽沒能發揮最好狀态,當然令人遺憾,可惜競技體育沒有假設——我們必須正視年輕運動員外戰心态缺陷的現實。
早年間張怡甯也面臨臨場換拍,且球拍品質奇差無比,但依然憑借碾壓級别的實力穩住戰局。
要想真正排除賽外因素幹擾,大概隻有像前輩一樣,在實力上與對手拉開絕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