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聚力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十大行動實施方案
為積極應對目前工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号工程,推動我縣工業經濟走在全市前列,根據省市有關部署,2024年,圍繞聚力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在全縣範圍内實施“十大行動”。現結合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實施制造業強縣提振行動
1.樹牢頭号工程鮮明導向。深入實施工業經濟頭号工程,全面加強工業資源要素保障,進一步加大各級督查激勵争取力度,全力加快新型工業化程序。強化企業家隊伍建設,組織召開第十八屆企業家年會,開展“新型工業化”系列專題教育訓練,全面提升企業家素質水準。完善正向激勵機制,表揚一批優秀企業家和服務廣饒發展突出貢獻企業。加強優秀企業家先進事迹和突出貢獻宣傳報道,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在全社會營造支援企業家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引領形成大抓工業、齊抓工業的強大合力。
2.落實大事大抓推進機制。實體化運作縣工業運作指揮部,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強化統籌協調和分析研判,綜合運用現場指導、定期通報等措施,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平穩運作。深化實化重點産業“鍊長制”,強化“鍊長+鍊主+鍊辦”三方關聯,培育高端石化、橡膠輪胎、高端造紙、機電汽配、紡織、新材料六大标志性産業鍊。實行産業鍊招商,健全産業鍊招商圖譜,明确招引重點,研究落實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措施,通過“按圖索骥”“上門招商”,力争在引進延鍊補鍊項目上取得更大突破。全面落實先進制造業“攻堅提質年”、數字經濟“創新攻堅年”、中小企業“活力提升年”等專項行動,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再上新台階。
二、實施奪取“全年好”提質增效攻堅行動
3.實施工業穩增長激勵政策。對2024年首季和全年工業增長較快的企業實施激勵。其中,對首季新增工業産值3億元以上(含本數,下同)、增速15%以上的工業企業,每家獎勵10萬元。對全年工業産值增速15%以上、新增稅收(不含消費稅)500萬元以上的前20名、為全縣工業穩增長作出突出貢獻的工業企業,進行通報表揚。對獲得省市獎勵的企業,不再重複獎勵。
4.多措并舉助推企業穩崗促産。深入開展企業用工情況調研,摸清用工需求,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招聘活動,積極幫助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鼓勵齊成、金宇、華泰等骨幹企業調高生産目标,積極承接訂單,搶抓生産安排,保持高負荷生産;對正和等檢修企業,指導其科學制定檢修計劃,縮短檢修周期。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強化監督管理,確定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
5.強化工業經濟運作督導服務。縣上司定期到各鎮街、開發區督導調研工業運作,“一對一”指導服務華星、正和、東方華龍、奧星4家骨幹煉化企業,協調解決生産經營難題,助推企業釋放産能、滿産達效。縣工業運作指揮部每月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全面掌握各鎮街、開發區工業運作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增長措施,確定工業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持續深化“千名幹部進企業、百個部門進工地”活動,組織黨員幹部“一對一”常态化聯系服務企業,實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聯系服務全覆寫。
三、實施規模以上工業擴量行動
6.大力培育“小升規”種子企業。聚焦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等名額,以年度“小升規”任務目标的1.2倍遴選年營業收入1000—2000萬元的優質小微工業企業,建立“小升規”培育庫。按照“成長一批、培育一批、上規一批”的思路,實施梯度培育,開展政策宣傳、上門指導等精準對接服務,力争年内培育更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升規納統激勵政策,根據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企業培育促進升規納統的實施意見》(廣政辦字〔2023〕14号)要求,在“小升規”工業企業連續兩年報足報表後,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
7.滾動推進季度“千項千億”計劃。落實省“千項千億”計劃,以年預計新增産值億元以上為标準,每季度滾動推進16個年内拟投産工業項目,力争盡早投産達效。建立幫包服務機制,安排專人對6家年新增産值1億元以上企業實行幫包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和跟蹤推進,力争幫包企業全年新增産值合計40億元以上。
四、實施技改更新煥新行動
8.改造更新六大傳統産業。聚焦存量謀增量,堅持以技術改造帶動存量優化,加快産業鍊向上下遊延伸、價值鍊向中高端攀升。圍繞化工、橡膠輪胎等傳統産業,實施新一輪高水準技術改造,突出市場主導與政策引導相結合、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相結合、提質增效與強鍊補鍊相結合,用好國家和省、市三級技改獎補政策,引導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叢集化發展。
9.搭建技改對接服務平台。組織縣内企業積極參加全省技術改造工作現場會,推動企業通過線下技改展洽會、線上對接活動開展交流,促進企業與鍊主企業、标杆企業、高校院所、融資機構實作精準對接。通過産業對接、對标學習等方式,積極推廣永盛等技改典型案例,引領傳統産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引進一批優秀技改服務商,搭建技改供需對接平台,為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提供全要素“工具箱”。
10.開展大規模裝置更新改造。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标準為牽引,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體裝置更新改造需求摸底,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争取更多資金支援,力争推動5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裝置更新改造。結合企業裝置更新,建立縣級技改項目培育庫,定期排程推進拟建、在建、完工三張項目清單,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全年實施技改項目50個以上,推動及時納統。
五、實施優質項目支撐行動
11.推動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産。全面梳理2024年工業項目建設情況,逐個制定推進措施,在保證品質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續建項目快推進、竣工項目快投産、投産項目快達效。突出抓好42個年内計劃投産重點工業項目,推動盡早投産達效。加大14個橡膠輪胎項目推進力度,加快手續辦理,推動盡快開工建設。
12.加大項目招商引資力度。用好跨國公司上司人青島峰會、“港澳山東周”等重大平台,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開展招商活動。策劃組織省工業領域裝置更新推進大會暨第五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改展洽會等各類産業活動,大力推進産業鍊招商加強産業政策宣傳推廣,鼓勵有條件的本地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優質項目。
13.狠抓重點項目推進實施。緊盯73個重點工業項目,建立“一對一”專員服務機制,簡化項目審批審查程式,嚴格對照目标計劃,倒排工期、搶抓進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深化“要素跟着項目走”機制,建立重點産業項目庫,開設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全方位加大資金、能耗、土地、主要污染物排放等保障力度,統籌支援重點産業項目建設。牢牢把握《關于促進輪胎鑄造行業轉型更新調整優化項目管理的通知》(魯發改工業〔2024〕487号)出台有利時機,引導橡膠輪胎企業積極謀劃和投資建設一批高端輪胎項目。積極對接省、市應急轉貸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轉(續)貸支援。
六、實施産業結構優化提檔行動
14.推動化工園區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打造化工産業高能級平台載體,力争全縣全年化工産業營業收入突破2500億元。深入推進“減油、增化、延鍊”,重點抓好玖德化學綠色低碳新材料綜合利用一體化等高端化工項目。全力推進廣饒化工産業園擴區,加強對上溝通,盡早實作“主園區+齊成片區”獲批,提升園區承載力,為化工産業發展拓展空間。
15.提升重點行業産出效率。聚焦化工、橡膠輪胎、造紙等重點産業,推動企業應用節能節水新技術、新裝備、新産品,分行業分領域打造一批能效、水效“領跑者”。加強“三線一單”實施應用,認真落實“四個區分”“五個等量或減量替代”要求,對“兩高”産業進行清單化跟蹤監管,認真落實管控措施,實作控增量、優存量的統一銜接。持續推進重點行業能效水準改造提升,力争2024年超過20%的“兩高”行業企業達到能效标杆水準。
16.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準。深化“畝産效益”評價改革,開展分級、分區域、分産業評價,實作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全覆寫。強化正向引導和反向倒逼,推動資源要素向高産區域、高端産業、優質企業集聚,引導低端低質低效企業轉型更新。持續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争創國家級、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廣“網際網路+回收”等模式,提高資源再生和就地轉化能力。
七、實施工業品消費擴容提質行動
17.提升工業産品品質品牌。聚焦優勢産業,加強指導幫扶,積極争創“好品山東”、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充分發揮品質基礎設施作用,建立先進标準培育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各級标準制定,培育省級技術标準創新中心和标準驗證點。瞄準消費更新趨勢,深化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指導企業開展品質管理活動,提升全員全過程品質意識和能力,建立省級品質标杆。支援企業參加俄羅斯國際汽配展、美國拉斯維加斯汽配展等境外展洽活動,優選品質管理先進企業參加“山東制造·齊魯精品”集中宣傳,提升廣饒工業産品品牌美譽度。
18.引領和擴大工業消費。指導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目前經濟形勢,持續擴大影響力,提升市場開拓能力和水準,借力“山東制造·雲上展廳”“網行天下”雲采銷等平台,利用省财政資金發放的“流量券”,開展電商平台訪客流量、網上産品促銷、直播訂貨等網絡營銷服務,全力以赴搶訂單、拓市場。對“山東制造·雲上展廳”入駐企業,平台基礎使用費實際支付1.5萬元以上的,縣财政一次性補貼5000元。組織實施汽車消費促進活動,落實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激活汽車換購需求,舉辦促銷活動2場以上,拉動汽車消費增長。完善充(換)電、停車、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推動政府采購公務用車更新應用新能源汽車。支援鼓勵家電生産、銷售、回收等企業開展家電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綠色智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補貼,促進家電等終端産品更新疊代。
19.促進工業産品出口。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好品山東·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全力穩住歐美日韓等傳統市場,大力拓展中亞、非洲、俄羅斯、拉美、“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支援“新三樣”産品擴大市場佔有率。落實重點骨幹企業幫扶機制,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工具,全力穩定輪胎等重點産品出口。支援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鼓勵企業通過自建獨立站、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商平台、設立海外倉等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八、實施新質生産力培育行動
20.提升産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人才鍊、教育鍊、産業鍊、創新鍊融合發展,瞄準重點産業鍊條的關鍵基礎、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等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揭榜挂帥”項目機制,面向國内外遴選科研團隊,定期釋出技術需求清單,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争全年實施省級企業技術創新項目12項以上。支援企業加強研發機建構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年内新培育省級以上科技人才平台5家。圍繞化工、橡膠輪胎等重點産業鍊,建設一批高能級研發平台,重點推動勝星與徐春明院士團隊共建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勝星基地,華盛與華南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廣饒橡膠工業研究院共建先進橡膠材料與高端綠色輪胎研究院。
21.鞏固提升優勢産業。聚焦高端化工、橡膠輪胎等優勢産業,大力推進強鍊延鍊補鍊,加強新技術新産品創新疊代,增強高端産品供給能力。深化落實高端化工産業鍊“鍊長制”,繪制全縣石油化工産業圖譜,加快建設一批高端化工項目,力争到年底高端化工産業營業收入占化工産業營業收入比重超過31%。突出橡膠輪胎産業延鍊補鍊,落實好省優化輪胎項目管理政策,推進實施一批橡膠輪胎産業鍊延伸項目,加快産業鍊橫向集聚、垂直整合和産供銷整體配套。
22.加快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突出抓好厚惟锂電池負極材料前驅體、魯甯一水肌酸等項目建設,加快延鍊強鍊,不斷擴大産業規模。聚焦新型儲能、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深入研究産業發展方向、前沿動态和支援政策,集聚各級各部門機關力量,探索建設一批未來産業創新平台,實施一批技術攻關項目,力争在未來産業發展上走在全市前列。
九、實施數實融合賦能行動
23.做強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擴量倍增行動,積極争取省數字經濟發展專項基金支援,圍繞電子專用材料制造、光電材料制造等領域,積極引進培育一批電子資訊制造業企業及産業鍊配套企業。提質做強軟體骨幹企業,支援廣開安元、千乘勝軟、優邁科技等軟體和資訊技術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加強産學研合作,強化關鍵技術研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體産品。強化路徑創新,鼓勵支援勝星等骨幹企業積極推進數字經濟闆塊剝離,推動已剝離企業加強資源整合、市場開拓,做大規模。依托頤和大廈數字經濟産業園等創新載體,積極招引數字企業,鼓勵支援數字經濟企業向産業園區聚集,打造數字化科創引領區、核心産業集聚區。
24.推動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開展工業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轉型教育訓練,年内教育訓練企業300家次以上,力争實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寫。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标行動,依托橡膠輪胎、造紙等優勢産業,培育5G工廠1家、“晨星工廠”15家以上。探索“産業大腦+”數實融合新模式,重點培育橡膠輪胎、造紙2個“産業大腦”。強化智能制造梯次培育,新增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智能制造場景等試點示範10個以上。持續推進内網改造工程,年内新增内網改造标杆企業1家、上雲标杆企業1家。
十、實施點線面載體培優行動
25.全力服務重點骨幹企業。開展政策宣貫活動,編印《廣饒縣涉企優惠政策彙編》,全力推動各級惠企政策落地見效。梳理重點産業鍊“鍊主”企業、工業百強企業、“三高一核心”企業三張清單,持續開展主要經濟部門包靠骨幹企業、“百名局長服務百家企業”、“千名幹部進企業、百個部門進工地”等活動,“點對點”對接企業需求,強化全周期服務。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創新,推動縣屬國有企業對标一流提質增效,聚焦主責主業,提升核心競争力。
26.大力培植優質企業。全面落實省“育苗扶壯”計劃,逐級建立“種子”企業專精特新資訊庫,圍繞數字化賦能、科技成果賦智、品質标準指派,優選專業機構,開展優質企業“點對點”專業化服務,逐家制定貫标達标措施。健全完善逐級後備、壓茬推進的梯度培育機制,力争年内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20家以上。
27.提升産業叢集發展水準。聚焦優勢産業叢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培優培強龍頭企業,打造更多省級“雁陣形”産業叢集。立足全縣特色優勢産業,發揮骨幹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優質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力争在省級以上特色産業叢集中實作新突破。
28.建強做優園區經濟。突出廣饒經濟開發區、大王經濟開發區主戰場地位,做好園區開發營運和規劃設計,集中做強1—2個主導産業,力争園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工業投資增速均高于全縣5個百分點以上,在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準考核評價中實作整體提升。
29.提升鎮街工業發展積極性。壓實鎮街做大工業經濟、提升發展品質的屬地責任,定期排程轄區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抓好企業運作和項目建設,大力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一批投資過億元項目開工建設,全力確定鎮域投資力度不減、工業後勁持續增強、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機關要高度重視,對照方案細化目标任務,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落實。要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積極彙報工作情況,全力争取更大支援。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知曉率和覆寫面,充分調動企業發展積極性。縣工業運作指揮部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建立工作任務台賬,定期排程通報推進落實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確定“十大行動”取得實效。